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微信支付的“百万保障”功能吗?这个功能是免费的,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然而有诈骗分子利用部分用户,对微信支付“百万保障”不了解心理,诱骗受害人转账实施诈骗,稍有不慎就会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此类诈骗目标明确,针对大龄女性,女性被害者占此类发案数的100%,受害人年龄集中于40-60岁。主要原因骗子掌握受害人个人信息,通过制作虚假的网站让该年龄段群体难以识别。
一、
案情摘要
2月15日,榆林一女子小美(化名)报警称:她接到自称是“百万保障”客服的电话,听从对方操作手机后被骗9.9万元。#榆林头条#
二、
被骗详情
小美接到一通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百万保障客服,告诉小美她开通了百万保障保险,若不取消,每月将扣除2000元,一旦扣除失败,个人征信会被列入国家黑名单,不仅无法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还会影响子女政治背景,导致子女无法参军。因对方可以准确的说出自己的个人信息,小美信以为真,当即表示要取消。
随后,对方让小美加入一个QQ群,小美看到群里有不少同样想要取消百万保障的老人。专属客服很快联系上小美,指导她下载一款视频会议App,并进入指定会议房间。接着,客服引导小美进入一个名为 “中国银联” 的网站,称要取消百万保障需先关闭微信免密支付,随后让小美给指定银行卡转账5万元用于关闭,客服还给小美展示工牌,信誓旦旦表示取消成功后钱会自动返还,让小美放心。之后,客服又要求小美拿出银行卡,将带芯片的一面贴到手机背面,并多次让小美进行输入银行卡密码、刷脸等操作。
客服告诉小美取消完成后挂断会议,小美却突然收到银行短信,发现卡内的钱全部消失,再去打开之前的网站,早已无法访问,客服也联系不上,这才发现自己被骗随即报警。
三、
诈骗套路解析
(一)伪装身份,制造恐慌
诈骗分子利用非法渠道获取个人信息,精准拨打电话,假冒权威机构客服,编造如 “百万保障保险不取消将高额扣费,影响征信及子女前途” 等严重后果,直击受害人对自身权益和家人未来的担忧,使其在慌乱中失去理性判断,急切寻求解决办法,为后续诈骗奠定基础。
(二)逐步诱导,骗取信任
先将受害人拉入QQ群,利用群体效应增强可信度,让受害人以为是普遍问题。专属客服通过视频会议App一对一沟通,引导进入虚假网站,以看似专业的操作步骤,如关闭微信免密支付需转账验证等借口,打消受害人疑虑。展示伪造工牌,承诺退款,进一步获取信任,诱导受害人按要求进行转账、输入密码、刷脸等涉及资金安全的操作。
(三)完成诈骗,切断联系
在受害人完成关键操作,资金到手后,诈骗分子立即切断与受害人的所有联系。关闭虚假网站,让受害人无法追溯,消失得无影无踪。受害人发现被骗时,已无法挽回损失,只能承受财产损失的后果。
四、
警方提醒
(一)谨慎核实身份,切勿轻信言辞
只要接到陌生来电,无论对方以何种理由,只要提到关闭微信、支付宝 “百万保障” 设置的,一定是诈骗!微信、支付宝 “百万保障” 均为自动开启的安全设置,完全免费,且不会影响个人征信。尤其当接到00和+号开头的陌生电话时,这类号码多为境外来电,是诈骗高发源头,务必高度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二)坚决拒绝转账,守护财产安全
当对方以各种理由要求你转账,无论金额大小,无论对方如何保证会返还,都要坚决拒绝。正规业务不会在办理过程中要求你向私人账户转账。任何涉及资金的操作,都要再三确认其真实性和合法性,不要轻易将自己的银行卡密码、刷脸信息等重要信息告知他人,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三)察觉异常止损,迅速报警求助
如不幸被骗,一定要第一时间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联系方式等证据,为警方破案提供线索,并立刻拨打110报警,最大限度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