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越: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评西北地区校史剧中的师长形象

光影故事的博客 2024-09-04 12:37:29

看了许多西北地区校史剧,其中,剧中师长让我印象尤为深刻,他们生来平凡,却做着不平凡的事,他们令我钦佩,那种无私奉献、艰苦奋斗、苦苦探索的精神让我受益匪浅,这些精神将会指引我以后的人生道路。在我遇到挫折之时,这些精神会鼓舞激励我,披荆斩棘,一步步走向成功。

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每个校园戏剧社团的校史剧都会塑造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甘肃农业大学火柴剧社的《盛彤笙》(2017年10月8日晚,本校礼堂)分为受命大西北、迁址小西湖、建设伏羲堂、广揽聚精英、保校留兰州、解放获新生、家畜病院赞、严师慈父情、情系大畜牧九幕。通过对我国杰出的畜牧兽医科学家、教育家、甘肃农业大学创始人盛彤笙先生创建“伏羲堂”及当时国内唯一一所国立兽医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前身)的曲折经历,展示了他作为学校奠基者、开拓者的坎坷与辉煌人生路程,表现了一代代甘农人爱国报国、献身西北的动人历史。剧中的人物形象令人振奋、感人至深,老一辈科学家、教育家不畏艰难、一身正气,将知识分子的精神和气度展现地淋漓尽致,尤其是盛彤笙先生的饰演者,让盛彤笙先生的形象塑造得鲜活生动。

通过观看这部校史剧,我了解到的盛彤笙先生是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并且爱国的。在观看完这部校史剧后,我深入的了解了盛彤笙先生的生平事迹。盛彤笙先生原籍江西省永新县西乡十二都盛家村,家境贫寒,但他并未向困境所屈服,而是奋发图强,不懈努力,好学不倦,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动物学系畜牧兽医专业。他刻苦钻研、勤奋好学,三年时间读完了四年的课程,又考入上海医学院,并选定微生物学作为自己的终生专业。随后又赴德国留学,德国的大学鼓励学生转学、借读和选课,以便聆听各校著名教授的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

这给基础扎实、才华横溢的盛彤笙先生提供了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在后来的几年时间里,盛彤笙先生先后取得医学和兽医学两个博士学位,精通英、德、俄三种语言。课余时间,他游览了欧洲许多国家,领略了各地的民俗风情,大大开阔了视野。在德国四年的留学时光,对盛彤笙先生以后做人、做事、做学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管理风格。艰苦的环境并不是他放弃的理由,他迎难而上造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正所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西工大剧社的《寻找师昌绪》,是由西北工业大学支持西工大剧社打造的一部爱国主义校史剧,是中国科协“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汇演剧目。该剧通过“师生演校友、师弟演学长”的方式,再现了师昌绪先生壮美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讲述了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奋斗精神的群体故事,展现了青年一代坚定报国志向、逐步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剧中师昌绪先生的形象深入我心,他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的精神激励了我。师昌绪先生小时家中生活艰苦,但他化压力为动力,刻苦用功,即使智商不高,仍凭借自己的耐力让他一路高升,因为家境贫寒,他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也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二.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兰大剧团的《大河的源头是冰川》讲述了秦大河的学习成长经历和徒步穿越南极故事的始终,展现了以李吉均、秦大河、效存德为代表的兰州大学科研团队勇攀高峰、不畏艰难的科研精神,团结协作、热情诚挚的高尚情感,勇于为国争光,不甘落后的民族情怀。体现出中国愿为人类了解南极、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和平利用南极而作出贡献的决心和气度。在众多角色中,秦大河先生奋不顾身、充满勇气和毅力、矢志不渝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秦大河先生70岁时,仍然深入青藏高原、格陵兰冰盖进行科研考察。他经历的极地和雪山考察中,有过生死之间的时刻,但他始终相信,地球科学工作者的探索人生,就该保持谨慎小心,但要永远前进。

