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节档,还未正式开始就已经热火朝天。截止到1月24日,春季档预售总票房已经超过4.5亿,而且还在快速攀升中。这其中,《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以一己之力贡献了近一半的票房,以超2亿的销售额断崖式领跑春节档预售,可以说是目前春节档6部大片里的绝对赢家。

截至1月24日晚的春节档预售票房
但有意思的是,有着这样的傲人成绩,可各院线似乎选择集体失明,并没有像以往一样趁热打铁,进一步的放排片,收获更多的票房。恰恰相反,这一次,各院线在给“射雕”的排片上都非常谨慎,初一给到“射雕”的排片只有16.7%,在六部影片中排名第四。

而从初二开始,虽然排片占比上升,但实际上各大院线都不像以往在预售早期大面积排片,而给“射雕”的场次虽然多,但大多数都是冷门场次,而在一些非常依赖春节档的三四线城市的主流影院,更是在初一之后,每天只放出了“射雕”的一两场排片。
这种预售票房和排片的极度不匹配到底是为什么?小编觉得从三个方面就可以得到答案,并且,这三个方面也决定了,“射雕”的春节票房战,虽然开局堪称王者,但结局尚未可知。
六部影片均实力雄厚,“射雕”没“背景”,题材更在春节档不占优2025年的春节档,之所以没有上映就被称为神仙打架,是因为这六部电影除了“射雕”以外,都可以说是“背景”深厚。

先说最被大家看好的《哪吒之魔童闹海》,要知道,魔童闹海前,仅仅是降世一下下,就创下中国动画电影史的奇迹,50亿的惊人票房,至今名列中国电影总票房第4!而且,这个丑孩子,已经让大家苦苦等了五年了!粉丝的思念之情只能说迫不及待要去电影院看他了!
而要说背景能比过“哪吒”的,那么“唐探”必须当仁不让,“唐探”三部剧,在过去的十年里,可是拿下了超过87亿的票房,“过年看唐探”曾经一度就是唐探系列的宣传语,虽然“唐探3”的表现真的让粉丝大失所望,但多年的习惯而且是唐探系列的前传,并且是这次春节唯一一部戏剧真人电影,如此噱头自然还是很吸引大家关注的。

至于《封神2:战火西岐》,23年夏天的的口碑逆袭之战,让封神系列有着大量的“自来水”粉丝,而本来约定24年下的封神2却因为后期特效工作量推延至今,这更让偏爱视效的观众期待值拉满
剩下的两部虽然在预售阶段并不亮眼,但《熊出没》大电影已经默默陪伴了春节档11年,票房更是持续稳定上升;而《蛟龙行动》作为《红海行动》的续作,实力也是不容小觑。
相比之下,“射雕”虽然改编自金庸老先生的代表作,鬼才导演徐克操刀,肖战领衔,但完全没有前作铺垫,没有口碑基础,没有历史票房战绩,“背景”相当一般。而且“射雕”是一部典型的武侠片,武侠片在合家欢的春节档,一直没什么优势。更重要的是根据公开信息“射雕”这一部讲的是两军对战,攻城守城,同档期的封神2也是这个故事框架,一个是凡人相斗,另一个则是神魔大战,但从从特效到场面,谁更吸引人可想而知。
介于此,作为院线全年最特别的一块蛋糕,各大院线必然慎之又慎,在没有正式得到观众的第一波口碑前,排片必定慎之又慎,而没有“背景”,内容不占优的“射雕”自然不会受到青睐。
“粉丝经济”对于电影而言爆发力强,持续力差,先行消耗是王道而即使不被院线青睐,“射雕”的预售成绩还是如此傲人,屡破纪录,归咎原因,只有一个“粉丝经济”。
“射雕”的预售,再一次证明那句话:“”你可以质疑肖战的能力,但你绝对不用质疑肖战的吸金能力",肖战粉丝的购买力之强,放眼整个娱乐圈都数一数二。”射雕“预售一出,粉丝便集体发力,大把大把的购票,迅速将“射雕”送上云端。而且说实话,在众多事情后,肖战的粉丝已经很明白如何不给哥哥招黑,这次更是把道义做到了极致,刷票的时候基本上买的都是场次中不好的位置,黄金位置主动留给电影迷,算是从各方面来支持哥哥。

