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战苏联士兵都喜欢穿一件披风?

海绵宝宝谈人物 2024-11-14 20:32:45

电影《兵临城下》中苏联狙击手瓦里西曾经身穿一件绿色带帽披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就来介绍下这件披风,也就是二战苏联单兵装备—雨衣帐篷(плащом-палаткой)的历史。

沙俄时代

1882年4月单兵帐篷被列为沙俄士兵行军必备装备之一。行军过程中,沙俄士兵将军大衣卷起来,然后把单兵帐篷包在军大衣外面,用皮带固定住,然后斜跨在左肩膀上。同时单兵帐篷搭配使用的木钉(将帐篷固定在地面)和木杆(支撑起帐篷)也用皮带固定在帐篷外侧。

在当时单兵帐篷可谓是一项革命性的装备,沙俄士兵第一次可以在行军和休息中有了一个简单帐篷可以遮风挡雨。因为在当时行军帐篷由二等辎重马车队,根据沙俄军队规定二等辎重马车队跟随团后面大概半天距离,即20到30俄里(21.34到32.01公里)。

因此在经过一天行军后,沙俄士兵最多在半夜能够找到休息和避雨的地方,如果要在野外搭建行军帐篷,那么就要等到早上也就是第二天开拔时。因为在行军日子中,沙俄士兵始终处于露天环境中,只有当团停止休整时,他们才能得到正常的休息条件。

所以当单兵帐篷推出后,沙俄士兵可以在野外为自己搭建一个简单的帐篷。如果三四个单兵帐篷合在一起,就能搭建一个真正的行军帐篷。

最初单兵帐篷只是一块在边角有孔的正方形布料,仅作为搭建帐篷使用。但沙俄士兵发现单兵帐篷也可以当做雨衣穿戴,并进行了简单的改造工作。士兵们的发明受到上级的关注和赞赏,沙俄军方在1910年对单兵帐篷进行改良,以适应用于雨衣的穿戴,并将其命名为“士兵雨衣帐篷(солдатским плащом-палаткой)”。

网上也有将这种雨衣称呼为斗篷,其实沙俄军队有专门的斗篷(Плащ-накидка,意思为雨衣斗篷)。1892年7月14日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批准将斗篷作为海军和一些特别编队的被服装备。这种斗篷由橡胶面料制成,颜色为黑色(海军)或灰色。斗篷为翻领样式,肩部可以固定肩章,没有袖子,手臂穿过斗篷的缝隙处。后来斗篷作为标准装备提供给军官和准尉穿戴。

不过沙俄的雨衣帐篷作为雨衣还是有很多缺点,比如穿在身上时,前面布料长度没有超过膝盖,即使士兵站着,从布料流下的雨水也会很快弄湿膝盖。后面翻起的一角会在行走时,让水交替流入左靴或右靴中。

所以将雨衣帐篷发扬光大的还是在苏联时代。

苏联雨衣帐篷研发过程

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俄新政权废除了一切旧制度,包括了沙俄军队的被服装备等,而且当时红军缺乏比雨衣帐篷更重要的装备,所以并没有研发新的雨衣帐篷。结束了国内外战争后,苏联进入和平发展时期,红军军事经济管理局(ВХУ РККА,负责红军发放军饷和后勤装备机构)开始关注到雨衣帐篷的问题上,并且进行了研发和测试了几种样品,虽然有批准的型号ОСТ-4914,但最终并没有应用起来。1935年7月17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发明部代理部长戈尔什科夫写信给军事经济管理局局长,为雨衣帐篷的研发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根据ОСТ-4914制造出来的样品

戈尔什科夫在信中向军事经济管理局提及了一些要求引入雨衣帐篷的意见,这些意见来自于红军一些部队。而且戈尔什科夫也将这些意见向副国防人民委员图哈切夫斯基报告。

1935年8月9日图哈切夫斯基在自己家中举办会议,并决定接受雨衣帐篷作为红军背负装备。会议上还决定雨衣帐篷的形状,面料类型和必要功能。还计划考虑将雨衣帐篷作为毒气防护用具。

一名手持PPSh41冲锋枪的红军士兵身披1938型雨衣帐篷

与此同时,红军主要部门都在进行重组。1935年8月14日军事经济管理局被拆分为独立的装备供应管理局(УОВС РККА))和食品供应管理局(УПРОДСНАБ РККА)。雨衣帐篷的研发工作随后交给了装备供应管理局。

因为要考虑雨衣帐篷的毒气防护功能,所以化学管理局(ХУ РККА)也参与了研发工作,代表机构为化学研究所(НИХИ РККА)。1935年9月2日由装备供应管理局和化学管理局共同制定了雨衣帐篷的技术要求:

