2007年,志愿者在江苏盐城的一个偏远村庄里,发现一个瘦小的男孩蜷缩在一个简陋的茅草棚里。
他身上只有一件破旧的单衣,寒风呼啸而过,男孩被冻得瑟瑟发抖,众人连忙上前询问:“你家人呢,怎么不回家?”。
这巨大的反差让志愿者们难以置信,为什么他的姑姑会让一个孩子住在茅草棚里?
悲惨的人生
这个男孩叫潘必成,他刚满一岁时,父亲就因突发心脏病离开了人世。
这个打击对年轻的母亲来说太过沉重,她无法独自承担起抚养孩子的重任。
父亲走后不到一年,潘必成的母亲遇到了一个愿意娶她的男人,但条件是不能带着孩子。
没有过多思考,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的幸福。
就在潘必成两岁生日那天,母亲收拾了简单的行李,把他交给了爷爷奶奶,自己改嫁到了邻村。
从此,潘必成再也没见过自己的亲生母亲。
幸运的是,爷爷奶奶的爱填补了父母离去的空缺,他们虽然年迈,却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抚养孙子上。
在他们的呵护下,潘必成渐渐忘记了失去父母的痛苦,度过了八年快乐的童年时光。
潘必成十岁那年,奶奶带着他去邻村的二姑家走亲戚。
在二姑家,他吃到了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还和表兄弟姐妹们玩得不亦乐乎。
三天后,一家人依依不舍地告别二姑,准备回家,二姑把他们送到了村口的公交站。
潘必成还在回味着这几天的快乐,突然听到一阵刺耳的刹车声。
他只记得奶奶用尽全力把他推开,自己却来不及躲避。
等他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右腿和右胳膊都打了石膏。
医生告诉他,他是这场事故中唯一的幸存者,奶奶和二姑一家都在那场车祸中永远离开了他。
这个噩耗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击垮了潘必成和爷爷,他们不仅失去了亲人,还要面对高额的医疗费。
令人气愤的是,肇事司机在事故后逃之夭夭,虽然法院判决司机赔偿五万元,但这笔钱始终没有着落。
眼看着医疗费越积越多,爷爷愁得整夜睡不着觉,就在这时,村里人伸出了援手。
大家你三百我五百的,凑了一笔钱给潘必成交了住院费,有人送来自家种的蔬菜,有人带来新鲜的鸡蛋。
经过半年的治疗,潘必成终于能够下床走路了,他原以为噩运已经结束。
可谁知,这只是苦难的开始,车祸发生一年后的冬天,爷爷突然病倒了。
那段时间,爷爷整日卧床不起,潘必成寸步不离地照顾着。
每天,潘必成都会早早起床,给爷爷煮一些稀粥。
他笨拙地学着给爷爷擦身、换衣服,还要跑去村里的诊所拿药。
晚上,他就睡在爷爷的床边,生怕爷爷半夜有什么事,可是,再多的努力也留不住生命的流逝。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爷爷永远闭上了眼睛,留下十一岁的潘必成孤零零地面对这个世界。
辗转寄养
爷爷去世后,11岁的潘必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他每天在村子里游荡,靠邻居的施舍和翻垃圾堆度日。
村里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谁也没有多余的能力长期照顾一个孩子。
就在潘必成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他的大姑和大姑父站了出来。
大姑父张国强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虽然家里条件不富裕,但看不得亲戚家的孩子流落街头。
他和妻子商量后,决定收养潘必成,潘必成刚到大姑家时,瘦得皮包骨,眼神里满是惶恐。
大姑心疼得直掉眼泪,连夜给他煮了一大锅鸡汤,大姑父则从镇上买来了新衣服和学习用品。
在他们的悉心照顾下,潘必成慢慢恢复了健康,脸上也有了笑容。
大姑父虽然文化不高,但很重视教育,他每天骑着破旧的自行车接送潘必成上学,晚上还抽时间辅导功课。
潘必成也很懂事,不仅学习刻苦,还主动帮忙做家务,这一年,是潘必成失去亲人后过得最幸福的一年。
然而,好景不长,一天,潘必成的三姑突然造访,她声称要将潘必成接到自己家中抚养。
大姑父起初并不同意,毕竟已经照顾孩子一年多了。
然而,三姑却指责大姑父一家收养潘必成别有用心,是为了私占孩子每月200元的低保金。
大姑父听了这话,就想把三姑撵走,自己好心领养孩子,在别人眼里,还成坏人了不成?
