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字的仓颉,为啥叫“仓颉”?甲骨文揭开了颠覆性的一幕

迮子淳说电影连 2024-12-06 11:41:44

我们习以为常地使用着文字,却很少思考它们从何而来。

追溯历史长河,文字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过程。

尤其在中国,关于文字起源的讨论往往与“仓颉造字”脱不了关系,这个流传千年的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甲骨文时代的文字实践与社会生活

深入甲骨文的世界你会发现,“契”字的出现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和复杂。

它并非一个孤立的符号,而是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紧密相连,甚至可以窥见早期文字的形态和使用方式。

“契”字是由“丰”和“刀”两个部分组成。“丰”字中的一竖代表木头,三横则象征着刻痕,如此简单的组合,却清晰地展现了“契”字的本义——刻写。

这表明在甲骨文时代,文字的记录方式并非书写,而是刻划。

人们将文字刻在龟甲、兽骨、陶器、竹木简等各种材质上,以此来记录事件、占卜吉凶,甚至进行商业交易。

随着时间的推移,“契”字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在其下方又增加了一个“大”字,代表“大约”或“不可推翻”。

这使得“契”字的含义进一步延伸,从单纯的“刻写”演变为“约定”、“合同”等,与社会规范和契约精神紧密相连,这种演变反映了社会组织的日益复杂化和人们对契约的重视。

从考古学和文献学证据解读其身份与功绩

“商契”这个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有些模糊,却又与文字起源的讨论密不可分。

他是商朝的始祖,但在先秦文献中,他的名字却有着多种写法,如“偰”、“禼”、“契”等,这种不确定性,也为我们理解他的身份和功绩增添了一层迷雾。

“契”字的本义是契刻文字,而甲骨文本身也可以说是契刻文书,这似乎暗示着“商契”这个名字可能并非他本来的名字,而是与其契刻文字的功绩有关。

也就是说“商契”这个称呼,可能是后人根据他的功绩而赋予的,而非他真实的姓名。

孟子曾言,尧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这表明“商契”在当时可能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负责教化民众,规范社会秩序,而规范文字刻木记事,也正是其职责所在。

更引人注目的是,“商契”与“乐正夔”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乐正夔”的形象是人面兽身,这与上古时期的巫师形象十分相似。

“仓颉造字”传说的形成与演变

“仓颉造字”的传说,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

这个故事的出现时间却相对较晚,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战国时期,距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已有两千多年,这种时间上的巨大差距,不禁让人对传说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战国时期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思想文化空前活跃,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历史,构建新的文化认同。

而“仓颉造字”的传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将文字的起源赋予了神话色彩,也为中华文明增添了一抹神秘的光环。

“仓颉”与“商契”读音的相似性,也引发了人们的诸多猜想,一些学者认为这并非巧合而是暗示着两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或许“仓颉”这个名字,正是从“商契”的读音演变而来,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淡忘了“商契”的贡献,将造字的功绩归于了“仓颉”。

在后世的演绎中,“仓颉”被设定为黄帝的史官,这种设定并非史实的反映,而更像是一种政治和文化的建构。

战国时期黄帝的地位被不断拔高,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将“仓颉”设定为黄帝的史官,无疑是为了强化黄帝的权威,也使“仓颉造字”的传说更具说服力。

多元视角下的中国早期文字起源

回顾中国早期文字的起源我们发现,这并非一个简单的线性发展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多元演变。

它既有实际的文字实践,也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有后世对历史的解读和神话的建构。

中国早期文字的起源并非单一事件,而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需要从多元的视角来解读这段历史,才能更全面地理解文字的起源和演变。

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多考古发现和文献解读的支持,才能逐步揭开文字起源的真相,还原那段尘封的历史。

0 阅读: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