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乌战局展现出明显的差异动向,其中一端,乌克兰军队在库尔斯克区域实施了连续12天的战略反击,于19日晚间成功收复马赫诺夫卡,这一胜利确保了苏贾这条至关重要的撤退通道得以保留。另一方面,俄罗斯军队在顿巴斯地区取得多点进展,成功突破防线,关键战场如红利曼、恰索夫亚尔及大诺沃西尔卡等地成为战略焦点。根据俄方通报,其东部集群所属的三个旅在大诺沃西尔卡区域持续实施包围行动,致使乌军第110机械化旅陷入困境,被封锁在卡什拉加奇河与莫克里亚利河之间。
于红利曼方位,乌克兰防御部队体验到史无前例的炮火威慑。在针对乌军防御据点的轰击过程中,俄军动用了具备惊人破坏力的火炮,猛烈的爆炸使得乌军基地化为焦土。在Telegram频道中,坚守防御的乌克兰战士发出悲鸣:由朝鲜制造的M1989型170毫米“谷山巨炮”正全速轰击红利曼地区的乌军防线。然而,该地区内的一些信息渠道指出,此举不过是朝鲜已布置到位的火炮阵列进行的初始射击校准演习,随后即将展开大规模的“烈焰倾泻”。
朝鲜的“谷山大炮”凭借其巨口径及极其远程的发射能力,广为人知,甚至让韩国军方将其归类为“战略武器”。韩国军事部门判断,即便朝鲜人民军炮兵将“谷山巨炮”前置部署,并与重火力火箭炮协同运用,依然能在六十秒内向首尔及其邻近区域发射逾万枚炮弹,由此显示出其战略遏制能力。依据美国提供的数据,山谷大炮的基础射程为43公里,若使用增程弹,则其射程可超出70公里。
这表明,俄罗斯军队的迫击炮兵运用“山谷巨炮”不仅能够精确攻击乌克兰国防工事,而且还能借助其射程上的优势,防止其前线炮兵阵地遭受乌克兰“海马斯”火箭炮的回击。自2024年末至今,全球社交媒体平台上不断流传着关于“乌克兰境内铁路输送重型火炮”之视频报导。据解析,这批浩大的运送行动涉及的170毫米“谷山重炮”计划部署至库尔斯克战区。目前判断似乎存在偏差。
朝军谷山大炮齐射展现壮观景象
军事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朝鲜制造的谷山大炮威力惊人,但其在装填发射的效率上存在不足,并且在展开和转移时较为棘手。此外,俄罗斯军队还需设立专用通道,以供应弹药支援。若乌克兰军队能巧妙运用其所持有的“海马斯”远程火箭炮,并在侦察无人机的辅助下实施精准打击,确实存在有效摧毁“谷山大炮”发射基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