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宝林为毛主席念了一首歪诗,逗得主席大笑:侯先生,再来一个!

爱喜扬扬 2024-12-14 17:34:28

《侯宝林为毛主席念了一首歪诗,逗得主席大笑:侯先生,再来一个!》

1952年的一个春日,中南海怡然殿内笑声阵阵。毛主席原本看完戏就要离场,却在听到下一个节目是侯宝林的相声后,立即又坐了回去。台上的侯宝林信手拈来一首歪诗:"胆大包天不可欺,张飞喝断当阳桥,虽然不是好买卖,一日夫妻百日恩。"四句不相干的诗句组合在一起,却逗得毛主席开怀大笑,连声说:"好!侯先生,再来一个!"

这是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但鲜为人知的是,侯宝林和毛主席之间的故事远不止于此。为何一个市井艺人能让毛主席如此青睐?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动人的交集?

一、天桥艺人到国宾相声师

1917年,一个寒冷的冬日,天津西门外的一户贫苦人家迎来了一个男婴,这个男婴就是日后的相声大师侯宝林。生在穷人家的侯宝林,从小就与苦难结下了不解之缘。

四岁那年,家贫如洗的亲生父母不得已将他送给了北平一户姓侯的人家。养父侯连达是一名厨师,虽然比起原来的家境稍好,但仍然入不敷出。七岁时,侯宝林刚进学堂念了三个月的书,养父就因失业而无力继续供他读书。

为了补贴家用,年幼的侯宝林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街头巷尾捡煤球、拾破烂。一双小手冻得通红,却从不叫苦叫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天桥一带看到说书、相声的艺人们能够吸引众多观众,心里便埋下了对曲艺的向往。

养父看他对戏曲感兴趣,便托人将他送到了戏曲演员严泽甫门下学艺。在戏班子里,侯宝林过的是"跪着学,爬着练"的苦日子。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烧水扫地,伺候师父和师兄们。练功时挨打受骂是家常便饭,一顿饭能吃上一口热乎的就算是过节了。

学戏三个月后,师父带着他到天桥一带撂地表演。那时的天桥是北平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也是说书、相声、杂耍等各路艺人的聚集地。一天,师父与搭档闹翻,戏班子也随之解散。侯宝林一下子失去了容身之地,只得寄宿在班主李四家中。

就在这时,一位名叫常宝臣的相声艺人看中了侯宝林的灵气。常宝臣是当时天桥有名的相声演员,他主动收下侯宝林为徒。这一举动让班主李四很不高兴,认为说相声有辱戏班子的声誉。面对压力,侯宝林毅然选择了改行说相声。

在常宝臣的悉心教导下,侯宝林很快就掌握了相声的基本功。但学艺的道路并不平坦,天桥一带地痞流氓横行,常常欺压艺人。有一次,侯宝林刚说完相声,一群地痞就冲上来抢他的钱箱。幸好常宝臣及时出现,才化解了危机。

这些经历让侯宝林深深体会到:要想在这个行当里立足,光有艺术功底还不够,还得学会处世之道。他开始注意观察生活,体察人情世故,把所见所闻融入相声创作中。渐渐地,他的相声开始以"文明"著称,不同于其他艺人靠着污言秽语吸引观众。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天桥,侯宝林和众多艺人一样,感到无比振奋。不久,他就接到了参加开国大典文艺演出的通知。从此,这位曾经的天桥艺人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历程。

二、一首歪诗背后的故事

1952年初春,中南海怡然殿内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当天的节目安排中,有几出精彩的京剧折子戏。演出进行到尾声时,毛主席和其他领导同志已经起身准备离场。

就在这时,报幕员的声音传来:"下一个节目,侯宝林、郭启儒为大家表演相声。"毛主席闻声立即停下脚步,转身对朱德说:"老朱,咱们再坐会儿,侯宝林的相声不看可惜了。"

原来,毛主席早在延安时期就喜欢听相声。建国后,他经常通过广播收听侯宝林的相声节目。这是他第一次有机会在现场欣赏侯宝林的表演。

侯宝林和搭档郭启儒走上舞台,向台下的领导同志鞠躬致意。那天,侯宝林表演的是一个专门准备的新段子。表演中,他即兴说了一首歪诗:"胆大包天不可欺,张飞喝断当阳桥,虽然不是好买卖,一日夫妻百日恩。"

