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盛唐无人能对,宋朝才有人对出下句

晨曦微照古桥流水边 2024-12-17 09:35:59

前言: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意深远的言辞,出自唐代诗人李贺之手。它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盛唐的诗海中闪耀,却也深藏着无尽的悲切与慨叹。

李贺在他那年轻的生命中,写下了这一句仿佛要击穿天际的诗句,却未曾想到,千年之后,竟有人接过了他的笔,续写下了另一句响亮的回应。

奇妙的是,这一回应竟出现在比他晚几个世纪的宋朝,而不是盛唐的诗坛。为何盛唐的诗人们无法接上这句独具深意的诗?宋朝的诗人又为何能给这句诗找到了“下句”?

其中的缘由,隐藏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能解开我们对诗意与命运深刻的思索。让我们走进这段跨越千年的诗意对话,揭开它背后的秘密。

正文:

年才俊怀才不遇

公元810年的春天,对于昌谷青年李贺来说,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他收到了来自京城长安的信笺,署名韩愈。这位德高望重的文坛领袖在信中盛赞李贺的才华,力邀他前往长安,参加即将到来的科举考试。

李贺对这封信又惊又喜。科举考试是通往仕途的敲门砖,更是展示才华的舞台。年轻的李贺内心深处筑起了文学的梦想。

父亲李晋肃曾是朝中重臣,这让李贺有了一个更优渥的成长环境。少年时代,他便在家中藏书阁中埋首诗书,夜以继日地研读先贤练功著作,就了一身过人的文学才华。

然而,李贺并不是科举考试的常客。他性情洒脱不羁,不愿被八股文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但韩愈的鼓励和召唤,让他萌生了试身手的念头。于是,李贺整理好自己的诗稿带上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前往长安的旅程。

韩愈并没有估价这位天才的才华。在河南府试中,李贺一鸣惊人,他的《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以精妙的造型和华丽的辞藻征服了考官和同场竞技的士子。这篇诗歌以十二个月的聚焦为线索,将节令与人事风物串联起来,抒发了诗人豪迈奔放的胸襟和细致敏锐的洞察。韩愈对这位年轻的诗人赞不绝口。

然而,即将到来的风波即将到来。李贺的才华引起了一些士子的妒忌和非议。他们借题发挥,散布谣言,指责李贺仗着父亲的威望,才必须参加科举。竟成了他们攻击李贺的把柄。流言像野火般在长安城中扩散,甚至传到了考官的耳中。

这样的诽谤诽谤,性情刚烈的李贺难以忍受。他决定退出科举考试离开长安,不与这些小人同流污合。韩愈得知此事,大为悔恨。他多方辩解,为李贺正名,收效甚微。李贺心灰意冷,写下《出城》一诗,表达了他对长安的失望和绝绝。最终,他黯然离去,重回昌谷故里。

仕途坎坷诗酒年华

告别了科举的舞台,李贺并没有消沉。他深知自己的才华,不会因一时的奋斗而磨灭。回到家乡后,他依然笔耕不辍,将内心的苦闷和忧伤倾注于诗作之中。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811年秋天。一则从长安传来的消息,再次牵动了李贺的心弦。他得知韩愈和皇甫湜即将洛阳探他。昔日的良师益友,对这位年轻诗人的憧憬从未止息。李贺欣然前往洛阳,在古老的街巷中,与两位挚友重逢。

韩愈和皇甫湜对李贺的遭遇深表同情,他们开解了这位意气风发的诗人,莫要因一时的奋斗而放弃梦想。韩愈对李贺的才华十分欣赏,他相信李贺终有一天会得到世人的皇甫湜也语重心长地劝慰李贺,要以诗歌抒发胸怀中的壮志豪情,不要被俗世的目光所蒙蔽。

李贺听罢,长者的教诲,他写下《高轩过》一诗,以诗会友,表达对韩愈和皇甫湜的感念之情。在洛阳的日子里,他们谈诗临别时,李贺又写了下《仁和里叙皇甫湜》,记录了下弥足珍贵的时光。

