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自己上小学写日记的样子吗?
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每天一篇日记任务,那简直是记流水账式地尬凑。
千篇一律的内容,上学放学吃饭睡觉开心的是什么不开心的是哪些。
唯一变化的是日期和天气……
看《六姊妹》就有小学日记内容的感觉,“真实又平淡”得几乎无味。
近乎平分秋色地记录着父母和六姊妹每个人的故事,结果每个人的故事都成了白开水……
有网友辣评:年代剧咋就搞成了流水账。
01把从父母到六姊妹所有人的人生历程都真实地叙述一遍,几乎没有艺术加工。
先是很大篇幅地记录着父母生孩子过程。
剧的开头就是生何家三女儿,当时大女儿已经10岁二女儿已经会跑会喊会打酱油了。
一心想要儿子的父母,开始执着生孩子。为了避免把想生儿子说成“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电视剧硬是安排了一个“仇家”—家有三个小子的汤家。
每生一个女儿,老汤就来嘲笑老何“喜得千金”一下。
就这样,何常胜刘美心执着地生下四女儿五女儿六女儿,在四女儿五女儿之间还不慎流产了一个男胎。
剧情一一展露,真是众生平等叙述全面呀。
外带上,老汤和汤婆子这两个缺德工具人每次缺德带冒烟地出来幺蛾子一番。
再是事无巨细一视同仁地把6姊妹--6个女儿的找工作找对象结婚生孩子一一展现出来。
第一是棒打大姐和汤家老大的恋爱。
为了阻止二人恋爱,何爸很轻易地就把老大这个下乡知青的工作找好,就这样老大何家丽毫不费力地回了城;
距离是个原因,上一代也是有仇(这仇还只是汤家猜想的),老汤汤婆子屡屡使坏,再加上父母和阿奶反对,老大何家丽真的和初恋分了手;
分手后,恰好偶遇几年前见过一面的军官张建国,便热情打招呼(不得不感叹家丽记忆力好,对只见了一次没有任何感觉的人都记忆尤深)。
更巧的是,张建国几年前的一面就对何家丽一见钟情,现在看她还记得自己,高兴坏了,马上提上2只猪脚就找上门去。
就这样,老大的工作对象结婚生子一套流程完成。
老二何家文的人生历程开始上演。
老二赶上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参加高考落榜,顺利找到工作--国营粮食单位;
文静秀气的她也很快有喜欢的人—同是粮食系统的小干部陈卫国。
好巧不巧,陈卫国也喜欢老二家文,陈卫国母亲更是如获至宝,又是传家宝翡翠手镯又是1000元重金彩礼求娶……
老二家文的人生大事交代完了,该老三粉墨登场了。
老三家艺找工作,so easy,如此轻而易举就找到了;
但找对象就有点困难了,起初有点嫌弃欧阳宝的长相和十弟兄的家庭条件,可介绍来介绍去的男孩子还不如欧阳宝;兜兜转转又回到欧阳宝身边,接着未婚先孕,被赶出家门;
按这个剧情走向,不出意外生小孩时家人会握手言欢。
果然,老三生子,大姐妈妈都来看望,一家人和好了。
老三鼓励老公离岗创业,so easy too,成功,买房买车请保姆,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期间经历了何父见义勇为去世。
为谁接替父亲的工作,老四老五大打出手。
好在,老四在暗恋对象张秋林的鼓励下考上大学,毕业后分回家乡的信托投资公司,老五顺利接班;
老四老五工作解决;
接着该解决两人的婚姻大事了。
老五先于老四找到对象,老四觉得没面子,大闹,搬离家;
老五和仇家汤家老三好上,何家阻止没成,两人顺理成章结婚生子;
老四也遇到了另一半,二婚的司机方涛。
老四老五人生大事尘埃落定,这下该临到老六这个宝贝疙瘩了。
容易。
工作,顶替了妈妈刘美心的工作;
天天在大缸前面搅豆瓣酱,辛苦,大姐夫很容易就帮忙调到商场成了一名柜台姐,还和师父的儿子谈起了恋爱;
也未婚先孕。
为了讲仔细讲透,连从不轻易吃亏的师父借机要挟,来何家要彩礼--一辆小轿车都尬了一集。
下一集,何家反击。
以何家丽为代表的何家人也不是吃素的,以“未结婚就怀孕了,得赔女方损失,不然就不结婚,孩子归我们何家”,反将一军,成功促成老六的婚事。
天爷呀,6个女儿皆平等,6次第一次上班,6次恋爱,6次婚礼,6次医院生孩子;
6个人工作结婚生子都一一道来。
02记录完工作结婚生子,接着又要一一讲6个女儿结婚生子后的一地鸡毛生活
大女儿何家丽下岗,沉沦,开始沉迷打麻将,大女婿鼓励其振作,家丽开始去菜场摆摊卖菜;
二女儿老公的肝癌离世,日子陷入苦难模式;
三女儿破产;
四女儿铁娘子工作狂,招人陷害;
五女儿因老公出轨,打胎+离婚;
六女儿第一胎没保住流产。
就这样,何家六姊妹的人生之事,事无巨细地轮番上演。
还是众生平等,每个人都讲一遍。
我就想问,每个人的人生都呈现一次,导演想讲的是什么?六姐妹的互帮互助、家人的重要性?
可我们看见得更多的是姊妹相争妈妈推诿奶奶叹息的不美好一幕。
网友精准评论:
整部剧感觉都在赶进度,要把从父母到六姊妹所有人的人生历程都描写一遍,没有重点没有核心,结果就是每个人都是路人,谁的故事都没讲好。
“要事为先,琐事放后,抓大放小,聚焦核心,精准定位,提炼精髓”。
这才是叙事和表达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