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佛珠老桩消毒,高原辐射防护,创业转型教训,注意
在植物的养殖世界里,佛珠吊兰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植物,这里我们要着重说的是佛珠吊兰老桩。佛珠吊兰,它的样子很独特,叶片就像一串串圆润的小珠子,挂在长长的藤蔓上,所以又被称为珍珠吊兰。佛珠吊兰老桩呢,是生长多年后形成的一种形态,它的价值可不少。一方面,在观赏上,那种历经岁月沉淀的枝干和茂密的叶片造型,放在室内外都特别好看,能给环境增添一抹独特的绿意;另一方面,在市场上,如果养护得好,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先来说说消毒这个事儿。3年前,我在网上认识一位云南的网友,他就养佛珠吊兰老桩。云南的地形多样,有山区、高原等多种地貌。他在山区的家里养,那边气候比较温和湿润。他说,佛珠吊兰老桩要是消毒没做好,就很容易生病长虫。他刚开始养的时候不懂,从外面挖回来一株老桩,没消毒就直接种进土里了。过了一两个月,叶片就开始发黄,还会有一些褐色的斑块。后来他才知道,这老桩可能带着病菌和虫卵。按照他的做法,现在要给佛珠吊兰老桩消毒,得先把老桩从花盆里小心地取出来,用清水冲洗掉根部的泥土。然后用多菌灵溶液浸泡根部30分钟左右,浓度大概是1:1000。浸泡完之后,再用清水冲洗一遍,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根部,大概得晾个两三天。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小心,别把根弄断了。不同品种的绿植在消毒这事儿上也有差别。比如说绿萝,它相对皮实一些,简单用清水冲冲再种就行;而像文竹就比较娇弱,消毒的时候溶液浓度要比佛珠吊兰更低,浸泡的时间也短一点,大概15分钟左右,因为它的根很容易受损。
再讲讲高原辐射防护。在西藏有个朋友,他那儿可是典型的高原地貌,海拔高,辐射强。他有一次养佛珠吊兰老桩的时候,没考虑到高原辐射的问题。那是一个夏季,大概2个月的时间,他就发现老桩的叶片比在内地养的时候薄了很多,而且颜色也发暗。后来他就请教了一些当地的养花达人。原来,高原上的辐射对植物细胞影响比较大。他们的做法是这样的,在佛珠吊兰老桩的放置位置上做文章。如果是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就给它罩上一层薄的白色遮阳网,这个遮阳网能让大约50%的光线透进来,既能保证植物有足够的光照来制造养分,又能减少辐射。而且,在浇水的时候,可以在水里添加一点点鱼肝油,按照大概一小勺鱼肝油加5升水的比例。因为鱼肝油里含有维生素A等营养物质,能让植物细胞更有韧性,来抵御辐射对细胞的损伤。南方地区的花友可能有不同情况,在南方夏季炎热,虽然辐射没有高原那么强,但阳光也很强烈。比如在广东,佛珠吊兰老桩需要更强的遮荫措施。像很多人会用那种遮荫率70% - 80%的遮阳布,在中午阳光最强烈的时候给佛珠吊兰老桩遮荫,避免叶片被灼伤。
说到创业转型,这中间也有很多教训。1年前,我在北方参加一个园艺爱好者的聚会。有个山东的大哥,他以前是做传统农业种植的,种了很多年的粮食作物。后来他想转型做特色盆栽植物,就选中了佛珠吊兰老桩。当时他想得挺美,觉得自己有种植经验和土地资源,肯定能成功。他一开始就大规模的种植,租了十几亩地。他没有考虑市场的需求,也没有对市场进行调研。在种植过程中,他按照自己传统的种植方法,没有考虑到佛珠吊兰老桩在这个北方干冷环境下的特殊养护需求。比如说,北方的冬天比较寒冷,佛珠吊兰老桩需要做好保温措施。而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很多老桩在冬天就冻死了。到了第二年,他发现市场上佛珠吊兰老桩供过于求,价格被压得很低,而且他自己种的质量也不是很好。就这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亏损了不少。相比之下,南方有些花农在转型的时候就更谨慎一些。比如在福建,有位花农看到多肉植物很流行,他没有盲目跟风,而是先找了一些有经验的同行交流,又去参观了一些多肉植物的种植基地,学习人家的养护技术和销售渠道。然后他根据福建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了更适合当地种植的一些多肉品种,并且开展了线上的销售和科普活动。他用了大概3年的时间才让自己的多肉植物产业慢慢走上正轨。
还有啊,在家养佛珠吊兰老桩的时候,浇水也是个大问题。有一次我在一个朋友家,他在南方的一个城市,气候比较温暖湿润。他跟我抱怨说,佛珠吊兰老桩老是被水泡烂根。他会每天都给它浇水,觉得要让它多吸收水分。但其实佛珠吊兰老桩不喜欢积水。在室内养护,一般等土壤表面干了2 - 3天再浇水比较合适。而且每次浇水也不能浇太多,浇透就好。北方就不一样了,在干冷的北方室内,如果冬季室内有暖气,土壤水分蒸发得快。我在河北有个同学就说过,他养佛珠吊兰老桩,冬季大概2 - 3周就要浇一次水,但是也得注意别积水。
另外,在养殖佛珠吊兰老桩的时候,施肥也很重要。我见过一些养殖场,为了追求产量,给佛珠吊兰老桩施了过多的氮肥。这样虽然让枝叶长得很茂盛,但是开花就会很少。有个河南的养殖场老板就和我说过,他之前就是不懂,觉得氮肥能让植物长得快。后来他学习了一些知识,才知道要在不同的季节合理施肥。在生长季,可以适量施一些氮肥,但是到了花期前,就要减少氮肥的用量,多施一些磷钾肥,促进开花。
从这些身边的事例和朋友分享的情况来看,养佛珠吊兰老桩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无论是消毒、防护,还是创业转型中的决策,每一步都很关键。而且不同的地域环境,南北方、不同的气候带、不同的地形地貌都会影响到佛珠吊兰老桩的生长和培育。
那我就想问问大家,在你们当地的特殊环境下,养护佛珠吊兰老桩有没有什么独特的经验或者遇到的特别难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