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提到了“老好人”这个话题,顺便和大家介绍了一部高分港剧《巾帼枭雄》以及剧中当之无愧的“老好人”—由邓萃雯饰演的蒋家四奶奶,今天继续以这部剧开题,来讲一讲“知恩图报”和“恩将仇报”。因为四奶奶的正义感、“老好人”性格以及她对蒋老爷的爱,所以自她嫁入蒋家以后就将操持家务、打理生意作为自己最大的责任。她不仅救过一直暗害她的大奶奶之子毕文多次,也救过二奶奶的毕武和三奶奶的毕正多次。
如果不是她的帮助,毕文便会因抢夺帐房钥匙被蒋老爷斥责,会因和漕运大佬彭铿的女人海棠偷情被游街示众,会因买凶杀害三掌柜柴九而血债血偿。如果没有她的帮助,毕武可能就会因为二奶奶和众人着急交赎金被绑匪撕票,会因二奶奶死后无人照顾被大奶奶排挤打压。如果没有她的帮助,毕正也不会受到蒋老爷的器重,可能还是和三奶奶一样当个小透明和出气筒;更不会一步步成长,最后继承了蒋老爷的遗志,接管了庆丰年米铺和蒋家大宅。说四奶奶是蒋家上下尤其是蒋家子孙的大恩人一点都不为过,然而四奶奶的善意并没有换来知恩图报,而是恩将仇报。
大奶奶自是不必说,从年轻时就和四奶奶争斗,费尽心机拆散了青梅竹马的蒋老爷和四奶奶,还间接害死了四奶奶全家,害四奶奶亡命天涯。四奶奶嫁进蒋家以后,无时无刻不给儿子毕文灌输四奶奶是来抢东西的观念,联合毕文、祥发叔、二奶奶和彭铿与四奶奶作对,每一次都害得四奶奶差点无法翻身。只要儿子被斥责或者受到委屈,不管儿子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但首先一定怪罪到四奶奶身上,丝毫不顾念四奶奶曾经数次拯救她儿子的恩情。诚如她所言,她和四奶奶是天敌,天生的敌人,矛盾不可调和。再看二奶奶,儿子毕武能从绑匪处平安回家,四奶奶、柴九和毕正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然而二奶奶性子太直,耳根子软,经常被大奶奶利用去冲锋陷阵。起初她以为大奶奶和毕文才是营救她儿子回来的大恩人,所以去针对四奶奶、三奶奶和毕正还算情有可原,但是后来她又因为大奶奶挑拨误会蒋老爷二十多年来从没有来爱过她,只当她是“治鬼灵符”,所以又开始作妖,也丝毫没想过当时若不是四奶奶力排众议地不交赎金,她哪里还能见到那么活蹦乱跳的儿子。然后是三奶奶,她后期是四奶奶阵营的,更为了救四奶奶而死,人品真的没话说,但前期她也确实很气人。因为懦弱的性格和对毕正的母爱,她一直被迫站在大奶奶这边,也总是阻止毕正去帮助四奶奶。即便她知道四奶奶是个好人,即便她知道四奶奶也对毕正很好,可她依然还是没有勇气站出来为四奶奶说话,即使在柴九的诱导下说出了真话,却还是因为大奶奶和二奶奶的再次逼迫逃离了蒋家,更阻止毕正回蒋家帮忙。所幸在蒋老爷的激将法下终于找回了自我,不再怕事,还会为了被陷害的毕正和大奶奶正面硬刚。
四奶奶对大奶奶,二奶奶和三奶奶都有恩,她希望借着这份恩情,可以让大奶奶为蒋家大局着想,不要再兴风作浪;可以让二奶奶认清老爷对她的爱和大奶奶的居心叵测,不要再为虎作伥;可以让三奶奶真正了解儿子毕正的心情,勇于反抗大奶奶等牛鬼蛇神的压迫,然而只有她对三奶奶的寄望实现了。相反,她一开始救柴九只是出于柴九可能知道绑架毕武的真凶身份,所以抬举柴九,卖他人情,又帮助他洗刷了偷柴九女人海棠姑娘肚兜的嫌疑,使他成功获释,对柴九并没有像对大奶奶,二奶奶和三奶奶那种寄望,结果一直坚定不移地站在她身边,安慰她、保护她、用行动支持她的就只有柴九。这便是我这篇文章的主题:希望对方有恩必报,不如与对方建立起共同的利益关系
还有韩剧《女人天下》中,尹元衡的正室金氏听从文定王后的意思,再加上自己善良谦厚的性格,对待妾室郑兰贞相比较郑兰贞的嫡母对待生母(实为养母)的态度来说,可以说是付出了极大的真心和善意。即便郑兰贞对她总是摆出居高临下的态度,还让她吃了很多暗亏,但她还是选择接受了郑兰贞先于她与尹元衡行房的事实,接受了郑兰贞成为尹氏家人并入住到尹家宅邸的厢房而非像生母一样住在下人住的茅草房或在外面租房住,帮助虚弱的郑兰贞产子而没有在她产子的谋害她的孩子,视郑兰贞的儿子为亲子并给予他嫡子的待遇,在文定王后问罪郑兰贞假传旨意将她赶回娘家之时没有火上浇油,选择再给她一次改过的机会。她的这些举动,是希望能得到丈夫的真心、文定王后的认可和郑兰贞的尊敬,郑兰贞也确实有一瞬间的动容,但她为了找回自己的身份,为了让自己和儿子摆脱庶出的身份,为了过着像人的日子,还是狠心毒死了金氏,金氏当时正身怀六甲。
金氏和四奶奶一样,布施恩情,并希望对方有朝一日能知恩图报,结果万万没想到被对方一次次恩将仇报,金氏不像四奶奶有主角光环,所以就这样送了性命。相反,郑兰贞和文定王后的相处建立在共同的利益关系之上,俩人也是从互相利用、互卖人情开始,一步步历经生死,才建立起了更为深刻的信任感,所以她们就像四奶奶和柴九一样,是可以为对方出生入死而非只是报恩那么简单的。《大明宫词》里周兴曾说过,“天下最易变的是人心,最善于伪装的也是人心”,这便是在指明人心的复杂多变。诚如上述提到的一样,你对他人布施恩德,他人感恩戴德,这是寻常认知,但你无法猜度人心,无法保证受你恩惠的人一定会知恩图报而不是恩将仇报,所以不要对他人的回报太过期待,而是应该要洞察人性,以利益关系出发,以人情为依托,这样彼此的关系才能长久。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