●可以在温暖地方提供露营条件

●防水防潮,包括雨,雪和露水等

●防止皮肤接触来自于空中的液态毒气

●在已经被毒气污染的环境和地形中保护皮肤

一块雨衣帐篷的重量被限制在2.5公斤,而且要求几块雨衣帐篷组合,搭建一个可容纳2到6人的集体帐篷。雨衣帐篷的面料必须满足在夏季野外条件下提供30分钟的防毒气保护,而且能够在不降低防护性能情况下连续承受至少三次消除毒气措施。

雨衣帐篷防化学样品,左边两张为无袖版,右边两张为袖子型

如果雨衣帐篷使用不透气面料,要求至少30分钟的大雨防水效果和4到5小时的小雨防水效果。如果使用透气面料,则只要求1到2小时的小雨防水效果,而且不再要求大雨防水效果。搭建而成的帐篷要在一天之内不出现漏水。在搭建帐篷时还必须配有可拆卸木制工具和绳索等。雨衣帐篷的使用温度在-20°C到50 °C之间。

OST-4914样品组成的帐篷

1935年9月,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棉纺工业管理局的一个专门部门受命研发用于雨衣帐篷的面料样品。面料样品要求密度不超过300克/平方米,并规定了最大强度,密度和防水效果。作为面料,还附有一块来自于德国防水帐篷布的面料,该面料被认为是可用的外国样品中最好的一种。待研发的面料将在1935年9月20日完成提供。在考虑使用棉布面料制作同时,还考虑了在雪纺面料基础上加入橡胶面料制作样品。为此,两种橡胶面料样品被送往装备供应管理局的研究实验室,并于1935年9月17日,两种样品都符合都符合之前技术要求。

瑞典样品(左)和意大利样品(右)组成的帐篷

为了更好了解部队的实际需求,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发明部向红军步兵,骑兵,炮兵和工兵部的监察员发出请求,请他们就雨衣帐篷的必要性发表意见。所有人意见一致—雨衣帐篷很有必要。1935年9月27日收集到的答复和意见都反馈给装备供应管理局。

1935年10月14日,在化学研究所的技术会议上,提交了一份关于“为士兵提供全面防水和防毒气保护”的主题报告,其中总结了所有工作材料。报告指出类似研发工作只在1931到1934年国防军中进行过,而且从现有资料来看,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研发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检查国内外雨衣帐篷样品是否符合要求规定,结果表明没有一个样品是合适的;第二阶段由装备供应管理局负责,包括设计一种新型的雨衣帐篷,但没有完成;第三阶段由化学研究所与装备供应管理局合作进行,选定了面料。

在第二阶段,开发了两款雨衣帐篷样品,并通过野外测试。总的来说,样品符合红军的要求,但重量超标,而且样品限制了手部运动,紧固也不令人满意。因为开发人员要求将提供样品截止日期延长至1935年11月15日,并得到了批准。

外国样品

第一阶段比较了多种外国样品,从左到右:德国,土耳其和法国样品的图纸

德国:德国帐篷布为三角形,底边长约250厘米,高约190厘米。 中间部分有一条开口,平时可以用布料盖住,穿戴时头部穿过开口即可。当几块帐篷布组合一起,就可以组成一个集体帐篷。

一块帐篷布重量约为1.06公斤,面料密度约为300克/平方米,具有高防水性能。帐篷布四边有30个铝制纽扣和圆环,用于和其他帐篷布固定。

在采用三角形帐篷布之前,德国军队使用的是正方形帐篷布,后来这种帐篷布被土耳其采用了。德国不仅改变了帐篷布形状,也改进了面料。

每块帐篷布都带有一个由木杆和钉子组成的配件。帐篷布可用于步兵,骑兵和其他兵种,并可以将帐篷布固定在腿部,作为简易的工作服。由于帐篷布带有迷彩颜色,所以也能伪装之用。帐篷布还可以作为担架或泅渡用具使用。

瑞典:瑞典帐篷布为三角形,底边长为约230厘米,高约225厘米。瑞典帐篷布重1.68公斤,用四边上41个圆环和30个钩子同其他帐篷布组成。瑞典帐篷布作为雨衣用途尚未透露,但同芬兰和爱沙尼亚雨衣相似性表明瑞典帐篷布也可以用作雨衣。

意大利:对意大利帐篷布数据来自于一位意大利作家的文章。意大利帐篷布可以用来搭建各种类型帐篷,也可以用作雨衣,睡袋,垫子或伪装。意大利帐篷布为正方形,边长175厘米,每边都缝有带子,通过带子来组合其他帐篷布。意大利帐篷布中间有一个开口,上面有可移动翻盖,用纽扣固定在帐篷布料上。

