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日本警方披露,在日本公司工作的一名中国籍员工将该公司商业机密泄漏给一家中国企业,事发后逃回中国。近年来,与中国有关的窃取日本机密的事件频发,日本前情报专家呼吁加速制定相关法律,对接触机密信息的人员进行背景调查。
据日本媒体报道,这名中国籍员工在日本一家电子设备生产企业工作,他在去年将该公司有关智慧农业的技术通过社交媒体(SNS)发给在中国工作的两名熟人。
警方认为男子泄漏的信息属于“商业秘密”,以涉嫌违法为由对该男子进行了约谈。男子承认自己窃取了技术,并在约谈后离开了日本。
在金泽工业大学(Kanazaw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担任客座教授的藤谷敏昌(toshiMasa Fujitani)说道,中国要窃取哪项技术,通常是由商务部决定,由公安部具体实施盗窃。
中国商务部发布的2022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包括与智慧农业有关的软件技术、设备等。中国正在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作为其粮食安全措施的一部分。
藤谷曾在日本的情报机构“公安调查厅”担任情报专员,负责调查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国间谍活动。
藤谷说,除了商务部,科学技术部也会派技术官员进驻中国大使馆,收集分析所在国的技术情报。“在我还是情报专员的时候,我就知道东京的中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里有一名此类官员。”
专家:面对中国人海战术 亟需完善法规藤谷说,中国间谍活动主要是以利用普通民众的“人海战术”为特征。2017年6月生效的中国《国家情报法》规定,中国公民和中国公司有义务配合国家机构的情报活动,这种趋势进一步加强。
该法律的制定在日本引发了关注。舆论认为,任何一个在日华人都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间谍,哪怕他并不喜欢自己的祖国。王建彬案子的曝光增加了民众的这种担忧。
据日本法务省的统计,到2022年底,共有76万中国人在日本居住,这不包括已经取得日本国籍的华人。
相对于中国广泛的间谍活动,日本由于情报机构的人手不足、相关法规的缺失而显得被动。
藤谷表示,由于日本没有反间谍法,无法对间谍行为进行执法,只能将其作为违反出入境管理法、盗窃等轻罪处理。
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著名化工企业积水化工的一名研究员的案子。这名日本男子2018年8月将用于智能手机触屏的导电微粒子制造工艺,用电子邮件发给了位于广东潮州三环公司的员工。将手指在触屏上的动作传达给手机这一技术,就是通过利用导电微粒子实现的。积水化工该产品的市占率居世界首位。
广东潮州三环公司是一家生产先进电子元件、材料的企业,业务范围覆盖5G光通信、智能终端、新能源等领域。监控系统生产厂家海康威视、大华就使用该公司的产品。2020年10月习主席视察了该公司,强调要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
该研究员虽然被起诉,但仅被判处缓刑。在被公司解雇后,他进入中国华为工作。
这几年来,美中关系的日益紧张令中国难以再从美国偷到技术,日本的技术成为中国的目标。藤谷敏昌表示,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安全审查制度,该制度将规定只有通过审查的人才能接触机密信息。
“美国近年来加强打击中国的间谍行为,但日本如果成为漏洞,将影响日美间的信任关系。而日美同盟对日本的安保至关重要。”他说。
首相岸田文雄在2021年10月开始执政后,积极加强国防与经济安全保障,于次年5月通过《经济安全保障法案》。并在内阁改组时任命保守派政治家高市早苗担任经济安全保障大臣。
高市大臣日前在电视节目上表示,将尽快推动制定安全审查制度,对泄露信息的人员可能会处以“最高10年的监禁”。
藤谷说,“如果有一天,中国用从日本偷走的技术开发武器并攻击日本,我想没有日本人能接受这一点”。
烽火燎原
贼喊捉贼!刚抓一个,倭寇真是恬不知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