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公案》官宣演员阵容,周一围演狄仁杰、钟楚曦演武后。
另有王丽坤、张若昀、陈都灵、董璇、张嘉益、尤勇智、王劲松、张子健、李乃文、余皑磊等演员加盟。
演员阵容豪华,又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自然令人期待。
“狄仁杰”这类题材拍过很多,但很难超越《神探狄仁杰》系列,当年一句“元芳,你怎么看”,流传至今。
这部钱雁秋执导、梁冠华、吕中、张子健主演的大型古装探案神剧,2004年首次播出,便迅速引爆了收视率,成为年度最火爆古装电视剧之一。
而2006年播出的《神探狄仁杰第二部》,更是拿下了5.69%的单集收视率和年度收视冠军。
作为一部古装悬疑剧,《神探狄仁杰》不仅剧中故事扣人心弦,其背后的故事同样充满了离奇和惊险。
01、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狄公案》
虽然狄仁杰是中国人,但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前,狄仁杰的故事在国外比在国内更为人所熟知。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一个名叫高罗佩的荷兰外交官。
1943年,喜爱中国古典文学的高罗佩来到了重庆。
一次偶然的机会,高罗佩读到了清代吴趼人的公案小说《狄公案》。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高罗佩很快便被书中的故事所折服。
特别是本书在案件推理和犯罪心理学方面的造诣,更是让高罗佩叹为观止。
虽然书是好书,但奈何不红。
别说普通百姓,当时就连很多所谓的文化界人士,都不知道《狄公案》。
这对于当时已经成为狄公粉丝的高罗佩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作为粉丝,自然希望自己的偶像能够被更多人所看到。
于是,高罗佩选择将《狄公案》的前三十回内容翻译成了英文,并在欧美国家进行了出版。
高罗佩的苦心没有被辜负。英文版的《狄公案》一经发行,便受到了西方读者的大肆欢迎。
高罗佩见此情形,一时间豪情万丈,决定亲自为偶像狄公写一部原创作品,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
作为学贯中西的“中国通”,高罗佩在行文形式上模仿了中国古代小说的话本语言和章回体,并在其中加入了西方侦探小说悬念和线索设置方式。
此外,他还为故事绘制了插图,最终形成了高罗佩版的《大唐狄公案》。
此书一出,不仅迅速风靡德、法、日、西等多个国家,甚至还被英国电视台拍成了电视剧 Judge Dee,在西方打造出了一个狄仁杰IP。
狄仁杰也因此有了英文名——“Judge Dee”。
02、来自《大唐狄公案》的反向带货
虽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唐狄公案》在欧美风靡一时,但直到1979年,这部小说才引起了咱们中国人的重视。
1979年,社科院外文研究所的赵毅衡,同样是无意间在图书馆看到了英文版的《大唐狄公案》,同样是被书中的剧情深深吸引了。
从此,狄公喜提一个新粉丝。
而这个新粉丝,也走上了和老粉丝高罗佩同样的路,向大家安利自己的偶像狄仁杰。
但和高罗佩不同,赵毅衡先是在1981年,通过《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狄仁杰的书评,借助主流媒体的力量,把狄仁杰的名号宣传了出去。
有了宣传还得有作品。原有的《狄公案》和《大唐狄公案》,一个偏文言,一个是外语版,都不适合大量传播。
于是,赵毅衡便找到了自己的同学,后来成为翻译家的陈来元和胡明,将《大唐狄公案》翻译成了中文,叫做《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
虽然已经是20世纪80年代,但两位翻译家为了让小说更具历史气息,因此采用了半文言、半口语的翻译方式。
经过赵毅衡等人的努力,狄仁杰终于受到了国内的关注和认可。
特别是作为狄仁杰老家的山西太原,更是迅速行动。
在1986年,有太原电视台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狄仁杰系列影视作品——《狄仁杰断案传奇》。
不过这部剧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当时的古装断案悬疑市场,是包青天的天下。
但是,狄大人的老乡还是给力的。
