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尼姑庵双尸案死刑犯喊冤,死缓无期,真相何在

艾木桨奇闻轶事 2024-10-31 01:57:12

“让我再看一眼住持……”

微弱的求救声在寂静的佛堂里回荡,却无人听见。

2004年10月,广东一偏僻村庄的尼姑庵内,发生了一起惨绝人寰的命案,两名年轻尼姑惨遭杀害,她们临死前的哀求,成了这起案件中最令人心碎的细节。

这座名为“慈济精舍”的尼姑庵,虽然规模不大,但在当地却颇有名气。

庵堂香火旺盛,两位尼姑林柳英和周华二,一位年长,一位年轻,平日里相处融洽,深受乡邻敬重。

林柳英自幼出家,在庵里生活了四十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感情。

周华二则相对年轻,几年前来到这里修行,为人活泼开朗,与林柳英相处和谐,两人共同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土地。

案发前几天,村里一切如常。

林柳英的侄女还曾去探望她,两人聊了很久,没有任何异常。

然而,10月14日,林柳英的侄女再次来到庵堂,却发现大门紧闭,叫喊无人回应。

她隐隐觉得不对劲,等了几天,仍然联系不上姑姑,便和村民一起打开了庵堂的大门。

扑鼻而来的恶臭,让村民们心头一沉。

在佛堂内,他们发现了林柳英和周华二的尸体,两人已经死亡多日,面目全非。

现场一片凌乱,血迹斑斑,佛像被推倒在地,功德箱也被砸开,里面的钱财被洗劫一空。

接到报案后,警方迅速赶到现场展开调查。

法医初步鉴定,两名尼姑死于钝器和锐器共同造成的创伤,死前曾遭受过残酷的虐待。

根据现场遗留的痕迹,警方推断凶手是从窗户翻墙进入庵堂,作案后从容逃离。

案情一时间扑朔迷离,警方在附近村庄展开地毯式搜查,走访了大量的村民和知情人士。

一个月后,一个名叫甘锦华的村民进入警方的视线。

他与案发时间和地点存在关联,且有作案动机。

2004年11月12日凌晨,甘锦华试图潜入同村村民甘信豪家中盗窃,被甘信豪发现并反抗,甘锦华用电棒击打甘信豪后逃离。

甘信豪报案后,警方在甘锦华家中搜查到电棒等作案工具,并采集到甘锦华的DNA样本。

警方将甘锦华的DNA样本与案发现场提取的DNA样本进行比对,结果显示高度吻合。

同时,警方在案发现场提取到了甘锦华的脚印,进一步证实了他的犯罪事实。

在审讯过程中,甘锦华的口供反复变化,一会儿承认作案,一会儿又矢口否认。

他声称自己只是为了盗窃钱财,并非故意杀人。

但警方掌握的证据却铁证如山,足以证明甘锦华的罪行。

2005年,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甘锦华死刑,罪名是抢劫杀人。

甘锦华不服判决,上诉至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2005年底,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

2006年4月,甘锦华被押赴刑场,即将执行死刑。

就在执行死刑前一刻,甘锦华突然大喊冤枉,称自己是被冤枉的。

这一举动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也让法官对案件产生了新的怀疑。

法官当即下令暂停执行死刑,并重新调阅了案卷。

在重新审查证据的过程中,法官发现了一些疑点,例如一些关键证据的鉴定结果存在差异,部分证词也存在矛盾之处。

因此,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决定撤销原判,将案件发回重审。

重审过程中,甘锦华的辩护律师提出了诸多质疑,对警方的证据提出了挑战。

最终,法院采纳了部分辩护意见,对甘锦华的罪名进行了重新认定。

甘锦华被定罪为抢劫罪,但死刑被改判为无期徒刑。

虽然最终判决结果与一审判决有所不同,但案件依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

案件的反复审理,也反映了我国司法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最终,甘锦华被判处无期徒刑,这虽然无法弥补两位尼姑生命的损失,但也算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一个交代。

如果觉得文章还可以,请关注我!

(本文非新闻资讯内容!内容为真实事件改编。文中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姓名部分为化名,图片非事件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

艾木桨奇闻轶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