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很著名的春景诗,很多人只知其一写得好,却不知其二更重要

平酱文史 2023-03-27 15:22:45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苏轼 〔宋代〕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题画诗。惠崇是北宋九僧之一,也是苏轼的好朋友,他所画的《春江晚景》有两幅,一幅是戏鸭图,一幅是飞雁图。于是,苏轼也就题了两首。

《其一》很多人都会背诵,但是,鲜为人知的《其二》却内涵更深。

先来看看《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竹林外面,隐约可见两三枝桃花蓓蕾初绽,春天来临,江水回暖,嬉水的鸭子最先感知到这一点。

首句写植物,次句写动物,显得有声有色、生机盎然。读者仿佛可以看见翠绿的竹林、粉红的桃花,听见潺潺的江水声、“嘎嘎”的鸭叫声,甚至还可以感受到春江水的温暖。

“绿”与“红”是对比色,正是在翠竹的映衬下,桃花的颜色显得更加鲜明,娇艳欲滴。

“三两枝”说明桃花开得比较少,图上的时节还是初春,而不是桃花盛放的仲春,也不是花褪残红的晚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江滩边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了短短的幼芽,这正是河豚要逆流而上、游回来的时候了。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说: “这首诗前三句写惠崇画里的事物,末句写苏轼心里的想象。宋代烹饪以蒌蒿、芦芽和河豚同煮,因此苏轼看见蒌蒿、芦芽就想到了河豚。鸭在惠崇画中,而河豚在苏轼意中。‘水暖先知’是设身处地的体会,‘河豚欲上’是即景生情的联想。”点评得十分恰当。

每个时节都有其应季的特色食物,这就好像,看到卖粽子的,就知道端午快要来了,而看到卖月饼的,就知道中秋即将到了。

此外,三句中的“芦芽短”,与首句中的“三两枝”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展现了植物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其一》将江南春天的美好描写得淋漓尽致,都是在为《其二》做铺垫。接下里,我们就看看《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有零星几只的大雁,想要突破北归群雁的队形,因为它们对江南的春天依依不舍,就好像我这北归的人一样。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作于1085年,1085年十月,他从贬谪之地奉诏回京,北宋京城开封位于北方,因此,《其二》次句中的“北归人”指的就是苏轼自己。

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大雁留恋江南,不愿北归,其实是写苏轼留恋无官一身轻的悠闲生活,不愿意回到京城,参与朝廷的纷争。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远在千里之外,大雁就知道北方沙漠天气恶劣,漫天风雪,因此,它想再在江南的春天里,待上半个月。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之地。“更待”是“再等,再过”的意思。

三句紧承次句,说明了归鸿依依不舍的原因。江南温暖如画,朔漠严寒荒凉,它当然更加眷恋江南,不愿北归了。

三句表面上写朔漠风雪不断,实际上是写朝堂风雨不断,各种明争暗斗,环境十分恶劣。

末句表面上写归鸿留恋江南,实际上是写苏轼留恋谪居之地,他希望远离庙堂上的纷纷扰扰,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全诗没有任何主观性的抒情和议论,纯以白描写春天的植物和动物,《其一》直观地展示了春天的温暖美好,《其二》含蓄地表现出了苏轼对于官场的厌恶和对于自由的向往,读完耐人寻味。

1 阅读:52

平酱文史

简介: 聊一聊中国历史、古典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