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八十九期:一个家庭中,女孩子受到母亲的影响最大。一个善良的母亲,会教育出懂事的女儿,可一个疯批的母亲,会教出怎样的女儿呢?
01
剧版中,疯批康姨母让人恨得得牙痒痒,可比起原著来,剧版的康姨母还算良善。
在原著中,康姨母是一位舐犊情深的母亲,她养出来的两个女儿,也都是狠角色。
成婚后,康姨母的两个女儿都成了婆家的乱家之源。
02
大女儿康允儿,被长柏拒婚,却嫁进了福窝。
康姨母的大女儿康允儿,年龄与长柏相当。
长柏春闱考试通过后,康姨母就透露出想结亲的意思。
幸好盛紘与盛老太太瞧出了端倪,背着王大娘子,定了长柏与海氏的婚事。这让王大娘子觉得没有面子,直接对盛紘摊牌:
“允儿有什么不好?知书达理,秀外慧中,又与柏哥儿中表之亲,彼此知根知底的,我瞧着再好也没有了!”
就是因为“知根知底”,盛紘早就瞧不上康家了。
于是,他指出康姨夫挪用妻子嫁妆,为父亲丁忧期间,丁出几个孩子。至今,还在后院吟风弄月品评朝政!
这样的亲家要了,不仅会耽误长柏的仕途,甚至,还会毁了盛家的清誉。
最后,王大娘子被盛紘说服,又觉得没法向姐姐康姨母交代,就求到了盛老太太面前。
盛老太太顾念康家与盛家是连襟的关系,就向王大娘子提议了大房长梧。而康允儿也因为这个机缘,就此掉进了福窝里。
其一:虽然盛家大房是商贾人家,家财却丰厚,长梧已被保举了中威卫镇抚,转眼便要上任。
其二:盛家大老太爷因为宠妾灭妻,差点团灭。所以,盛家大房的子孙,不能轻易纳妾。
其三:长梧的未婚妻跟车夫跑了,让他成了宥阳的笑话,还成了大龄剩男。高娶了望族康家之女后,定然珍惜。
果然,康允儿嫁给长梧后,婆婆宽厚,妯娌和善。康允儿与长梧更是蜜里调油,恩爱非常。
03
小女儿康元儿,抢了如兰的婚事,有外祖母护着。
王大娘子一早就和娘家说好,要将如兰许回娘家。
奈何,平宁郡主透露出有意结亲的意思。王大娘子想着齐国公府的富贵,若是如兰能嫁过去,是再好不过的。若婚事不成,还有娘家侄子兜底。
奈何,王大娘子守不住秘密。将这一切告诉了姐姐康姨母。
康家此时已经没落,门当户对的不愿意与康家结亲,低门小户康姨母又瞧不上。所以,康姨母正为小女儿的婚事着急。
恰好王大娘子来送人头,康姨母一不做二不休,将王大娘子的想法告诉了母亲,然后将小女儿康元儿嫁了过去。
其实,这门婚事也不错的。
其一:康元儿嫁到王家,亲外祖母成了奶婆婆,亲舅母成了婆婆,亲舅舅成了公公,亲表哥是夫婿。可谓是亲上亲家亲。
其二:外祖母王老太太本就偏心康姨母,对康元儿也是爱屋及乌。
可以说,她在婆家的日子,不要太自由哦!
04
学尽了康姨母手段的两个女儿,不懂惜福,成了乱家之源。
剧版的康姨母,很是泼辣阴毒。其实,原著中,康姨母也有柔弱的一面。而她的这些手段,都被两个女儿学去了。
大女儿康允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会了示弱。
康姨母给盛老太太下毒,又被王老太太训斥,想要撞墙时,被刘妈妈拦住了。
因为,刘妈妈亲眼目睹了康姨妈婚后回娘家哭诉的几场好戏,无非一哭二闹三上吊。
这一点,被康姨母的大女儿康允儿学了七八分。不过,康允儿只用第一招哭。
新婚的时候哭。
康允儿与长梧成婚半个月后,长梧要回京任中威卫镇抚。
按照正常流程,长梧进京任职,新婚妻子要留在婆婆身边调教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需由别的女人服侍长梧。
允儿的婆婆李氏也她怕官家小姐出身,没了公婆钳制便恃宠生娇,在京城里有王大娘子撑腰,会轻慢长梧。所以,李氏也想把允儿留在宥阳。
一阵一阵内心发寒的允儿,不敢拿官家小姐架子,只是愈加恭敬周到的服侍公婆,早起晚睡事事谦卑。
每每提到长梧进京赴任时,允儿都会眼眶发热。
最后,由盛老太太发话,李氏同意了允儿随长梧进京。
因母亲被迫与夫婿分离时哭。
康姨母把庶女康兆儿塞给顾廷烨做妾时,没有念及盛老太太给康允儿做媒的情谊,也没有念及与王大娘子的姐妹之情。
盛老太太把康兆儿送到宥阳后,盛维觉得这个亲家太糊涂。于是,写信给长梧,让他把康允儿送回老家。
一来尽孝道,二来叫公婆瞧瞧孙儿孙女,三来,若康家答应,允儿还要给兆儿说亲。