某三线城市一场刚开售“射雕”的选座截图(红色为已售)
但对于电影放映而言,“粉丝经济”爆发力强,但持续力差,毕竟这持续至少一个月的上映期,粉丝不可能一直大量贡献,大量的票房还是要影迷和路人,就像肖战之前主演的电影《诛仙》,虽然粉丝已经足够给力,但内容和制作实在让人难堪,所以最后也只能停在4.05亿这个数字上。
所以对于院线而言,充分利用粉丝对偶像的喜爱,在预售过程大量消耗粉丝,是春节档的必然之举。特别是看到这次粉丝对哥哥的守护行为之后,放出更多的冷门场次,粉丝即使不满,但为了数据,还是会迅速拿下票房,这样,冷门场次的座位售出率大大提高,而黄金档还在,对于院线而言,有百利无一害。
而且,肖战的粉丝一直很有战斗和谈判经验,据了解,已经有粉丝和个别院线谈判,以保证上座率的方式换取“射雕”更好的上映时间,这样的方式,对于院线而言等于提前保证了收入,那么先放冷门档期,再等粉丝上门,何乐而不为呢?
导演、演员都极具个人标签,未映之前都是未知数除了对手和粉丝群体,在春节档,一部影片能不能成功,最核心的还是要看电影的质量,观众是否买单,这是院线决定排片的最核心标准。虽然一部电影的质量通过资金投入、主创团队,前期宣发,内部观影或电影能大致了解,但总有一些电影在意料之外,去年的749局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种电影,往往都有导演有个性、有流量演员、IP很大的特点,而今年春节档,“射雕”便恰恰符合这几个导演。
首先,电影的导演是徐克。很多人说徐克加金庸必看,是因为他曾经执笔编剧了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他的改编造就了大荧幕上很经典一版的“东方不败”,但也完全背离了《笑傲江湖》原著,也正是因为这次改编,让金庸大怒,直言徐克不懂武侠,决定不会再给徐克改编自己的作品。

林青霞版“东方不败”
虽然很多年之后,两人终究在事业上和解,徐克也拿到了金庸其他作品的版权,但徐克喜欢魔改已经成为了习惯,这次“射雕”被搬上大荧幕,徐克的“老毛病”会把这经典之作改编成什么样,虽然金庸老先生已经没有机会在被气到,但会不会让无数“射雕”迷失望,说实话,在大年初一之前,确实有些提心吊胆。
相比于担心徐克的魔改,对于演员的争议更让“射雕”的前途未卜。甚至直接有网友锐评:“看到郭靖我心情复杂,看到黄蓉我眼前一黑。”

其实对于肖战而言,他的演技并不差,只是因为他的流量实在太大,真爱粉和黑粉的战斗力都极强,所以只要有他,都有大量的两极分化评论。好在,这么多年,路人也已经习惯了,只是,原著粉会担心,肖战的形象和老实憨厚的郭靖是有些不贴的,他能否给真正要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带来惊喜,还得上映后才能得知。
而女主,对于观众而言,只能说满脸问号!或许很多人在“射雕”之前,都不知道庄达飞是谁,但基本上黄蓉是谁,大家都非常清楚。于是,当大家在预告中努力辨认出谁是黄蓉时,满脸黑线。这位女士和俏皮灵动有什么关系?

庄达飞饰演的“黄蓉”
要知道,黄蓉这个形象由翁美玲始就把所有的观众的要求拉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可以说形象要贴,演技要好。目前为止,庄达飞的形象可以说不贴,至于演技,这位00后新人,并没有多少令观众熟知的作品,因此也无从判断。
在这样的情况,“射雕”真的就像一个被炒的热度很高的盲盒,预售票房高到惊人,但终究是再让徐克收获一个经典改编,还是被骂成下一个《749局》,都只能大年初一见分晓了。但无论怎样,虽然“射雕”在预售阶段打了一场漂亮仗,但春节档的票房之战还未正式开始,“射雕”的票房战,注定难打!
无诸戏论
又开始骗大陆人了,现在娱乐圈都是些什么才能也没有,文化水平也不高,靠炒作一起骗老百姓捞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