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十三回,傻大姐在大观园的山子石后捡到了一个绣春囊。绣春囊是男女私密之物,大观园是贾府未出阁姑娘们的聚集地,在大观园发现绣春囊是一件很不得了的事,象征着小姐们失去清白的名声。古代社会极其注重名声,尤其是对于还未出阁的小姐,名声坏了一辈子就毁了。绣春囊本不该出现在大观园内,那么是谁把这个绣春囊带进了大观园?这个绣春囊又是谁的呢?其实书中早就给出了答案,只不过不是直写,而是通过事件组合委婉地点明。这需要我们对绣春囊事件前后进行完整系统的梳理一遍。

· 傻大姐捡到绣春囊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呢?是在王熙凤身体抱恙,贾家管理松懈的情况下发生的。宫里的老太妃薨了,贾母王夫人等有诰命之人进宫随祭守制,荣府由探春宝钗和李纨代管理。
· 因为探春是未出阁的姑娘,不去王熙凤泼辣毒辣,所以下人们很是松懈,甚至还想趁机欺侮她。虽然探春有极强的管理才能,也作出了改革措施。但终究她是荣府未出嫁的小姐,并且还是庶出。名不正则言不顺,不是当家奶奶的现状限制了她管理的发挥,改革触碰不到顶层,只是隔靴搔痒,起不到实质作用。
· 探春并不能真正治掣住贾府有头有脸的奴仆们,荣府各派势力矛盾凸显,摩擦事件频发。赵姨娘与小戏子们打架,司棋大闹厨房,茯苓霜玫瑰露案等事件,实质是贾府各派势力矛盾集中爆发的外在表现。贾府这个时期人心不稳混乱不堪。绣春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 大观园管理松懈,夜间聚集吃酒玩牌是常有的事。贾宝玉生日,群芳开夜宴,婆子丫头们吃酒玩牌更是常事,赌博也时有发生,后来查出来竟开了赌局。查出来有三个头家局主,其中之一就是迎春的奶妈。为此贾母还严加惩戒。
· 贾母忙道:“你姑娘家,如何知道这里头的利害。你自为耍钱常事,不过怕起争端。殊不知夜间既耍钱,就保不住不吃酒,既吃酒,就免不得门户任意开锁。或买东西,寻张觅李,其中夜静人稀,趋便藏贼引奸引盗,何等事作不出来。
· 贾母说的明白,夜间吃酒赌博便会演变出藏贼引奸引盗的事。绣春囊事件就是管理松散演变而来的产物。那么,绣春囊到底是谁带进大观园的呢?答案是潘又安带进来送给司棋的。书中多处情节佐证了这一事实。

· 首先,按时间顺序,在绣春囊被发现在山子石旁之前,书中有两次提到司棋在山子石旁。第一次是在第二十七回,小红为王熙凤传话,因见司棋从山洞里出来,站着系裙子。第二次是在第七十一回,鸳鸯在大观园行至一湖山石后大桂树阴下来。刚转过石后,便撞破了司棋与潘又安私会。这两次司棋都做了不雅之事,一次系裙子,一次私会,都暗指男女关系。
· 如果把这三次一起来看,就会发现很有意思。这三次都是在山石旁边,并且按照时间顺序看,一次比一次情节严重。第一次系裙子,只是不雅。第二次偷会,书中说二人买通婆子们留门看道,今日趁乱才初次入港,虽未成双,却也海誓山盟。这次偷会并未成双。而这第三次有了绣春囊,就是有了实质性两性关系。这三次一次比一次递进。
· 红楼梦不是神话小说,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并且擅用草蛇灰线写作手法。所以,绣春囊不会凭空而来,它的出现必定是合乎情理的。

· 大观园是贾家未出阁女儿们的聚集地,外男进不得贾府二门,大观园更隐秘,是不允许除了贾宝玉之外的任何男人进来的。
· 从王熙凤的话里可以得知绣春囊是外来的,因为那香袋是外头雇工仿着内工绣的,带子穗子一概是市卖货。像贾府里的主子是不屑带的。并且绣春囊是私密物,王熙凤不会带在身上,其他人当然也不会随身携带了。
· 所以,基本可以肯定绣春囊就是外人进入大观园为偷情所用的,根本就不可能存在贾府人不小心遗落的可能性。而这个绣春囊是潘又安送给司棋的,书中也有情节可以佐证。

· 在绣春囊被傻大姐发现之前,怡红院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夜间有人从墙上跳下来。
· 只听金星玻璃从后房门跑进来,口内喊说:“不好了,一个人从墙上跳下来了!”众人听说,忙问在那里,即喝起人来,各处寻找。
· 之后惊动了王夫人贾母,在大观园搜查了一夜。然后查出婆子们赌钱的事,继而傻大姐就在大观园捡到了绣春囊。这个绣春囊大概率就是翻墙进园的人慌乱之间遗留下来的。而翻墙进园的人大概率就是潘又安了。只有他有理由冒险进大观园,目的就是见司棋。
· 抄检大观园,唯独司棋被查出藏有男人的物品,就证明了其他人都是清白的,排除了其他人偷情的嫌疑。那绣春囊自然就与司棋有关。正如王善保家的所说
· “想来谁有这个,断不单只有这个,自然还有别的东西。那时翻出别的来,自然这个也是他的。”
· 王善保家的虽然看热闹不嫌事大,但她的话并非一点道理也没有。

· 连绣春囊这样露骨的物品都有了,自然还有别的东西。别人都没有翻出来有可疑的东西。那可不就证明绣春囊就是司棋的了嘛。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这样:潘又安夜晚翻墙进园来送给司棋以表心意,被人发现搜查时,慌乱间遗落在了山石边,后来被傻大姐捡到,引发检抄大观园,司棋被搜出私藏男人物品,真相大白被赶出了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