回到家乡,李贺开始谋求仕途。凭借父亲的余荫,他得到了一个小官奉礼郎的职位。然而,官场的生活并不如他想象中的那般底座。繁文缛节,勾心斗角,让这性情洒脱他每日面对冷冰冰的公文,很少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渐渐地,李贺对官失去了兴趣,他执意在诗歌的世界里自由驰骋。

就在李贺感应仕途黯淡时,他的妻子因病去世,留下李贺独自面对生活的苦闷和孤寂。丧妻之痛,让李贺更多地埋头于诗歌创作。他将满腔的哀愁和不平,倾注在一首首诗的作品中。

《天若有情天亦老》的绝唱

就在这个时期,李贺创作出了他一生中最负盛名的诗篇《金铜仙人辞汉歌》。在这首诗中,他通过金铜仙人的口吻,抒发了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 其中几乎人口的,就是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短短八个字,道生出天地苍苍,岁月无情的哲理。“天”象征着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情”代表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神圣是苍天,若有七情六欲,也终将老去。这感慨,饱含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不平和无奈。

这句诗很快在文人雅士间传诵开来。无数诗人为之倾倒,试图续写下阕,为这千古绝句寻找一个最契合的对战。但纵观整个盛唐时期,却无人能对出一句来。 大诗人白居易、刘禹锡这般才情纵横的佼佼者,也只能折服于这句诗的张力之下。

时光流转,唐朝走向衰落,但“天若有情天亦老”的魅力却有增无减。五代时期,无数诗人前赴后继,试图为其续写华章,可惜最终无人能企及李贺的造诣。直到北宋年间,才子石延年历经仕途的坎坷,读到李贺这句诗,才恍然大悟,对生出了“月无长恨月长圆”的下句。

石延年以“月亮”喻指人事变迁,以“长恨”比拟世间哀愁。月有阴晴圆缺,啼为尘世间的悲欢所动;人有悲欢离合,却不能逃脱岁月流转的桎梏。句对战,虽不及李贺原句震撼人心,但也意境切题贴肤,堪称佳作。

然而,这一切,李贺都无缘得见了。“天若有情天亦老”,不仅是他人生感悟的结晶,也宛如预兆,影射了他自己坎坷的一生。李贺的才华,如同一颗颗璀璨璀璨的流星,在诗坛上划过一道亮丽的弧线,却最终消逝在时光的长河中。

短暂而精彩的一生

公元816年,潞州的戍边生活,消磨着李贺最后的精力。他协助节度使郗士美处理军政要务,却因辛苦和困顿,全身俱疲。最终因郗士美惨遭贬,李贺也不得不也黯然还乡。

回到昌谷故里,李贺的每况愈下。仕途的坎坷,生活的不幸,加上长期的劳累,让他的病情日渐沉重。诗歌,得到了他唯一的安慰。

他经常在书房中伏疾书,将毕生的才情倾注于方寸之间。家人和友人常在门外徘徊,心疼他的憔悴,却又不忍打扰他的创作。

不久之后,李贺撒手人寰,年仅27岁。他就像一只折翼的天鹅,还没来得及在文学的长空自由翱翔,就被死神无情地收割了。但他在诗歌史上留下了印记,然而永远不会湮灭。

李贺的诗,如他的人生一般,充满了悲凉苍茫之感。他笔下的世界,有如春雨凄迷,秋风萧瑟。

但正是这种悲怆之美,让他的作品熠熠生辉,历经千年而不李商隐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不仅是对李贺才华的高度评价,更是对他人生遭遇的深切认同。

结语:

李贺的一生,虽然短暂坎坷,但他在中国诗歌上留下了璀璨的璀璨印记,却永世难忘。

他不仅以精湛的文笔和丽丽的想象,开创了中国诗歌的新境界,更陷入了停滞的状态人生,成就了艺术家的悲欢离合。

透过他的诗篇,我们不仅能领略大唐盛世的风采,更能深入一个诗人内心世界的至真至纯。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话千古绝唱,不只是对世事无常的感喟,尤其是李贺捐赠后世最珍贵的精神遗产。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