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河北赞皇县邢郭镇发布通报:现场并未收缴两位老人的一吨散煤。网友不干了,有现场视频为证,工作人员装袋拉走的是什么?严冬来临,你们帮助了老人什么?北马村两位七旬老人买了一吨煤准备过冬取暖,被多名镇政府工作人员将煤收走。家里只有两位老人,难道眼睁睁让老人过不了冬?
邢郭镇政府回应称,该村是禁烧散煤区域,清洁煤国家有补贴,价格还便宜,劣质散煤不仅有危险,而且对环境不好,正常的煤不会收走。村民可以去买处理过的,对环境没有污染的型煤。既然不能烧劣质散煤,那为什么不把销售点查处了呢?这样即便老百姓想买也买不到。不管销售点卖劣质散煤,却等老百姓花钱买了,再去收走,那他们花的钱不白花了吗?老人因为信息闭塞等原因,即使是误买了劣质煤,当地也应该保障他们安全过冬呀。
对此问题,通报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村民可以使用清洁煤,而且还可以使用暖风机、包括空调、电暖气这些,都是可以的。
问题的关键是,煤给收走了,冬天的寒夜可不会对老人格外照顾。
被收走煤的刘大爷讲述,当时他跟老伴在家,正准备吃中午饭的时候,突然院子中闯进来一群人,领头的那个人指着他在上星期买的那一堆煤说:这可不行啊。得到领头人的指示后,其他人用铁铲将刘大爷买的煤铲进麻袋,准备强行没收。老伴连忙跑出屋制止,拦不住。
刘大爷急了,质问:你们把我的煤都收走了,我过冬怎么办?
工作人员生硬回应:这个事情不归我们管。
这一堆煤,是刘大爷看到街道上的广告买来的,一吨煤1280元,刘大爷总共买了1吨半,花了1700多元。
被没收的原因是刘大爷买的是劣质的散煤。那么,安全又环保的型煤要去哪里买?根据规定,合格的型煤要到政府指定的煤场去买,价格只要1000元一吨。
问题来了,为何大爷会不买相对更便宜,又不会被没收的煤,而去买价格高,还会有风险的煤呢? 刘大爷说出了其中原委,自己买的煤烧得旺,没有味儿。原来,去指定点买的型煤,烧得不旺,取暖效果还不好。
仅仅是刘大爷一家才去买这种散煤吗?村子里 人又是买什么煤呢?刘大爷说,其他家都是象征性地买一些型煤,再偷着买散煤拌在一起使用。所有去村子里买型煤的,都是有登记的,自己没有去买型煤,所以工作人员上门就能查到煤不是指定点买的,就被没收了。
工作人员表示,石家庄有政策,禁止燃烧劣质的散煤,已经实施很多年了,之前买的劣质散煤是可以置换成型煤的,但如今政策窗口期过了,收了就收了,损失只能自己承担。
一收了之,老人如何过冬可就没人管了。
有网友直截了当地说,当地推广环保型煤炭,确实环保,但它基本不燃烧,碳渣里面掺了不少石头。
民生无小事,老百姓过冬的取暖问题,就是最基本的民生,不能拿环保当借口,牺牲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型煤污染小,也要考虑到好不好烧,耐不耐烧,能不能真正取暖。
镇一级工作人员,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即使做不到雪中送炭,至少不能雪中取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