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院闲谈(十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13 14:56:31

香白贡杏

京西门头沟之龙泉雾村,有香白杏出焉,传为贡品。二十多年前,余任城区记者常跑门头沟,故彼处特产略晓一二。如潭柘寺镇之磨盘柿,太子墓村之苹果,东山村之京白梨,王平镇之樱桃,斋堂镇之核桃,皆不可多得之佳果。盖因门头沟除门头镇外,皆为山地,昼夜温差大,山泉丰富,果农有方,故果中妙品层出不穷。余最喜者,香白杏也。其果大如女人拳,以手掰之,果核脱落,三指轻捏,则各出一汪清甜汁水,此迥异于别处鲜杏之处。细啜之,如醴如蜜,自舌尖而下,无不舒爽而惬意。其中之妙,不试不知也。

两妪倒溺

余幼居安定门内前肖家胡同,胡同宽不足三米,轻型卡车贴墙驶过。旧时平房院鲜有私厕,解决人生大事,皆在公厕。夜间如厕不便,则家家备有尿壶(尿盆),晨起后出门倒溺。距公厕远者,往往倾溺于胡同两侧下水道铁箅中。夏日则因之骚臭蒸腾,不堪久立于左近。

胡同有二老妪对门而居,皆年逾七旬,其后山墙下,各有铁箅一方。为防尿碱腐蚀山墙,必将自家夜尿倾于对方墙下铁箅中。一家人多量大,以数取胜,一家尿浓味冲,以烈赢人。战势持续数载,直至某日一妪过街倒溺,为骑车莽汉撞倒,方才止戈,众邻皆叹惋。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余曾以其事为素材,作短篇小说《倒尿》刊载于《北京工人》杂志上。

怯妞道歉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北京迁入大量人口,参与城市建设。吾乡河北献县某十岁女孩随父母进京,住在安定门内小胡同平房院中,明眸粗辫怯口音。甫至京城,听学北京话、客套话,如“您好”“谢谢”“您受累”“不客气”“劳您驾”“对不起”之属,然运用尚不牢靠。一日,女孩洗脸后,端盆推门泼水,失手泼在邻居老金新鞋上。她一时怔住,不知所措。片刻,忽然满脸通红道:“谢谢你!”老金闻言,忍俊不禁。

蒜汁有害

胡同旧居左近,有安姓老人,小脚缠足,身材羸弱矮小,河北任丘人。年轻时曾任妇救会主任。老人一生勤俭持家,寸草不忍舍弃。一日午饭,家中吃捞面,剩下一碗底醋蒜汁。老人收罢碗筷,端详蒜汁良久,实不忍倒掉,遂屏气凝神,举碗昂首痛饮之。下午即诱发哮喘旧疾,送医调养多日始痊愈。念及医药所费,老人又心疼不已。日后逢人便说,蒜汁厉害,万勿多食。

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

作者: 周家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