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帝王印玺

远见卓识评玉石文化 2024-03-30 00:57:53

雍 正

(和硕雍亲王宝)

雍亲王时的随形雕云龙印章,

分别刻“和硕雍亲王宝”和“御赐朗吟阁宝”。

(御赐朗吟阁宝)

据介绍,后者多见于雍亲王临摹前人书画、抄写心经,以及进呈康熙皇帝的《万寿赋》上,常与“和硕雍亲王宝”并用。而这组印章所呈现的是一个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清心寡欲、生活恬淡、与僧人道士谈经论玄的富贵闲人。

(寿山石“为君难”)

在雍正印章中还有一枚既没有名号,也没有斋堂,而是刻着“为君难”。

据介绍,雍正在位13年中屡言为君之难,他继位后御书“为君难”匾额悬于勤政殿,并命人刻制多方“为君难”小玺,钤于御笔书迹、古书画上,以激励自己时刻莫忘国君的职责。

乾 隆

(田黄三联印)

乾隆的田黄三联印也亮相福州。三块田黄用石环链起来,印文分别是“乾隆宸翰,乐天,惟精惟一”。

据悉,这是一组深得乾隆喜爱的私人印,由福建巡抚进贡朝廷。乾隆大加封赏,并说:“朕有玉玺逾千方,惟有田黄三链玺最难得。"他想以此表达自己“精益求精、专一其心、不偏不倚”的施政思想和“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

慈 禧

除了皇帝们,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使用的印玺也出现在此次展览中

(左为“御览之宝”,右为“大雅斋”)

慈禧的特权反映在各个方面,印章也不例外。清代皇帝都有“御览之宝”,慈禧的“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钤于她御览的书画上。

不仅如此,光绪皇帝所题写的“颐和园”匾额上,“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之印更是位于匾额正上方,体现她至高无上的特权。大雅斋是圆明园匾额,慈禧对此格外钟爱,所以刻了“大雅斋”印章,她喜欢的瓷器等物品上都冠有“大雅斋”款。

嘉 庆

(右为“嘉庆御笔之宝”)

据介绍,嘉庆帝似乎是清朝皇帝中最偏爱寿山石印章的一位。他收藏和使用的寿山石印特别丰富。

右侧的“嘉庆御笔之宝”为花寿山石质,螭纽方形玺。印模正方形,篆字,三行二字,阴文。五螭纽,四面各一螭,上面一螭,头前都有灵芝,角发向后,脊背突起,两侧有细毛纹,尾成灵芝状,四足三爪。

而另一组“执两用中”印章,典出《礼记·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他是嘉庆皇帝奉行儒家思想,倡导中庸之道的体现。

咸丰的印章是历代皇帝中相对较少的,咸丰用印章料相对朴素,雕工相对简单,可以看得出是当时的时代环境的局促。

同治仅有近二十方印章,此次展出的这对闲章,其印面一圆一方,阴阳不同,充满了动感。

同治之年号意为两宫同治,而在一边的“荣惠皇贵妃之宝”却是民国初年的产物。由于这位皇贵妃是同治的妃子,入宫一直受宠于两宫太后,并且十分长寿,一直活到了溥仪逊位之后。她封到“皇贵妃”时已是民国,为她做这个封赐的并不是同治,而是溥仪。

慈禧太后的印章在展厅中是非常显眼的,这个女人打乱了所有清代的用印制度。如她的“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钤印在颐和园的牌匾正上方。在这样的地方,原本应该由皇帝钤印,但此时却被慈禧太后取而代之。足见慈禧太后当时的威势。

左边的“储秀宫之宝”是“宫殿印”,储秀宫慈禧的住处。此章是光绪年间刻的,当时慈禧花费六十三万两重修储秀宫,在光绪亲政的时刻搬到储秀宫,表示归政,但此后光绪未能亲政,慈禧这个时期在储秀宫住了十年。

而右边的“大雅斋”是在慈禧太后做懿贵妃时,在“天地一家春”中的画室名。

此柜陈列的是一对“前后赤壁赋”的薄意对章,印面则在不到十平方厘米的地方刻了三百五十七个字,全部以篆书刻成,相当耗时费工。

溥仪的印文“所其无逸”也是出自《尚书》的“君子所其无逸。知稼穑之艰难 ”,是表达一种忧患意识,提现了他作为逊清皇帝的心情。

他的印章“宣统尊亲之宝”与“荣惠皇贵妃之宝”的印章用料相似,且据推测,很有可能是宫外之人雕刻。因为此时的溥仪已经不再拥有先代帝王的权力,可以选取好的印章了。

0 阅读:1
远见卓识评玉石文化

远见卓识评玉石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