此外,我还了解到2022年冬奥会的冰状雪赛道得到了不少外国运动员的盛赞,在滑雪场地“用雪自由”的背后,正是秦大河先生团队又一次科研创新的成果。此前,冬季冰雪运动的制冰、造雪、储雪等技术设备都由国外“垄断”。申奥前一年,秦大河先生便开始组织青年团队,在北京、张家口等滑雪场内进行雪场雪质和气象观测。来自兰州、北京和哈尔滨的青年科学家密切合作,研制仪器、制定国标、申请专利,最后完成了适合2022北京冬奥赛事“冰状雪”的制作。他是中国徒步穿越南极第一人,岁月不是他停止脚步的借口,而是他继续前进的动力,“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即使岁月蹉跎,他也依然奋进,这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

三.坚韧不拔,逆境中谋发展。

众所周知,青藏高原是一个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地方,它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恶劣的地方,两位伟人秦大河、慕生忠在逆境中谋发展,为祖国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他们身处逆境,却不被逆境打败。青海交职院剧社的《天路》(2021年7月26日,青海省文化馆群星剧场)主要讲述的是当代青年在时空交错中,通过与慕生忠等修筑青藏公路的第一代公路人、郭守肃等第一代养路人对话,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前辈们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承载起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交通脊梁的故事。演出现场,33名交院学子动情演绎,再次重现了修筑、养护青藏公路的一幕幕感人故事。

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的精彩演出,用艺术的魅力感动了全场观众,现场数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了解该剧后,我产生了对慕生忠少将深深的钦佩之情。我眼中的他是一个坚韧不拔、传奇的人,他是开国少将,是“青藏公路之父”。《将军与青藏铁路》一文中提到,“在古老神秘的青臧高原,流传着一个又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在横穿辽阔高原的青藏铁路,镌刻着数以万计铁路建设英雄的不朽业绩。在这众多英雄中,有一个将军的事迹至今令人难以忘怀、铭记心中。他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红军老战士,他是当之无愧的‘青藏公路之父’,他是青藏铁路实地调研的第一人。这位战功卓著、众口皆碑的将军,就是青藏铁路建设的先驱、己故少将慕生忠。”

他将自己的十年献给青藏高原,他挂帅出征、请缨受命,为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河的源头是冰川》也在青藏高原贡献了自己一份力量。“有冰的地方,就是我的实验室。”作为中国唯一曾徒步横穿南极大陆,70岁时仍深入青藏高原、格陵兰冰盖考察的科学家。他一次拔掉10颗牙只愿为国赴险,徒步穿越极地挖回唯一“宝藏”。 大河的源头是冰川,奋斗的源头是信念。秦大河院士70岁深入青藏高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坚韧不拔,在逆境中谋发展,当下疫情严重,身为大学生,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精神。

四.鞠躬尽瘁,献身祖国建设大业。

兰大剧团的《岁月有痕》(2019年11月30日,榆中校区闻欣堂)讲述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一大批党内高级干部走向教育界,人民教育家江隆基就是其中一位。1952年,江隆基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北京大学担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怀着满腔热忱的江隆基着手改善师生生活条件,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支持科学研究。这一时期的北京大学迅速发展,为社会各界输送了大量人才。1959年全面反右,江隆基调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

当时的兰州大学由于“左”的错误,遭到了人为的严重破坏,正常的课堂教学受到强烈冲击,科学研究处于停滞状态,粮食供应不足,老师和学生的时间被生产劳动所占据。面对这些问题,江隆基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把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为教授平反,协调劳动和学习时间,带领全校师生开展生产自救。随着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兰州大学挺过了自然灾害,教学恢复正常,由此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1966年,文革浪潮席卷而来,这位人民教育家也未能幸免。

遭到了严重迫害的江隆基,始终坚定着作为共产党人的信仰,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和自己的理想英勇献身。江隆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教育事业做出的丰功伟绩,以及他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人性的光芒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丰碑。《岁月有痕》讲述兰州大学的发展历程,传递兰州大学“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精神。江隆基校长是这样的鞠躬尽瘁,祖国有需要,他便义不容辞献身祖国大业,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同样这样鞠躬尽瘁,献身祖国大业的还有《盛彤笙》中盛彤笙先生。前文提到,盛彤笙先生家境贫寒,凭借自己的努力不懈学习,一路高升,取得了一番成就,他穷且益坚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与此同时,盛彤笙先生也鞠躬尽瘁,献身祖国大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福祉,无数中华儿女矢志不移、不懈奋斗,盛彤笙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历经坎坷、饱受磨难,却始终怀揣“改善国民食物结构,强壮一个民族”的梦想,苦苦探索、终生不渝。

