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到了中年,最怕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莫过于一方开口,另一方便如触电般心生烦躁,恨不能立刻抽身远离。而这往往不是情绪的偶然失控,而是因为双方一次次的沟通不畅留下了伤痕。那些没有处理的矛盾、未被倾听的诉求,一次次敲击着伴侣的神经,最终形成了一触即发的条件反射。正如刘震云所说: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更让人头疼的是,过起琐碎日子,两人说不到一起,毕竟过日子可是细水长流。”那些幸福的家庭,夫妻之所以能在风雨同舟中携手走过悠悠岁月,其核心秘诀,正是懂得如何用心沟通,让温情历久弥新。
一次,小林买了豆腐忘了及时放入冰箱,导致豆腐变馊,妻子抓住这件事,又开始了指责与谩骂。这一次,直接点燃了小林心中积压已久的无名火,他也指责起妻子曾经打碎暖水壶的旧事,两人情绪愈发激烈,几乎到了动手的地步。最后,歇斯底里的小林没了力气,而妻子则坐在床边,泪水止不住地流。原本恩爱的两人因为不会好好说话,逐渐在相处中形成了负面的条件反射,恶语相向间,爱意被一点点消磨殆尽。毁掉感情的从来不是三观不合,而是开口瞬间就泄洪的负面情绪。这让我想起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曾做过的一项研究。他通过对婚姻关系长达40多年的系统追踪,得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结论:
“仅仅观察夫妻间的对话,短短5分钟就能预测他们是否会离婚,准确率高达91%。”诚然,夫妻之间的沟通方式直接反映了他们情感的现状和未来走向。
若总是频繁指责、贬低对方,只会让争吵接踵而至,使双方陷入痛苦;而多些理解、鼓励与赞美,夫妻双方自然会情意绵绵,关系愈发融洽。有句话说得好:“向亲人发脾气,是最愚蠢和懦弱的行为。”家是讲爱的地方,与其扯着嗓子大声争辩,在争吵中耗尽温情,不如学会理解、包容,用温情的沟通,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坏情绪对待家人,家不和,事不兴,好情绪滋养家人,家和睦,福绵长。
往后的日子里,一旦和妻子闹不愉快,平如总会第一时间温柔地将妻子拥入怀中,轻声说道:“是我不对。”后来,平如和美棠在沟通时都会在意对方的感受,轻声细语地说话,在一来一往的关怀与体贴中,成就了他们细水长流、令人称羡的感情。平如在电视上看到一对夫妻,男人口中尽是对老婆的指责,他忍不住批评道:
“她没你文化高,她智力不如你,你的逻辑好,你会分析,她不会分析,她讲不出理由。她对你好的时候,你想过没有?你有理,可是你无情。”婚姻中,两个人相处久了,夫妻间的耐心会被琐碎日常慢慢消磨,在说话时常常忽略了对方的感受。但家庭最深的裂痕,往往就始于我们说话时的音量失控,说出口的每句话都带刺。很认同作家梁爽曾说过的一句话:“在家庭中,说话音量降低几个度,幸福感能提升好几倍。大声嚷嚷只会把对方推得更远,小声说话才能拉近彼此的感情。”一个人对家人的言语态度,直接决定了家庭的温度与氛围。家,不过一隅之地,若填满了怨气,便没了和气。将最真的关怀与最柔的言语,给予最亲的人,才能让家庭浸润于和睦之中,幸福也会悄然降临。
让家庭更幸福的沟通秘诀:
牢记三多三少在《我们仨》中,杨绛记录了一段与丈夫钱钟书的生活小插曲。杨绛住院生产期间,钱钟书常来探望,但每次都会带来一些“意外消息”。
一段关系若想长久维系,一定是付出有人懂、辛苦有人疼。
夫妻之间沟通,另一半需要的是共情与理解,而不是争对错、论输赢。请用夸赞的言辞代替无休止的抱怨,让每一份用心都得到回应,让每一次付出都收获温暖。你会见证伴侣朝着你心中理想的模样不断靠近,你们的关系也将在这一过程中愈发亲密无间。
婚姻的幸福真谛,不在于轰轰烈烈的爱情,而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关怀与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