这三点中,只有第一点说不通。因为,自古以来,都是长媳尽孝。
康姨母看着哭成泪人的康允儿,赤着双目,嘶哑道:“我绝不放过她们!等着瞧,等着瞧……”
还连连咒骂盛老太太和明兰。
为救母亲出慎戒司哭。
康姨母关进慎戒司后,康允儿知道后就知道哭。
后来,长梧升官后,康允儿去瞧母亲,看着母亲憔悴的样子,她为了救母亲出慎戒司,大过年的跪在寿安堂门口,又哭又求。
还被娘家嫂子撺掇着,给顾廷烨写了一封血书,幸好被婆婆李氏留下的人将信件拦截下来。
于是,李氏提出让康允儿将孩子送回宥阳老家,由她亲自抚养。
娘亲没有救出来,还让儿女离开身边。康允儿最后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给婆婆下毒,反被灌红花的康元儿。
康元儿嫁回外祖母家,天天婆婆叫板。被婆婆责罚了几次后,她就跑回娘家告状。
你瞧,回娘家告状,是康姨母惯用的伎俩。哪怕,她在康家弄出了人命,被关进了康家的家庙,康姨母就总是向娘家求救。
没用半年功夫,王老太太就亲自上康家,求着逼着叫把康姨母放了出来。
康姨母心疼元儿,就给她出招,让她瞧准时机,给婆婆下毒。只要她的婆婆死了,王家就是康元儿的掌中之物。
于是,康元儿动手了。
只可惜,她学了康姨母的狠毒,却没有那么多心思。结果她的毒没下成,还喝了婆婆送来的绝子药。
待康姨母被关进慎戒司后,她的婆婆更是以康元儿得了疯病为由头,关进了别院。
05
细细看来,似乎康允儿虽然学了康姨母示弱的一面,却也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可是,康允儿千不该万不该,去求被伤害的人原谅。
就像曹锦绣哭求,让明兰接受她进贺府为妾。似乎明兰不答应她的要求,就是不够善良宽厚,而曹锦绣更要伤心地要去死。
可是,曹家被皇帝流放,不是明兰的错;曹锦绣的可怜,也不是明兰造成的。
凭什么让一个“不相干”的明兰,为曹锦绣凄惨的遭遇买单。还要与她瓜分丈夫?
而且,康姨母将庶女塞进澄园时,康允儿因为母亲的连累,被婆婆李氏喊回宥阳老家又回到京城时,康允儿见到明兰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好妹妹,年前那事,都是我娘的不是,你,你别往心里去了罢。”
虽然,她面带羞涩,可让被伤害过的人原谅一个施暴者,她怎么能说得出口?
再来看看康元儿,她虽然和康姨母一般嚣张跋扈,却没有学到康姨母的狠毒。
所以,在盛家品茶时,康元儿要求明兰给她的母亲康姨母绣两幅帐子,被拒绝,又被墨兰借着丫鬟讽刺:
“虽都是姑娘院里的丫头,却各有老子娘,姓氏祖宗都不同,整日盯着别人家里的事儿,给两分颜色就开染坊,也太把自己当一回事儿了吧。”
康元儿只气得拍案而起,青筋暴起的小手都拍红了,大怒道:“你什么意思?”
却也理论不出个一二。
这种有害人之心,却又蠢得无法得手的康元儿,倒是比姐姐康允儿能让人接受一些。
06
康元儿把王家搅得天翻地覆后,在康姨母被关进慎戒司后,婆婆彻底收拾了康元儿,还为儿子抬了二房,家庭过的幸福美满。
而康允儿呢,带着一副善良的面孔,怜老恤弱,施粥舍米,却继续霍乱生盛家。
因为,盛家大房和二房的感情,比寻常的堂兄弟感情还要好。康允儿时不时带着孩子去慎戒司见见受苦的外祖母,言传身教,以后他们大了,肯定会记恨盛家二房。
所以,允儿的婆婆才会把她的儿女叫回宥阳。
而且,允儿不知道的是,夫婿长梧已经答应母亲,若康允儿再执迷不悟,就把她送回宥阳老家,另抬平妻。
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像康允儿这种,不懂知恩图报,不分是非,却哭求受伤的人出谅解书的人,教养出的孩子,也不会有很正的三观。
所以说,一个好母亲,能让一个家平安顺遂。
《道德经》中曾有一句话“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以知其子。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
希望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好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