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遭地痞无赖勒索,对方开口要100两黄金,白大笑:照给

沧海梦想家吖 2025-04-18 18:34:01

1945年,打完仗后,白崇禧当上了国防部长,他就在重庆安了家。

现在的他真是红得发紫,可以说是仅次于老大,下面的人都得仰仗他。

按理说,他现在已经没人敢轻易招惹了,但奇怪的是,有个流氓混混居然找上门来,张口就要他拿出一百两黄金。

没想到,白崇禧完全没辙,只能乖乖听话,整个过程都被对方牢牢掌控。

这家伙到底啥来头,怎么把“小诸葛”都给难倒了?

这里面,是不是还藏着别的啥情况呢?

【1、开发西泉镇】

1938年,那时候抗日战争已经轰轰烈烈打了一年多,全面开战进入第二个年头了。

重庆那时候是陪都,但也没能躲过战争的伤害。为了躲避战火,城里头的大多数老百姓,都选择离开家乡,跑到别的地方去了。

那时候,白崇禧是军训部长,他一到重庆,就感觉这儿就这么荒着,确实不太合适。

看过之后,他觉得西泉那地方的温泉景色真美,特别合适做军训部的大本营。

接着,他就找人着手开发西泉那片地方,建了些亭子楼阁啥的,愣是把这儿整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西泉这个地方,自从建成了风景区,就吸引了不少工厂和公司的眼球。他们都抢着来这里投资,开设新厂。以前啊,这儿冷清得很,几乎没人烟。可如今,西泉是一天比一天热闹,大变样了。

人口一多,白崇禧索性就把西泉区划出来,再拉上附近的十个村子,一块儿组成了“西泉镇”。他和冯玉祥各自领头管一个村子,俩大佬联手,硬是把这儿建设得跟个人间仙境似的。

之后,军训的头儿白崇禧琢磨着,教几十个人是教,教几百个人也是一回事儿,那何不干脆把学校办大点,好让周边的军官孩子们也能有学上呢?

后来,他自掏腰包扩建了那所学校,把原来的“西泉小学”升级成了“西泉中学”。同时,他还在周边建起了别墅和驿馆,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西泉别墅”。白崇禧的母亲马老太太,就是在这座别墅里安享晚年的。

1945年他离世后,被安葬在了西泉镇凤霞山上,具体地点是老鹰岩那里。

了解白崇禧的人都知道,他特别相信风水那一套。他把母亲葬在这儿,就因为这儿山多地势险峻。你站到老鹰岩对面一看,那山一层一层的,就像只展翅高飞的老鹰,寓意着要一飞冲天。

白崇禧原本打算讨个好兆头,可他做梦也没想到,就那么一个不起眼的墓地,居然会在以后让他惹上了大麻烦,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2、暗流汹涌】

1945年,打完仗赢了日本后,国军里头来了个大变动,白崇禧就被选上当了国防部长。

但实际上,说话算数的还是土木系的陈诚,真正的权力都在他那儿。

他一上任,头一件事就是动手“改革”军队,大幅度裁减地方部队的人数,把这些部队重新编排,加入到中央军的行列里。就连白崇禧领导的“桂军”,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军队规模缩减后,那些军官没了去处,为了安顿他们,白崇禧就在重庆搞了个军官安置点。

那时候,国内眼看就要打起来,最先动手的是经济方面的较量。

因为东西少了,重庆的东西价格嗖嗖往上涨,这让军官们心里很不痛快。他们就弄了个团体,叫“失业军官诉求团”,每天跑到重庆抗战胜利碑那儿,举着牌子表达不满,给老百姓出头。

这事儿吧,原本就是保护自己利益的一件好事。

不过呢,当时陈诚正忙着整顿地方军队,而这些军官呢,又跟桂系有那么点关系,这就使得这场乱子,带上了一点别样的色彩。要说这事情的起因啊,还得从某个人开始讲起。

【3、意想不到的纠纷】

胡斌这家伙,是个当过军官的。后来因为部队整编,他就没了工作。

他老说自己是从黄埔军校出来的,整天挂着中校的领章在街上晃悠,所以大伙儿都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胡中校”。

1946年5月份,他跑到当地法院,交了一份状子,状告白崇禧。说他仗着手里的权力,硬买硬卖,霸占了老百姓好多地,还私自盖了豪宅享乐。另外,白崇禧还占了他老鹰岩的地,给自个儿母亲建别墅。他就盼着法官能给他讨个说法,还他个公平。

交了起诉材料后,胡斌心里明白,就凭他自己那点能耐,根本斗不过白崇禧。

接着,他打算利用舆论造势,邀请了附近十多家的媒体和报社,办了个新闻发布会,把白崇禧干的那些事儿一股脑儿全说了出来。

不过,当地的报纸对这个新闻显然不太感冒,到了夜里,也就那么几家媒体简单提了下这事儿。

胡斌心里憋着口气,不打算就这么算了。他熬夜把自己的经历整理成一份申诉信,一股脑儿地发给了南京、重庆的好多政府部门和报社。这次他说话直接多了,直接点名白崇禧的行为已经惹起了“老百姓的怒火”。

最终,这事儿还是让白崇禧给知道了,他可真是头疼得不行。

到现在这地步,各大报社都行动起来了,在大家的下,显然不能搞小动作了。

接着,他就去找了重庆区分会的秘书长严守三,还有百龄餐厅的管事马守义他们几个,让他们帮忙联系胡斌,打算通过和和气气的方式,把这事儿给摆平了。

碰到胡斌后,严守三、马守义他们都说,马老夫人已经安葬了,别再折腾了。而且坟墓用了好多水泥,挖起来可不容易。那块地以前就被征走了,为了补偿,可以给胡斌一些钱。

胡斌一听这话,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伸出三根手指头,直截了当地说:“想要摆平这事儿,成,但你得答应我三个要求,一个都不能少!”

