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轻敌冒进惨败岭北,明军死伤万余人,朱元璋为何不愿处罚他?

醉风文史 2023-12-02 23:31:12

洪武十八年二月,魏国公徐达在南京病逝,享年五十四岁,朱元璋感念老兄弟徐达的功绩,特意追封为王,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准其配享太庙。

关于徐达的死因向来众说纷纭,在正史记载中,徐达是病重去世,而在某些野史传闻中,徐达之死是一只烧鹅惹的祸。

徐达患有严重的背疽之症,而烧鹅属于发物,吃烧鹅或许会加速病症的恶化,朱元璋命人给徐达送烧鹅,明显是在催促徐达赶紧上路。

不管徐达的死因如何,有一点谁也无法否认,那就是在其长达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他为大明南征北战,立下不朽功绩,完全称得上大明战神之名。

大明朝的战神们

不知从何时起,大明战神成了调侃的字眼,一提起大明战神这四个字,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堡宗”朱祁镇,他凭借在土木堡战役中出色表现,荣膺大明第一战神之位。

当然,这是对朱祁镇的一种讽刺。历史上敢领兵亲征草原的皇帝,永乐帝朱棣算一个,以藩王身份造反获得帝位的朱棣是个马上皇帝,一生几乎都在战场上度过,即便在人生暮年,朱棣依旧雄心壮志,领兵驰骋草原。

朱棣去世二十多年后,他的重孙朱祁镇,欲重现先祖荣光,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骑上战马踏上了征途,可等待朱祁镇却不是荣耀,而是鲜血与耻辱。

作为皇帝、身为统帅,竟然将军队指挥权交给太监,结果导致大明几十万将士全军覆没,随行朝廷重臣如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等皆战死,而他这个大明皇帝则苟且偷生,投降瓦剌,当了“留学生”。

在手中都是王牌的情况下,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实力”,一般人还真做不到像朱祁镇这般溃败,因此朱祁镇的“战神”称号实至名归。

除了朱祁镇之外,明朝还有一位被称为大明战神的统帅,由于他的身份没有朱祁镇高贵,并且也没有当外族的俘虏,所以将其列为大明“战神”排行榜第二位。

他就是靖难之役的“最大”功臣李景隆。

靖难之役开始后,在老将耿炳文出师不利的情况下,建文帝朱允炆给予李景隆充分的信任,将几十万大军交给他指挥,谁知李景隆不仅连防守力量薄弱的北平都没攻下来,后来在郑村坝、白沟河等战役中又连续战败。

要知道李景隆率领的军队人数是朱棣方面的数倍之多,结果屡战屡败,实在是丢人现眼,更奇葩的是,朱棣兵临南京城时,李景隆还主动打开金川门投降,迎接朱棣燕军入城。

朱棣登基之后,对李景隆大加封赏,理由则是“默相事机之功”,李景隆从一个败军之将转身成为靖难之役大功臣,有人说李景隆打败仗是因为偏向朱棣故意放水,但谁又能确定他是不是真的菜呢?

常胜将军徐达

与前面两位带有调侃性质的大明战神不同,徐达可是大明的常胜将军。

至正十三年,投身红巾军的朱元璋回到家乡募兵,年仅二十二岁的徐达欣然入伍,此后徐达跟随朱元璋征战沙场,徐达敏于行而讷于言,做事有大将之风,朱元璋十分器重他。

至正十五年,朱元璋为筹集粮草率部攻取和州,另一支义军首领孙德崖因部队缺粮来到和州请求朱元璋资助,朱元璋以大局为重收留他的部队,可是朱元璋的岳父郭子兴与孙德崖有仇,设计抓住了孙德崖。

孙德崖的部下认为主帅被抓是朱元璋设下的阴谋,于是偷偷抓走朱元璋并扬言要杀了朱元璋为孙德崖报仇,徐达得知消息后挺身而出,提议将自己绑了换回朱元璋。

事后,徐达的舍身相救让朱元璋大为感动,徐达也因此成为朱元璋最为信任的武将,而徐达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信任,屡立大功。

鄱阳湖之战败陈友谅,攻淮东、克平江消灭张士诚,随后又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道挥师北伐,经过连年征战,相继攻克山东、河南以及山西等地,有力打击了元廷残余势力。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徐达凭借过人的才智和指挥才能,帮助朱元璋在一些关键性战役中取得胜利,因此朱元璋在建立功臣庙后,亲自确认徐达为功臣第一。

由于草原蒙古军事力量一时难以消灭,明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策略也由积极进攻转为防御为主,为了防止元廷残余势力可能的反扑,徐达一直在北平、山西一带练兵备战,镇守北平长达十余年。

徐达的败仗

作为朱元璋手底下的头号战将,素有常胜将军之称的徐达也有过打败仗的经历,这便是岭北之战。

沈儿峪之战过后,王保保和北元太子爱猷识理答腊等北元势力收缩到漠北,徐达则率军驻守北平监控漠北动向,由于连续的失败,北元小朝廷内部出现了混乱,但控制着岭北行省的北元朝廷仍有翻盘机会。

朱元璋作为一代雄主,自然明白岭北是北元的战略要地,而哈喇和林更是北元扼守岭北的关键,于是在洪武五年,朱元璋批准了徐达关于以哈喇和林为主要目标的岭北作战方案。

起初,徐达提出领兵十万北伐,朱元璋为了增加胜算,增兵至十五万,意图彻底结束北方草原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威胁,为此,朱元璋亲自做了行军部署。

主帅徐达领兵五万为中路军主力,出雁门关佯攻哈喇和林,李文忠领兵五万为东路军,出居庸关突袭哈喇和林,冯胜领兵五万为西路军,牵制哈喇和林可能的援兵,三路军由徐达统一节制,分别出击,扫空北元。

王保保作为北元名将,采取了诱敌深入的策略,其前锋遇到明军时并不恋战,而是一触即退,主力随之撤退。

徐达和王保保是老对手,此前王保保已经是徐达手下败将,但没能将其擒获或者消灭一直令徐达感到遗憾,这次机会来了,徐达不想放过。

徐达似乎忘了出征前朱元璋“不可轻敌”的嘱托,亲率中路主力军深入大漠追击王保保,结果遭遇王保保突袭,明军猝不及防之下,折损万余人。

而李文忠的东路军胜败相当,只有冯胜的西路军颇有战果,总的来看,这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按理说,徐达身为主帅,对战败理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朱元璋事后却并没有处罚他,原因也很简单粗暴,徐达之前的功劳大,朱元璋不打算问责。

0 阅读:133

醉风文史

简介:读史使人明智,读史时偶尔冒出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