自1946年他踏上兰州这片土地后,在西北整整奋斗了33个春秋,先后参与创建了“两院两所”(国立兽医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中兽医研究所、兰州兽医研究所),是我国现代畜牧兽医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先行者。他最早提出了“划区轮牧,储草备冬,改良畜种、防重于治”的发展方针,指挥歼灭了西北畜群瘟疫,是新中国畜牧事业恢复和发展的开拓者。他提出的“大畜牧业”的战略构想,对我国畜牧业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被我国著名草原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称之为“奇才”。 盛彤笙这个名字早已镌刻在西北大地上,他在畜牧兽医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奋斗之路上,留下了一连串闪光的足迹,作出了巨大贡献。

五.心系祖国,立足国家大事。

校史剧不仅仅是一部戏剧,它对观众同样具有教育意义。尤其是爱国人物,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观众的爱国心。“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你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你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在“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现场,一尊奖杯被放置在空心涡轮叶片和白玫瑰花旁,这尊奖杯的主人就是中国高温合金和新型合金钢的重要开拓者、战略科学家师昌绪。西工大剧社的《寻找师昌绪》中的师昌绪先生儿时在艰苦环境下刻苦学习的精神,同时,他又是一个爱国,心系祖国,立足国家大事的人。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自此,他的人生轨迹与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师昌绪院士从小就立下强国之志。他意识到,中国要强盛,就必须发展自己的钢铁工业。1941年,怀揣实业救国的理想,师昌绪考入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四年平均成绩名列第一。1948年8月,在国民政府统治下深感无用武之地的师昌绪赴美深造。他仅用9个月时间就获得了密苏里矿冶学院的硕士学位。1950年2月,师昌绪进入欧特丹大学继续学习,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以全A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打乱了师昌绪博士毕业就回国任教的计划,他是美国列入明令禁止离境的35名中国留学生之一。

滞留期间,师昌绪一边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一边积极争取回国。面对美国政府的阻挠,中国留学生联名起草了一封致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公开信。师昌绪在波士顿的公寓中用旧的滚筒式油印机印刷了上千份公开信,并在纽约分发,为中国留学生回国争取社会支持。在美期间,师昌绪取得了令人艳羡的科研成就。他曾主持美国空军研究课题“硅在超高强度钢中的作用”,基于这一研究成果发展出的300M超高强度钢,基本解决了飞机起落架经常发生断裂事故的问题,成为当时美国应用最广泛、声誉最好的起落架用钢。当得知这位学术新星想要回到中国时,师昌绪的合作导师莫里斯·科恩教授极力挽留,询问他是不是嫌工资低、职位低?

师昌绪不假思索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些都不是我要回国的理由,而是:自己是中国人应该回中国去,现在中国十分落后,需要我这样的人,而美国像我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我在美国发挥不了多少作用。”1955年6月,回国后,他服从分配进入位于沈阳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作。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需要,他从原本擅长的物理冶金领域转向研究炼铁、炼钢、轧钢。他说:“人生观定了以后,它就永远不会变。我的人生观就是要使祖国强大。”这一爱国者底色贯穿了他默默奉献的一生。

六.余论

在精妙绝伦的戏剧艺术面前,观众受到震撼与启发,引起内心的强烈激荡的情感共鸣,眼见别人故事的同时,体味现实的不易,感叹时代的变迁。寓教于乐,这才是戏剧真正的成功和意义。观众通过观看戏剧了解剧中人物形象进而激励自己,也是戏剧艺术价值的一方面。因此,西北地区校史剧中的师长形象对当代青年学子将会产生积极的教育意义。通过观看这些校史剧,青年学子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这些剧目中的师长形象,在学习生涯以及日常生活中勉励自己,不断取得进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随着西北地区这些校史剧的不断复排、重演,剧中的这些师长形象也会影响着一代代青年学子,使他们走上积极进取的人生之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