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间失格》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诚然,对于给别人帮忙这件事,能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如果别人对你进行道德绑架或者情感绑架,让你做这做那,那显然是欺负你,你不拒绝,就会被当成软柿子,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所以,一个人懂得拒绝,就会减少生活中90%的烦恼,避免了自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因为与人相处,你越是唯唯诺诺,小心翼翼,什么都满足对方,别人就越不把你当回事。而你越是雷厉风行,敢于拒绝,也敢提要求,别人就越会欣赏你,尊重你。
就像我那天晚上接到闺蜜的电话,她又一次问我“能不能借我两万周转”时,我第一次平静地对她说:“抱歉,我现在也困难。”
挂断电话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原来拒绝别人也没有想象中天崩地裂,反而像卸下重担般畅快。
这种感受,是十年前那个在火锅店买单时手抖的我绝对无法理解的。
02
我想,每个讨好型人格都经历过相似的至暗时刻。那些被我们珍藏的“善意”,往往成为别人得寸进尺的欺负。
记得大学刚毕业那年,高中同桌说要带新朋友给我认识。
当时,我揣着实习期攒下的两千块开心地去赴约,却在海鲜酒楼听到他们点“象拔蚌刺身”时浑身发冷。
结账时,当服务生报出了“四千六”的瞬间,我分明看见对面三人交换的眼神里藏着的戏谑。
更讽刺的是,当我红着眼眶刷爆信用卡时,他们正讨论着要去新开的酒吧续摊。
那天深夜我蜷缩在末班地铁里突然顿悟:人际关系不是慈善事业,我们的善意需要门槛。
真正让我觉醒的,是去年部门聚餐时发生的插曲。
当我像往常那样给所有人烫碗倒茶时,新来的实习生突然指着我说:“姐,你这服务标准能评五星级了。”
全桌爆发的笑声中,我手里的茶壶突然变得千斤重。那个瞬间我突然看清了,当我们习惯性矮化自己,别人自然会把你的膝盖当台阶。
03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过:“每个人最终都要成为自己,否则就会永远迷失。”
所以,我们一定要改掉自身讨好型的人格,在此和大家分享四个让我脱胎换骨的方法:
1、要学会筛选那些需要自己断舍离的关系
我的手机备忘录里有份特殊的名单,详细记录着自己每次被别人冒犯的时间、场景和感受。
比如“2023.6.8,张姐第四次把她的报表塞给我做”;
“2023.9.15,表弟借走相机三个月未还”。
当我定期翻看这些记录时会发现,最近我80%的情绪困扰都来自这些20%的人。这份清单也帮我精准筛选出需要断舍离的关系,比任何心灵鸡汤都管用。
2、不要害怕和别人有冲突
有一次和合作方争论方案,我紧张得胃都痛了。对方却突然笑了:“终于看见你有脾气了。”
那次争吵反而让我们的合作更顺畅。其实,健康的关系从来不怕观点碰撞,沉默的妥协才是错误的方式。
3、不要在意别人对你的认可
想让所有人认可你,是不可能的,而且我们也不可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
你今天讨好对方,让对方认可了你,那明天后天你能继续去迎合对方吗?
所以,与其迎合讨好别人,让别人认可你,还不如做原本的自己,让别人来习惯你,你说对吗?
4、强迫自己变得自私一点儿
在我患了严重的焦虑症后,我开始在日程表里划出“自私时间”,在这个时段里只做取悦自己的事。
因为我越发觉得一味地讨好不但换不来友善,就连最基本的的尊重都得不到。
所以,上个月我拒绝了帮邻居代购,后来,她反而开始认真询问我的代购渠道。
04
现在的我,会在同事试图塞给我额外工作时笑着反问:“我的时薪很贵哦”;会在亲戚说要借住时直接分享附近酒店链接;甚至学会在菜市场跟摊主理直气壮地讨要两根葱。
萨特说“他人即地狱”,但我想补充后半句:当你成为自己的太阳,地狱也会开出花来。
那些消耗你能量的人,就像过期的化妆品,留着只会污染梳妆台。请相信,真正值得的关系,从不需要你踮着脚尖维系。
此刻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或许也经历过相似的深夜痛哭。但请记住,每个敢于打破讨好牢笼的人,都是在亲手点亮属于自己的星空。
当我们的光芒足够明亮,自然会吸引真正仰望星空的人,而不是那些举着火把来偷光的小偷。
著名演员安妮·海瑟薇曾说:“你活着不能只为讨好别人,每一个选项都该为自己负责。”
这句话就是告诫我们,不要在生活中一味的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而不知不觉的去讨好别人,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我们要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对自己负责,不要让自己承受不必要的委屈。
你的胆小怕事,你的战战兢兢,你的谨小慎微,并不会取得别人的好感,并不能换来你想要的尊严。
相反,你敢想敢干,风风火火,雷厉风行,当仁不让,才更能得到别人的鲜花和掌声。
所以,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敢拒绝,敢翻脸,敢无视任何人,这样才不至于一直内耗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