严守三一看事情有了新希望,连忙追问:“能告诉我具体是哪三件事情吗?”

第一条,我想要个陆军少将的官衔;第二条,得让我用公家的钱去国外学习考察;第三条,得给我四十根金条,也就是四百两金子。

在这种情况下,严和马两个人肯定是不敢轻易点头的,所以他们就把这事儿跟白崇禧说了。

白崇禧一听这话,火就上来了,他说当初买那块地,一切都是按规矩来的,建西泉也是为了国家发展。至于买官卖官那套,他坚决不干。

胡斌不断施压,白崇禧坚决对抗,局面就这样卡住了。

胡斌为了让对方屈服,叫上他哥哥胡国栋继续掀起舆论风波。这事儿越闹动静越大,连那个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现在也有点儿没辙了。

就在这时候,有个人突然出现,帮白崇禧解决了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4、白崇禧:“给他100两”】

黄季平这个人,他是省里的部门一把手,叫主任。

他拿到白崇禧那封求帮忙的信后,立马就觉得这事儿不对劲,背后指定有人捣鬼。

他马上吩咐手下人去查胡斌的亲信,这一查可真让人大吃一惊。

其实,胡斌这家伙根本就不是黄埔出来的,他原来在部队里只是个少校,负责政工那一块。后来被裁军了,他也没找正经事做,一回老家,就整天跟军警那些人混在一起,到处捣乱,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手头紧了,就开始找人借钱,时间一长,周围的人都躲着他,不愿靠近。

了解了胡斌的脾气后,处理起事情来就顺手多了。黄季平心里明白,胡斌愿意被人当棋子使,说到底就是为了那几个钱。

他不想亲自出面,所以就去找了建设厅长何北衡,让他帮忙带封信给白崇禧。

何北衡到了南京,直接去找了白崇禧,把信递给了他。信里头说的是,现在那些被裁的军官正在折腾,想让白崇禧稳住心态,别太计较,千万别上了人家的当。

白崇禧可不是等闲之辈,他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胡斌这家伙背后肯定藏着帮手。

可就算心里明白又能咋办呢?对方这是明着来,自己还真没辙,没办法,她只好去找何北衡问问怎么解决这事儿。

何北衡嘴角一咧,轻松说道:“胡斌那家伙,不过是个爱财的地头蛇,咱们随便扔点钱给他,就能打发走了。不过说实话,四百两黄金确实太多了,一百两应该就够了。白先生,您看这数目,您能不能接受?”

听到这话,白崇禧顿时朗声大笑:“一百两银子嘛,给他不就完事儿了!”

【5、落幕】

过了几天,白崇禧那块地的案子就正式开审了。

何北衡通过人脉,把案子转到了成都铜梁县来处理,还找了县田良处的头儿屈玉峰,让他偷偷去量老鹰岩那块地的面积。等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后,案子这才开庭审理。

审判那天,各村的负责人、乡镇的头头、政府办事员,还有镇上的人大代表等全都来了。

碰到胡斌,屈玉峰就开口说:“马老夫人已经入土为安,不能再挖坟了。这事儿吧,本是你先闹起来的。但考虑到你的难处,我们就不按规矩处罚你了。这样,白先生会给你100两黄金作为补偿,你觉得行不?”

胡斌一听,觉得100两黄金也挺多,再纠缠下去自己也没啥甜头,所以就立马点头同意了。

看到胡斌这么爽快,屈玉峰转头问周副官:“白先生那100两金子,带过来了没?”

周副官立马应了一声:“东西带来了!”

说着,他便把十条金闪闪的金子搁在了桌子上。

一看到黄金,胡斌眼睛就瞪得圆圆的,正打算伸手去拿,屈玉峰赶紧拦住他说:“哎,等等,你说老鹰岩那块地是你的,那这100两黄金就当是买下来了。你得把地契给咱瞅瞅!”

“哎,这事儿吧……”

胡斌压根就是来搞破坏的,他哪有可能拿出地契啊?没有地契,他就没法证明那地是他的,证明不了,那他100两黄金也别想拿到。

大家伙都盯着呢,胡斌没法再耍赖,只好自认吃了哑巴亏。

说起来,老鹰岩那块地,原本是胡斌的。但他在年轻的时候,过于放纵,把那块地早早就给出手了。地契经过多次买卖,最后落入了田粮处的手里。

正因为这样,田粮处处长屈玉峰才有底气认为,胡斌肯定拿不出那份地契。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西泉白崇禧官司”。谁能料到,一向被誉为“智多星”的白崇禧,也有哑口无言的一天?要不是有人站出来帮他,这回他恐怕是真的要栽跟头了。

搞砸了也没啥,可偏偏是栽在一个流氓手里,这事儿要传出去,白崇禧一辈子的好名声,恐怕就得全毁了。

所以这事儿让整个案件都变得挺有意思的,就像是戏里演的一样,可能这就是历史的吸引人之处吧。

2 阅读:584
沧海梦想家吖

沧海梦想家吖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