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贾宝玉初见林黛玉就摔玉?看似幼稚可笑,作者却饱含深意

君笺雅侃红楼 2025-02-18 10:28:41

《红楼梦语言话术》045

林黛玉进贾府当日,贾宝玉至晚方归姗姗来迟。不但没有一回来就与林黛玉相见,反而视如不见地先见贾母再拜王夫人,直到又换了居家衣服后才重来与林黛玉厮见。他这一番做作明显是小孩子的“欲擒故纵”,幼稚又有点可笑。

好在他仗着甜言蜜语很快与林黛玉拉近关系。因听了黛玉之名后,便以“西方有石名黛”,加之黛玉眉尖若蹙的神态,赠其字曰“颦颦”,此处曹雪芹当是以“张敞画眉”与“西施入吴宫”两个典故为林黛玉和宝黛未来之情作“草蛇灰线”。暂且不表。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贾宝玉一出场的表现可谓彬彬有礼,全不是王夫人说的混世魔王状态。但他的“真面目”也很快显露出来。

(贾宝玉)又问黛玉:“可有玉没有?”众人都不解,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无。”因答道:“我没有。那玉亦是件罕物,岂能人人皆有?”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识,还说灵不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

如果林黛玉是熟悉贾宝玉的,可能就不会如实回答没有玉。世人都知道贾宝玉衔玉而生的神奇,却不知道这件事实际也是一个负担。古来谁人衔玉而生?于神话来说是“确有其事”,但就现实来说,“衔玉而生”背后的质疑和诟病绝不少。贾宝玉越是聪明的孩子,越读书多,就越会质疑“通灵宝玉”的真实性。

他询问林黛玉是否有“玉”,并不是问林黛玉有没有,而是想知道黛玉对玉的看法。林黛玉要是清楚他的性格,就绝不会“赞”玉,说是什么“稀罕物”,只说没有就罢了。贾宝玉发狂摔玉,也不是因为林黛玉没有,而是对“罕物”说法的不认同。

通灵宝玉被人当作“罕物”,但贾宝玉天天持有却并不觉得哪里稀罕。何况他认为自己须眉浊物,远没有女儿们钟灵毓秀,如果这玉真的是通灵之物,为什么不选择女儿,而要投之于他?既然“玉”有眼无珠,又谈何是“罕物”。所以,他一听林黛玉的话,马上就将通灵宝玉摘下来,狠狠摔在地上,这个举动有两点需要重视。

其一,贾宝玉摔玉这个举动,与之前的彬彬有礼形象大相径庭,一时间将林黛玉彻底吓住了。引得夜里众人睡下后,林黛玉独自饮泣,可算是还泪的开始。此番“摔玉”,真可谓是一辈子的记忆。

其二,这是贾宝玉第一次摔玉,后面第二十九回,他在林黛玉跟前再一次摔玉,还是口称“劳什子”,充满对“玉”的不屑。两次摔玉呼应,表现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重视远超通灵宝玉。如果说通灵宝玉代表了贾宝玉,那么在他心中林黛玉就是远胜自己的存在,并不惜为之舍命。

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既然贾宝玉认为林黛玉那么重要,为什么日后只说“你死了,我做和尚去”,而不是“你死了,我也死”?这里涉及当时的礼教大防。殉情而死固然全了情,却悖了孝,并不可取。而且,曹雪芹其实也隐写了贾宝玉会为林黛玉“殉情”之事,就是借张金哥与未婚夫的双双而死给出了影射。暂且不表。

贾宝玉“摔玉”,让林黛玉真正见识了他异于常人的性格和举动。不知道她是否对二舅母的叮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摔玉”无疑摔破了宝黛之间的疏离。贾宝玉让林黛玉见识了他的真面目,也拉近了二人的关系。此时年纪还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有一颗种子已经种下,会在未来的某一刻生根发芽。

此时摔玉,是为日后“不是冤家不聚头”伏笔,也是摔出一个此“玉”不如彼“玉”的态度。对于贾宝玉来说,林黛玉才是胜过一切的存在,也由此而伏笔。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0 阅读:20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红评作者,只为《红楼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