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他丁类药物来说似乎也是如此------童医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af43774ee642f185bf8e15e8129468f.jpg)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认为,对于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为了确保生命安全,高强度使用他汀类药物是极为必要的。毕竟,低密度脂蛋白所具有的危害性堪称爆发性,必须严加防范。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对于他汀类药物的态度可谓既爱又恨。毋庸置疑,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血脂方面的作用显著且成效卓越。然而,高强度的服用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令人困扰的麻烦以及副作用。
因此,如何在有效的范围内充分保障他汀类药物的显著功效,同时最大程度地规避其可能产生的副反应,已然成为整个医学界高度关注的重点课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7898b578299d456be1849b842b433fa.jpg)
韩国医学专家团队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对于作为高血脂重点人群的老年患者而言,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同时,联合使用依折麦布,能够实现即使仅采用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药物使用剂量,却可以达到高强度使用时的降血脂效果。
这种联合用药的方式,成功兼顾了药物的治疗效果以及对人体的安全性,显著降低了他汀类药物发生相关肌肉症状的风险。此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权威期刊《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9ca3ff97886965102190af76ca71847.png)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作为医学界备受瞩目的权威刊物,其发表的研究成果通常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韩国的研究团队为了获取更为准确和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数据,联合了 11 家医学中心共同开展了前瞻性、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该试验精心筛选了 561 名平均年龄超过 76 岁的高血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重点聚焦于药物在降血脂方面的有效性以及预防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症状的效果。经过严谨细致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中等强度他汀联合用药组和高强度他汀单药组的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症状阳性率分别为 0.7%和 5.7%,两者之间的差距极为显著。
令人惊喜的是,尽管在肌肉症状阳性率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但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控制效果方面,两组却相差无几,甚至中强度联合对照组的效果更为出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f6fa554492bd36c8311a956e29ed74e.jpg)
通过持续长达六个月的对照实验,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中强度联合用药的患者其肌肉症状明显轻于高强度患者。
这一实验结果从一定程度上清晰地表明了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能够起到与高强度他汀类药物单药降低 LDL-C 水平相当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 ASCVD 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对于这一特殊群体,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传统的高强度他汀类药物单独用药方案虽然在降低血脂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所带来的肌肉症状等副作用却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生活不便。
而韩国研究团队提出的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的治疗方案,无疑为老年 ASCVD 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更优的选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29dd2d3d703117d023d9e487ebc9a09.jpg)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医学领域在探索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然而,尽管这一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仍需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身体状况、合并疾病等因素,综合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对于药物的长期疗效和潜在风险,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观察,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韩国医学专家团队的这一研究为老年 ASCVD 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为医学界在血脂管理和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类似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出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d00a68b03b65af993fd4d4f8c99a81e.jpg)
童医生医学课堂:如何预防高血脂?
一. 健康饮食
1.控制脂肪摄入:减少动物脂肪、棕榈油、椰子油等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取。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摄入,如橄榄油、鱼油、坚果等。
2.增加蔬果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脂。
3.选择全谷物:优先食用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全谷物,减少精细米面的摄入。
4.控制糖分:避免过多摄入添加糖,如糖果、饮料、糕点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81bdb68696a9c125a976d7bfe64a406.jpg)
二. 规律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增加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有助于提高肌肉量,促进新陈代谢。
减少久坐时间,定时起身活动。
三. 控制体重
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
四. 戒烟限酒
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影响血脂代谢,应坚决戒烟,限制饮酒量,过量饮酒会导致血脂升高。
五.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血脂检查,以及其他相关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对于有高血脂家族史、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增加体检频率。
六. 减轻压力
学会通过合理的方式缓解压力,如冥想、瑜伽、听音乐、与朋友交流等,长期的高压力状态可能导致激素失衡,影响血脂代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07bb820c88fc336da0d330280b3c1a5.jpg)
七. 保证充足睡眠
每晚保证 7 -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利于身体的正常代谢和调节。
八. 多喝水
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废物的排出。
九. 注意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血脂水平,如避孕药、糖皮质激素等。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咨询医生并定期检查血脂。
十.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控制每餐的食量,避免过度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