这首歪诗看似荒诞,实则别有深意。第一句说英雄气概,第二句讲三国典故,第三句谈生意经,第四句道人情世故。四句诗毫不相干,却又各有韵味,将传统文化中的多个元素巧妙融合,展现出独特的幽默效果。

毛主席听完这首歪诗,当场就笑得前仰后合。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这个包袱抖得好啊!妙趣横生!"演出结束后,毛主席特意让人请侯宝林到休息室。

"侯先生,你这首歪诗是怎么想出来的?"毛主席饶有兴趣地问道。

侯宝林解释说,这首歪诗源于民间。过去天桥一带的说书艺人常用类似的歪诗逗乐。他在创作时,专门挑选了一些家喻户晓的典故,让观众听起来既新鲜又熟悉。

毛主席连声称赞:"好!这就是民间艺术的魅力。你把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加工提炼,让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从此以后,侯宝林经常受邀到中南海演出。每次演出,他都会精心准备新的段子。有时是改编传统相声,有时是创作新作品,但始终保持着文明幽默的风格。毛主席也总是以最专注的态度欣赏,并在演出后与侯宝林交流创作心得。

这次演出的成功,不仅让侯宝林在文艺界声名鹊起,更为他日后的创作开辟了新的方向。他开始系统地整理和改编民间相声,将传统艺术与时代特色相结合,创作出更多为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

三、文化交流中的知音情谊

1953年的一个午后,中南海书房里传出阵阵笑声。毛主席正在和侯宝林讨论《关公战秦琼》这个相声段子。这个改编自民间故事的相声,讲述了一个不通文墨的军阀强令戏班子把关公和秦琼编排在同一出戏里的荒唐事。

"侯先生,你这个段子很有意思啊!"毛主席说,"军阀不懂历史,硬要让两个朝代的人物同台演出,这不就是官僚主义、瞎指挥的典型吗?"

侯宝林当即向毛主席解释了这个段子的创作过程。原本民间流传的版本只是一个简单的笑话,他在创作时加入了更多历史细节和人物对话,突出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你看,关公是三国时期的人物,秦琼是唐朝的将军,相差几百年。军阀偏要让他们在戏台上过招,戏班子被逼无奈,只好现编台词。结果关公说唐朝话,秦琼说三国话,闹出很多笑话。"侯宝林说。

毛主席听后连连点头:"这个创作很有水平。你不仅保留了民间艺术的幽默,还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当权者不学无术、胡乱指挥的危害。"

从这次谈话开始,毛主席经常与侯宝林探讨相声艺术的改革创新。他建议侯宝林在保持相声艺术特色的同时,多创作一些反映时代特征、针砭时弊的作品。

为了提高创作水平,侯宝林开始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每天清晨,他都会抽出时间阅读古典文学作品。从《三国演义》到《水浒传》,从诗词歌赋到历史典籍,他广泛涉猎,积累素材。

1954年夏天,侯宝林带着新创作的相声《杨家将》来到中南海演出。这个段子以杨家将的历史故事为背景,既有传统相声的诙谐幽默,又融入了爱国主义的思想内涵。毛主席听完后特别赞赏,称这是一个既能让观众笑,又能让观众思考的好作品。

随着交往的深入,毛主席和侯宝林的谈话内容越来越广泛。他们不仅讨论相声创作,还经常交流对文艺工作的看法。毛主席多次强调,文艺要为人民服务,要用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方式表达。

在毛主席的鼓励下,侯宝林创作了一系列优秀作品。除了《关公战秦琼》《杨家将》,还有《福寿全》《打人字》等,这些作品既保持了相声的传统特色,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每次创作新段子,他都会先在中南海为毛主席试演,听取意见后再加以完善。

这种独特的文化交流一直持续到60年代初期。据统计,侯宝林为毛主席演出的相声段子多达一百五十多个,其中不少作品都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最终成为了广受欢迎的经典段子。

四、相声艺术的革新者

1955年的北京天桥,一场别开生面的相声演出正在进行。台上的侯宝林正在表演他新创作的段子《戏剧与方言》。这个段子不同于传统相声中常见的荤段子和低俗笑料,而是通过不同地方的方言和戏曲艺术的巧妙结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当时在场的老艺人马三立看完演出后说:"侯宝林这个新段子,既保留了相声的趣味性,又提升了艺术品位,这就是相声的新路子啊!"

