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必治肝,这个春天才有的“养肝菜”!错过就太可惜了!

灵松谈育儿 2025-03-10 15:24:34

大家好!我是你们身边的医生朋友孟主任。

春风拂面,阳气升发,正是养肝护肝的最佳时节!中医认为“肝主筋,主风”,肝气郁结、肝风内动正是小儿抽动症的核心病机。而春季独有的“养肝菜”——荠菜,不仅能疏肝解郁,还能平肝熄风,堪称抽动孩子的“天然止抽药”!

为什么说荠菜是抽动症的“克星”?

《食疗本草》记载荠菜“利肝和中,明目益胃”

《滇南本草》更称其“清肝风,解郁热”。

现代研究也发现,荠菜富含钙、镁、维生素B族等营养素,能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从两大方向直击抽动根源:

疏肝解郁:肝气郁结易化火生风,孩子表现为挤眉弄眼、脾气急躁。荠菜性平味甘,能疏通肝气,缓解焦虑紧张。

平肝熄风:荠菜中的荠菜酸、胆碱等成分可镇静安神,抑制异常肌肉抽动,改善眨眼、耸肩等症状

荠菜这样吃,孩子不抗拒!

荠菜粥:大米+鲜荠菜煮粥,加少许盐调味,早餐食用助肝气升发。

荠菜猪肉饺子:猪肝补血,荠菜清肝,适合抽动伴面色苍白、入睡困难的孩子

门诊案例

9岁男孩,反复眨眼、咧嘴、耸鼻子2年,近期因学业压力加重,伴烦躁易怒、入睡困难,家长代诉常有无意识清嗓声,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分析:肝风内动,痰热扰神。长期肝气郁结化火,灼津成痰,痰热上扰清窍,引动筋脉挛急,故见抽动;肝火亢盛则烦躁、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郁化火之象。

中药方:天麻(平肝熄风)、钩藤(清热止痉)、白芍(柔肝缓急)、菊花(清肝明目)、茯苓(健脾化痰)、远志(安神定志),配合鲜荠菜50g煎汤代水。(注:此方需根据体质调整,勿自行套用)

外治法:每日按压太冲穴(疏肝)、丰隆穴(化痰)各5分钟。

效果反馈:

如此一来,整个方子既平肝熄风,清热化痰,从根源上解决孩子抽动症的问题。

所以当时这孩子,用此方一个月,抽动症状明显减轻,眨眼、咧嘴、耸鼻子频率大幅降低,清嗓子情况也少了许多。

继续服药两个月,孩子抽动症状完全消失,巩固停药,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0 阅读:1
灵松谈育儿

灵松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