2004年,由狄仁杰老乡张文玲制片,钱雁秋执导的《神探狄仁杰》开播后,狄大人终于火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03、身世坎坷的《神探狄仁杰》
《神探狄仁杰》确实火,但它的拍摄过程,也确实难。
20世纪90年代末,张文玲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研修导演专业,而她的第一部作品,便选择了自己的老乡狄仁杰。
拍片先写本,这第一步改剧本就是个难题。《狄公案》和《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确实优秀,但不适合影视表达,剧作脚本必须重新编写。
而在央视一位资深编导引荐下,当时还是新人的钱雁秋最终被张文玲选定为编剧、导演。
而钱雁秋也没有辜负张文玲的厚望,很快便完成了剧本的创作。
剧本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找主演。
对于狄仁杰的银幕形象,当时剧组争议非常大,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因此主演迟迟无法确定,开拍时间也不得不一拖再拖。
直到有一次,钱雁秋偶然间看到了梁冠华老师的话剧,瞬间便被梁冠华老师的演技所折服,认定他就是狄仁杰本杰。
但是,投资方认为梁冠华长得太胖,不像一个精明的侦探。
但是在钱雁秋的坚持下,同时也为了尽快开拍,投资方最后不得不同意了钱雁秋的决定。
狄仁杰的演员确定之后,钱雁秋又找来了自己的好友张子健饰演李元芳,形成了日后著名的“铁三角”。
确定了演员,接下来便进入开拍阶段。
结果剧组刚到无锡准备开机,便遇上了2003年特殊时期。
根据相关政策,剧组不仅没法正常开机,而且全员被迫滞留在了无锡。
不过,关关难过关关过,最后在央视的斡旋下,剧组最终才得以幸免,没有解散,但仍然等到了6月才开机。
俗话说得好,好事多磨。特殊时期过了,结果又遇上了制播分离制度开始实行。
也就是说,制作方和播出方要分开。因此,作为投拍方的央视不得不选择退出,张文玲又踏上了寻找新投资方的道路。
不过好在当时中国电视剧行业并不缺少投资方,所以张文玲很快找到了新的投资方。
最终,《神探狄仁杰》在2004完成所有制作并顺利开播,并一炮而红。
04、分裂的剧组
《神探狄仁杰》在火了之后,顺势又拍了第二部、第三部,而且也都顺利地火了。
但到了第四部的时候,问题出现了,先是剧本问题。
中国大部分电视剧,不管什么题材的,似乎都躲不过一种剧情,那就是感情戏。
别说你是悬疑、战争还是家庭、教育,似乎都得有感情戏才算圆满。
而《神探狄仁杰》也遇到了这个问题。
制片人张文玲想在第四部中加入更多感情戏,但钱雁秋不同意。
而双方又都是出了名的倔强,于是两人最终决定分手。
既然过不下去了,就没有必要继续内耗,分手确实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就像大部分离婚的夫妻一样,张文玲和钱雁秋分手了,“孩子”该归谁呢?
钱雁秋认为该归自己,但张文玲认为钱雁秋对剧本只有署名权,没有著作权,因此认为该归自己。
两人争来争去,最终闹上了法庭。钱雁秋最终败诉,《神探狄仁杰》这个“孩子”的归属权,给了张文玲。
而钱雁秋,只得拍了部《神断狄仁杰》。这部剧因为先天出生不足,顶着这么个山寨味浓郁的剧名,因此很快便扑街了。
而张文玲则找来了富大龙和杨幂,拍摄了一部感情戏满满的《神探狄仁杰前传》。
她虽然有剧名优势,但没有正经的“狄仁杰”和“元芳”,于是也扑街了。
这还不算完,没有了狄仁杰署名权的钱雁秋,决定另寻出路。
这次他选择的,是抗日题材。而这一次,他再次打造出了一个红极一时的经典IP——“燕双鹰”。
只可惜此IP非彼IP,“燕双鹰”虽然红了,但却是黑红黑红的。
对于这个系列,梁冠华是无法接受的。于是,也同钱雁秋分手了。
至此,《神探狄仁杰》剧组的制片人、导演和主演双双分手。
和钱雁秋分手后的梁冠华,又找了张文玲,回到了原先的剧组,出演了《神探狄仁杰之情花金人案》。
只可惜,三个人似乎命中注定必须得在一起。这次虽然有了狄仁杰的名字和狄仁杰本杰,但这部剧还是扑街了。
到此为止,三个人终于停止了挣扎,不再执着于狄仁杰。
后续虽然不同的资方、制片人、导演又陆陆续续拍摄了各种各样的狄仁杰,但原汁原味的《神探狄仁杰》,已经成为绝唱。(撰文:西窗雪)
高罗佩的狄公也很绝[点赞]
还是喜欢梁冠华的狄仁杰
王刚的和珅,梁冠华的狄仁杰,后来者永远无法超越的标杆
第二部,可以看成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红剧。也是三部里边剧情和演员都很出色的
第4部挺好,扑什么街
还是老版狄仁杰断案传奇好看,尊重原著。梁冠华这个剧情都是些啥,就一武侠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