意大利帐篷布边缘缝有钮扣。帐篷布外侧为迷彩斑点,内侧为单色。当用于雨衣穿戴时,还有一顶特殊面料的兜帽戴在头上。

由于无法获得样品,所以意大利帐篷布样品是根据文章描述自行制作的。根据一本意大利化学防御手册中提到,要穿越芥子气污染地区时要使用帐篷布。

立陶宛:立陶宛帐篷布为四角菱形,样品防水性能和苏联样品相同,优点是重量轻,密度大和有弹性,缺点是强度和耐磨性差。立陶宛帐篷布作为雨衣时,在边角上有一根帽绳,拉紧可以形成一个兜帽。但测试结果表明,立陶宛帐篷布结构复杂而且价格昂贵。

土耳其:土耳其帐篷布是由沙棕色棉布制成的正方形,面料密度为360克/平方米,比苏联样本还要重。土耳其帐篷布采用的一战德国帐篷布样式。

苏联样品

苏联的雨衣帐篷样品为正方形, 边长为165厘米。该样品是1935年春夏由红军高等艺术部的研究员布尔丁在完成部门主管的一项特殊任务时射击完成的。他在样品上增加了一条帽绳,在右侧增加了开口。

拉紧帽绳可以使样品上部形成一个兜帽,在下雨时覆盖头部。右侧开口方便右手伸出去操作武器,不用时可以布盖闭合防止雨水漏进去。1934到1935年布尔丁还开发了冬季版雨衣帐篷,里面有一层羊毛衬里,样式为五边形(三角形+长方形),四块可以组成一个帐篷。冬季版雨衣帐篷的修改版在1937到1939年有限生产,并发放给部队使用。

最终研究发现,无法生产出同时满足防水和防毒气两种要求的面料。到1935年11月底,才获得了第一批和德国帐篷布相近的面料样品。到1938年1月31日红军终于批准了名为“帐篷-雨衣-斗篷(палатка-плащ-накидка)”的样品生产。

苏联雨衣帐篷

苏联雨衣帐篷的最终形状定为边长180厘米的正方形,重量为1.4公斤,面料为经过防水处理的卡其色棉布。布尔丁设计的兜帽和右侧开口被保留下来,兜帽和帽绳被移到边角上,类似于立陶宛样品做法。

雨衣帐篷的配件包括两根长370毫米的上细下粗的木杆,木杆上下都包裹铁皮用于组合;一根长4.5米绳子;一根长250毫米木钉和一根长180毫米铁钉。

木杆,钉子和绳子平时放在一个有拉绳的配件包中

雨衣帐篷四个角带有大圆孔,用于支撑木杆或连接绳子。雨衣帐篷平行边各带有6个木制纽扣(长条形,两头半圆,长30毫米,宽8毫米,中间有5毫米凹陷方便绑绳固定在雨衣帐篷上),另两边各带有6个扣眼(长10毫米),用于将几块雨水帐篷连接组成。有了雨衣帐篷,红军可以在任何地理和气候条件下开展行动,随时随地可以搭建帐篷休息。还可以把雨衣当做被褥,毯子,甚至是吊床。

一块雨衣帐篷可以搭建一个单人帐篷,不过这个单人帐篷比较简易,一侧用木杆撑起当做出入口,但躺进去的话头必须露在外面。

两块雨衣帐篷组成一个两人帐篷,两侧都用木杆撑起当做出入口

六块雨衣帐篷可以搭建一个六人帐篷,两侧用雨衣帐篷折叠成三角形当做出入口。

十二人块帐篷可以搭建一个十二人帐篷,不过这个搭帐篷需要木头框架支撑。

一块雨衣帐篷还可以用绳子绑在树之间当做吊床

不过雨衣帐篷更多的还是穿在士兵身上,很多士兵甚至扔掉了帐篷配件,因为雨衣帐篷穿在身上防水,防风,保暖并有伪装色。下面是雨衣帐篷穿戴时步骤:

1.将兜帽所在的边角向上,拉紧帽绳,形成一个兜帽。

2.底部边角向内翻折,圆孔固定在正中央的木制纽扣(长20毫米,宽8毫米)上,防止背面布料拖地。

3.将雨衣帐篷穿在身上,兜帽戴在头上,把两端帽子在脖子处系住

3.将雨衣帐篷左右两边用木制纽扣和扣眼闭合。

资料来源:

https://warspot.ru/12047-chtob-pod-kazhdym-pod-kustom-byl-gotov-i-stol-i-dom

http://army.armor.kiev.ua/hist/palatka.shtml

全文完

0 阅读:16
海绵宝宝谈人物

海绵宝宝谈人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