刽子手永远是刽子手,放下屠刀它仍然是恶魔!美国入侵伊拉克20周年记

墨刃 2023-03-20 22:40:14

20年前的今天(3月20日),在美国做好了大量的“铺垫”准备后,随着小布什的一声令下,二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奔伊拉克!

在这支侵略他国的大军中除了美国人之外,英国、澳大利亚和波兰士兵也是首批进入到伊拉克的外国军队;

3月20日凌晨五时三十四分开启的军事行动在美国被赋予的代号为“自由行动”,在英国它们叫做“特里克行动”、澳大利亚则被称之为是“猎鹰行动”,不过不管名字多么地花哨,这场战争的本质是毫无疑问的,就是一场侵略战争...

当时在官方层面美国组建的多国联合部队入侵伊拉克的目标有八个,分别为:

1、终结萨达姆的独裁统治,推翻现政权;

2、识别、清理伊拉克手中掌握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3、搜捕、驱逐该国国内盘踞的恐怖分子;

4、收集更多关于基地组织的情报;

5、追溯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最终来源;

6、从独裁者手中将受苦受难的伊拉克人们“解放”出来;

7、保证伊拉克国内大量的油田和石油资源免受侵害。

8、帮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新国度。

该说不说,美国人为伊拉克设想的未来足够“美好”,借口也相当地充分,不过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除了第一条和第七条是美国人侵略伊拉克的主要目的之外,其余的目标皆是“扯淡”;

至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更是无稽之谈!

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了十几年时间(2011年伊拉克战争结束),到目前为止,当初被鲍威尔信誓旦旦保证过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至今还没有被找到;

这位黑人国务卿当年在联合国大会上手捏一瓶白色“洗衣粉”、并厉声厉色地恐吓他国的“伟岸”形象已经成为了世人嘲笑美国虚伪至极嘴脸的经典讽刺照...

伊拉克战争就是基于这个毫无事实根据的理由被美国发动起来的,除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布什总统还强行地将萨达姆和基地组织联系了起来,因为在两年前它们就曾为了剿灭基地组织而成功的入侵了阿富汗;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恐怖组织在当年的确是一剂“灵丹妙药”,尽管他国都对美国入侵伊拉克的理由表示怀疑,可是美国民众对布什总统的这一举动还是极为支持的。据统计在伊拉克战争前,布什发表完“反恐演讲”之后,他的民众支持率曾一度飙升至90%,这是自美国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高支持率,而且在国会层面,全部的374名议员全票通过了入侵伊拉克的军事行动。

当然了,这些表象行为只是美国人希望全世界人看到的而已;

当时有许多反战事件是没有被及时报出的,直到二十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才可以一窥究竟,比如:

在美国决定入侵伊拉克之前和开展军事行动后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2003年1月3日至4月12日期间),全世界范围内总共爆发了大约3000多场的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游行示威活动,参与人数多达3600多万;

这其中在罗马有约300万人参加的反战抗议游行更是欧洲、乃至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示威抗议活动,这次抗议的规模甚至还入选了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

此外,在蒙特利尔、柏林、巴黎、马赛、华盛顿、雅典等地都出现了规模超过十万人以上的大型反战集会;

在2003年3月16日那天世界上的约100多个国家的民众自发组织了近6000场的烛光守夜活动,目的就是想阻止战争,呼吁世界和平。

在入侵开始之后,纽约有25万人走上街头抗议政府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巴萨罗那有近百万人抗议美国的侵略行为,甚至连很少在世界露脸的印度尼西亚也出现了规模超过10万人的反战游行...

从美国开始军事行动前几个月一直到战争结束,全球范围内类似的游行从未停止过,有机构曾做过统计,他们表示美国入侵伊拉克引起的全球反战活动规模不亚于当年美国入侵越南时的规模。

写到这里有一个疑问很自然的就从我的脑子里跳了出来,美国入侵伊拉克就是一场赤裸裸的侵略战争,而且全世界有几千万人用自己的行动来反对美国对一个主权国家的军事入侵,可是它依然把这场战争打完了,事后还在高调宣布自己捍卫“和平、民主、自由”的虚伪理念;

如今它摇身一变,成为了抵抗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形象大使,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个转变,曾经的刽子手在收敛之后就成了“救世主”...

在刽子手和救世主的身份上,美国可以随意切换,这是不是正应了鲁迅先生的名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佛经,立地杀人”。

美国以“莫须有”的理由在伊拉克犯下了滔天罪行,这场战争导致超过20万伊拉克平民直接死亡,数千万人流离失所,在此期间各国参与部队更是有累累罪行并未公布于世,可以说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侵略战争,美国的目的就是为了该国丰富的石油资源。

多国联合部队在伊拉克犯下的罪行不会亚于阿富汗战争

对于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原子能机构核查了700多次之后,担任联合国武器检查机构的负责人汉斯·布里克斯对外宣布:“在伊拉克没有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但是伊拉克为了换回这个本来就是事实的调查结果付出的代价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如今的伊拉克真的如美国所说实现了“民主、自由”了吗?

“自由”,这里倒是足够“自由”了,各类武装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再加上还有一个死而不僵的伊斯兰国组织,现在的伊拉克人民每天需要面对的就是恐怖袭击、汽车炸弹、国家分裂、武装争斗以及无法入目的政府腐败等景象。

一个名叫“Sinan Antoon”的伊拉克诗人在英国卫报上近期发表文章称:战争贩子向我们承诺的“新伊拉克”不是星巴克和可口可乐,而是越来越多的汽车炸弹、恐怖袭击和类似伊斯兰国的组织。

“我永远无法原谅美国对我的国家所做的一切”!

0 阅读:28
墨刃

墨刃

自我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