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发妻,迎娶小师妹,报应来了?
2022年,复星集团的总负债高达8000亿人民币,他抛售资产完资产到国外两个多月,已经“跑路”多年的他,如今又一家公司即将退市。
他到底在干什么?这到底是平凡的事业危机,还是报应真的来了?

他就是郭广昌,从一名农村穷小子,到创立一度被誉为“中国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复星集团,仅此一个。
1967年,郭广昌降生在浙江东阳横店的一个平凡农户家中,家境并不富裕,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计。
父亲从事石匠工作,母亲则辛勤种植蔬菜,家中还有两位姐姐。
尽管生活条件简陋,也正是这样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他顽强的意志和强烈的求知欲。

14岁那年,命运给了这个家庭沉重一击。
郭广昌的父亲在石场工作时遭遇意外,被炸成残疾人,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变得更加沉重。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两个姐姐先后辍学回家,全力支持郭广昌读书,家人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了他身上,希望他能考上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乡村教师,拥有一个铁饭碗。
但是这怎么可能是他心中所想!

初中毕业后,他放弃了家人期望的考入师范学院,毅然选择考高中。
最终,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成功考入了浙江省重点中学——东阳中学。
在东阳中学的学习生活中,郭广昌依然保持着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名列前茅的成绩。

1985年,郭广昌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他凭借优异的高考成绩,成功考入了复旦大学哲学系,成为东阳横店第一个考入名校的学子。
这个消息在当地引起了轰动,也让郭广昌的家人感到无比骄傲。
踏入复旦大学的校园,郭广昌仿佛置身于知识的海洋,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学术的精华。
在哲学领域,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除此之外,社会实践也是他的爱好之一。
于是在1986年,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骑往首都北京的征程,这是一次对他身心极限的考验。
这次骑行之旅,不仅锤炼了他的坚韧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更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窗户。
1988年,郭广昌再次踏上骑行之旅,这一次他南下海南。
当时,海南经济特区刚刚成立,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
郭广昌在海南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浪潮下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机遇,这次经历也为他日后的创业埋下了种子。

1989年,郭广昌完成了在复旦大学哲学系的学业。
因为在校期间的卓越表现,他赢得了留校的机会,担任起哲学课程的讲师,开始了在复旦的教学生涯。
在校园的宁静岁月里,郭广昌的生活平静而有序。
但是他内心深处对探索更广阔天地的渴望始终未曾平息。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如春风般吹遍大地,让郭广昌看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毅然辞去教职,与校友梁信军投身商海。
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1992年,郭广昌以其独到的洞察力,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勇敢地放弃了教职,与同窗梁信军携手,以借款3.8万元为种子资金,共同创立了广信科技咨询公司,从而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那时的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创业之路既布满荆棘也充满无限可能。
而他们创办的广信科技公司是以信息咨询服务为主业,初创之际,公司既无声望也无资源,郭广昌与梁信军不得不四处奔波,努力开拓业务。

正值此时,台湾省元祖食品进军上海市场,并对外招标市场调研服务,郭广昌以敏锐的商业嗅觉把握这一机遇,凭借其精心策划的方案和真挚的合作态度,成功赢得了合同。
他们白天在街头巷尾分发问卷,夜晚则埋头于数据分析,只为成功。
最终,众望所归,他们提交了一份让元祖食品满意的市场调研报告,并因此获得了30万元的首笔可观收入。

随后,广信科技凭借其优质服务和良好信誉,相继与太阳神、乐凯胶卷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仅仅十个月的时间,便实现了100万元的盈利。
初尝成功后,郭广昌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以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察觉到新的商机。
决定进军房地产销售和生物医药领域,并将公司更名为复星。

在房地产领域,他接手了上海郊区一个滞销楼盘。
通过深入调研市场和精准定位,带领团队没日没夜地走访潜在客户。
最终成功将楼盘全部卖出,赚到了1000万元。
1993年末,一次普通的聚餐成为了复星集团转型的关键节点。
在餐桌上,关于生物制药的深入交流激发了郭广昌对这一领域的浓厚兴趣。

执行力超强的郭广昌立刻邀请了同窗汪群斌、范伟加入,共同致力于生物医药的研发工作。
那时,上海正经历由“毛蚶”引发的肝炎疫情,市场对快速诊断肝炎试剂的需求迫切。
复星集团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机遇,与复旦大学携手合作。

最终,成功开发出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
同时该试剂投放市场后大获成功,为复星赚得了一个亿,复星实业也正式更名为复星医药,成为沪上生物医药领域首家民营高科技公司。
1998年,复星迎来重要里程碑,复星医药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3.5亿元。
这不仅为公司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为郭广昌后续的资本运作和产业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7年7月16日,复星集团以复星国际的名义在香港实现整体上市,获得国际资本市场的认可。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动荡,资本市场大幅下跌,企业融资困难,消费市场萎缩,复星集团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别人都在应对金融危机,而此时的郭广昌却在接受机遇。
他利用复星集团的资金优势,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了很多优质资产。

这让复星集团在金融危机结束后,迅速恢复了增长势头。
2009年投资了分众传媒,并在后续几年中获得了非常丰厚的回报。
可是,无论郭广昌的成功是源于运气、独到的眼光,还是他出众的能力,这些因素,在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面前都显得脆弱不堪。

2020年,受特殊环境的影响,复星国际的业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复星的总资产规模为8063.72亿元,但负债总额也攀升至6031亿元。
面对如此庞大的债务压力,复星集团被迫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举措,以确保企业的持续运营和生存。
2022年,复星集团开始大规模抛售资产,包括出售其在葡萄牙保险公司Fidelidade的股份、减持复星医药的股权等。

当然,复星集团还进行了内部重组,削减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随后,郭广昌本人便消失在大众视野长达两个月之久,纷纷开始讨论,这家伙肯定是学贾跃亭跑路了,随着留言四起,我们的“资本魔鬼”也是保命要紧,慌忙出来为自己解围:

但是在2024年12月10日晚,复星旅文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2025年3月19日下午4时正式在港交所退市。

郭广昌对“长期主义”的坚持和对“价值投资”的笃信,是每个企业家该有的基本素养,频频猜中行业低估的他很好的诠释了“危中有机”的智慧,他和他的复星集团,也将会继续在中国商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