但大姑却拦住了他,她认为三姑家住着村里少有的三层小洋楼,条件比自家好得多。
如果潘必成跟了三姑,或许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而且,既然连自家人都怀疑他们的动机,那村里其他人恐怕也会有同样的看法。
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大姑父夫妇最终同意让三姑带走潘必成,他们心里虽然不舍,但认为这或许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三姑并没有安排潘必成住进那栋气派的小洋楼。
睡在茅草棚的男孩
三姑将潘必成安置在了院子外一个破旧的茅草棚里,这个茅草棚狭小肮脏,甚至无法遮风挡雨。
可怜的潘必成只能蜷缩在里面,忍受着寒冷和饥饿的折磨。
他的衣服破烂不堪,露出的皮肤上满是冻疮,脚上穿着一双大了好几号的拖鞋,从夏天一直穿到了寒冬。
每天,他都要穿着这双拖鞋,走几公里的山路去上学。
他常常一个人坐在田埂上看书,仿佛只有在书本中,才能找到一丝慰藉。
每天夜幕降临,家家户户其乐融融的时候,潘必成却只能独自一人蜷缩在黑暗的茅棚里。
然而,面对村民们的劝说,三姑却将所有人都拒之门外,丝毫不为所动。
就在潘必成的处境看似无望之际,一群志愿者来到了村里,他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决心要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
志愿者们四处打听,希望能找到潘必成的亲生母亲。
然而,当他们找到潘必成的外祖父母家时,却得知潘必成的母亲早已改嫁,根本不愿意管这个孩子的死活。
无奈之下,志愿者们找到了村委会,希望能召集潘必成的亲属们一起商讨解决办法。
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潘必成的姑姑、姨妈、表叔等人都来了。
然而,当谈到谁来抚养潘必成时,大家却都推三阻四,没人愿意承担这个责任。
在众人逼问三姑,为什么收养潘必成却对他如此差劲时,三姑这才不情不愿说道:
潘必成有低保金,虽然,这笔钱对于自己来说不算什么,但她就是不愿意看着这钱落入别人口袋。
而且,低保本要密码,自己一分钱都取不到,那凭啥要对这个孩子好。
大姑父听后,站起来就要骂三姑,但他突然看到在角落里瑟缩的潘必成,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孩子已经够苦了,这些肮脏事,就别让孩子听了吧。
村委会的干部们听后,纷纷表示会尽力帮助澄清谣言,并给予必要的支持。
就这样,潘必成终于有了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
几个月后,那些最初介入调查的志愿者们再次来到村里,想看看潘必成现在的情况。
他们欣喜地发现,潘必成不仅身体恢复了健康,心理状态也好了很多。
男孩不再是那个蜷缩在狗窝里、眼神空洞的可怜孩子了,他变得开朗活泼,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大姑父也向志愿者们介绍了潘必成的近况,他说潘必成现在学习很用功,成绩也在不断进步。
虽然家里条件还是不富裕,但他们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大姑父还特意强调,潘必成的低保金一分钱都没动,全都存了起来,准备将来给潘必成上大学用。
结语
这个13岁的男孩经历了太多不该承受的苦难,失去亲人、流离失所,却依然坚强乐观。他的遭遇反映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孤儿的生存困境,还需社会各界给予更多关注和帮助。
同时,这个故事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有的亲戚为了低保金而利用孩子,有的则无私地付出爱心。最终大姑父一家的善良和责任感给了潘必成温暖的家,也感动了许多人。
面对弱势群体时,不应冷漠旁观,而要伸出援手。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温暖美好。希望潘必成今后的人生道路能够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江西卫视-《传奇故事》-2012.04.20-《住茅棚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