事实上,早在解放前,侯宝林就开始尝试改变相声中粗鄙低俗的表现手法。他注意到,很多观众虽然会被污言秽语逗笑,但笑过之后往往会觉得不好意思。于是,他开始在传统段子的基础上,删除低俗内容,加入文化典故和生活智慧。

1956年春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出侯宝林的相声节目。广播这个新兴媒介的特点,让他不得不对相声的表现形式做出调整。没有了现场观众的即时反应,表演完全依靠语言的张力和故事的魅力来吸引听众。

在一次广播演出后,一位老听众给电台写信说:"以前听相声,总觉得是热闹的玩意儿。现在听侯宝林的相声,不仅笑得开心,还能学到不少知识,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侯宝林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还包括表演形式的改革。他创造了"一人说多角色"的表演方式,在《游园记趣》这个段子中,一个人就能模仿出十几个不同身份的角色声音,让听众仿佛看到了一出生动的戏剧。

1957年,侯宝林开始尝试创作反映时代特色的新段子。他的作品《夸住房》,通过比较解放前后老百姓住房条件的变化,既让观众笑得开心,又展现了新中国的发展成就。这个段子播出后,收到了全国各地听众的热烈反响。

到了60年代初,电视逐渐走入普通百姓家庭。侯宝林又一次站在了艺术革新的前沿。他根据电视媒介的特点,调整了表演方式,让相声艺术在荧屏上呈现出新的魅力。

1963年春节晚会上,侯宝林和搭档表演的《买年货》轰动一时。这个段子通过老北京人采购年货的故事,展现了传统习俗和现代生活的碰撞。电视观众第一次看到,相声不仅能听,还能看到演员生动的表情和形体动作。

在推动相声艺术革新的过程中,侯宝林始终坚持"教育寓于娱乐之中"的创作理念。他经常说:"相声不能只图一时一笑,要让观众笑过之后还能回味,还能学到点东西。"

通过广播、电视等新媒体的传播,侯宝林的"文明相声"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艺术标准。他的创新实践,不仅改变了相声的表演形式,更提升了这门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

五、一代宗师的精神传承

1965年的一个冬日,北京曲艺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帮带"交流会。会上,侯宝林向年轻艺人们讲述了自己数十年来在相声艺术上的探索历程。他特别强调了"师承"二字的重要性,并将自己从艺以来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辈。

当时在场的青年相声演员马季记录下了侯宝林的一段话:"相声艺术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把老艺人的传统功夫学到手,还要把它发扬光大,让它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培养后继者方面,侯宝林有着独特的方法。他不主张死记硬背传统段子,而是鼓励年轻人在掌握基本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每当年轻艺人创作新段子,他都会亲自指导,从选材、构思到表演技巧,一丝不苟地进行把关。

1970年,侯宝林的徒弟马季创作了新段子《开锁》,这个段子通过一个修锁匠的故事,展现了普通劳动者的智慧。在这个作品中,人们看到了侯氏相声的特色:既有传统相声的诙谐幽默,又融入了时代气息。

到了80年代初,相声艺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侯宝林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坚持关注相声界的新变化。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相声要与时俱进,但不能丢掉传统的精髓。要让观众笑得开心,更要让观众笑得有品位。"

1982年,北京电视台开办了一档专门的相声节目。已经65岁的侯宝林受邀担任艺术顾问。他亲自审听每一期节目,为年轻演员指出表演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他常说:"电视相声不是简单地把舞台相声搬到荧幕上,要充分利用电视媒体的特点。"

在侯宝林的影响下,一批新生代相声演员迅速成长起来。他的徒孙辈艺人姜昆,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了新的表演风格。姜昆创作的《虎口遐想》《电子琴》等作品,展现了相声艺术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

1993年,侯宝林在北京电视台录制了最后一期节目。虽然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但他仍然以饱满的精神向全国观众介绍相声艺术的发展历程。在节目最后,他语重心长地说:"相声是老百姓的艺术,要永远为人民服务。"

如今,侯宝林的艺术精神仍在相声界广为传承。他的弟子马季、徒孙姜昆等人继续在相声艺术的道路上探索创新。新一代相声演员如郭德纲等,虽然表演风格各异,但都在践行着侯宝林"文明相声"的理念。

2000年,北京曲艺团举办了"纪念侯宝林先生逝世七周年"专场演出。演出中,几代相声演员同台献艺,用精彩的表演向这位相声泰斗致敬。从天桥艺人到国宾相声师,从相声革新者到一代宗师,侯宝林的艺术人生诠释了中国传统曲艺的发展历程。

0 阅读:92
爱喜扬扬

爱喜扬扬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