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湖南七旬老汉看报纸,指着司令员说:这人像我死去的儿子

底层史观啊 2025-03-31 17:56:41

【前言】

来,迈开步子,用咱的双脚赶上时代的步伐!

——徐光达,换个说法就是,这个人叫徐光达。

许光达这辈子,都在为革命忙活,不光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连家人和所有的一切都献给了革命。

1949年,许子贵手里拿着报纸,两只手抖个不停,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上面一位司令员的照片,一眨不眨,眼泪吧嗒吧嗒地掉在报纸上,把照片都给弄湿了。

瞧见眼泪滴到了报纸上,刚好沾湿了照片,老人连忙用手去擦,生怕报纸被泪水弄湿了,照片也给毁了。

旁边的人一看这情形,急忙凑过去问:“你这是瞅见啥啦?咋突然就哭了呢?”

许子贵抹了抹脸上的眼泪,瞅着报纸上的照片,跟朋友说:“这张照片上的人,瞅着特别像我几年前牺牲的儿子,简直一模一样,我感觉这就是他。”

朋友一听,接过报纸,瞪大眼睛仔细看,还特意对着阳光瞧了瞧,想看得更真切些。但报纸上的字模糊得很,朋友瞅了半天也没辨认出来。毕竟这么多年没见了,乍一看确实有点像,可心里还是没底,不敢确定。

不是说之前已经牺牲了嘛,这个可能只是长得有点像而已,并且这位司令叫许光达,不是许德华,你就别胡思乱想了。

许子贵心里有种直觉,觉得那个许光达就是自己的儿子许德华。虽然他拿给好几个亲戚朋友看过照片,但他们都不敢肯定,都说许子贵是想多了。可许子贵还是想把这事儿搞个明白。

报纸上的照片到底是不是许子贵的儿子许光达?许子贵要怎么确认呢?还是说,许光达他真的已经牺牲了?

【为何会有牺牲的消息】

1925年,17岁的许光达成功考入了长沙师范学院。他出身贫寒,人称“五伢子”,通过在学堂外面偷听讲课,竟得到了老师的赏识,允许他免费上学。就这样,他苦读了六年,最终成了村里唯一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

在学校的时候,许光达接触到了不少更进步的革命理念。又因为生活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他亲眼目睹了老百姓的苦难,看到了民不聊生的惨状,还见证了共产党人为国家和人民英勇献身的事迹,这些都让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共产党的队伍。

第二年,按照组织的安排,他去参加了考试,并且因为考得特别好,被黄埔军校的炮兵专业选上了,成为了第五期的炮兵学生。也就是在那段时间里,许光达通过更加全面的军事理论学习,让自己的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1927年,许光达接到任务要去参加南昌起义,但没想到部队提前走了。那时候通讯不方便,他没能收到消息。等他赶到南昌时,才发现人都已经不在了。

为了赶上革命队伍的步伐,那时候的铁路因为出了叛徒被炸毁了,没法坐火车。许光达立刻决定:“哪怕得靠两条腿走路,也一定要追上革命的脚步!”

许光达带着队伍,用双腿走了半个月,翻了一座又一座山,终于赶上了起义的大部队。

倒霉的是,那年十月,许光达受了重伤,他的队伍也被冲散了,等他醒过来,队伍已经不见了踪影。许光达只好孤身一人,从战场上慢慢走出来。

幸好附近有个村子,村民看到他穿着红军的衣服,就收留了他,还帮他治伤。等伤养好了,他就去了离那儿不远的安徽寿县,找到了党组织。党组织给他安排了任务,从此他就开始做地下工作了。

地下活动危机四伏,许光达也没能躲过这一劫,碰到了叛徒,国民党很快就对许光达下了逮捕令。幸好许光达聪明机灵,早就感觉到敌人要对自己动手,提前就计划好了逃跑的路线。

许光达这次成功摆脱了敌人,逃回了自己的老家,长沙东边的萝卜村。

许光达回家的风声到底还是泄露了,当地警备队一听,立刻下乡去抓他。但许光达因为早从我党地下党员那里得到了消息,所以连夜又溜走了。

这次他决定往北方去,因为他的恩师同时也是岳父的邹希鲁,现在在河北清河县做官。他投靠了在清河县当县长的岳飞,并听从岳飞的建议,隐藏真实身份,改用“许泛舟”这个名字,在岳飞身边生活。

现在总算是放心了,不但没事了,还顺利通过了警察局局长职位的考试,当上了局长。有了这个官位,以后为那些被关的共产党人们帮忙就更容易了。

由于大量共产党人被秘密释放,这引起了上级的警觉,许光达因此再次陷入危险,不得不重新开始他的逃亡之路。

1929年,许光达找到了组织,到了9月份,他就当上了洪湖苏区的党代表。为了躲着敌人,不被他们抓到,他又给自己换了个名字。

许光达这个名字,最开始叫许德华,后来改成许泛舟,又叫过许落华,最后才定为许光达,但指的都是同一个人。

1932年,许光达经历了无数战斗和波折,命运这次跟他开了个狠心的玩笑。在应城战场上,他受了重伤,严重到大家一度以为他没救了。但许光达靠着坚强的意志,硬是挺过了这一关。

子弹留在身体里一直是个隐患,领导提议让他去苏联接受治疗,但许光达好几次都拒绝了,他担心一去苏联就会影响到打仗。

经过组织多次耐心劝说,最后他终于被说服,同意前往苏联的列宁学院学习,并趁机治疗身体。

就是这次受的重伤,让他去了苏联,结果就传出了许光达“没了”的消息。家里人一听这坏消息,都伤心坏了,特别是他爸许子贵,哭得不行。他那刚结婚还不到一个月的妻子,更是心疼得要命,说要上战场去找丈夫的尸体,好让他入土安息。大家劝了好久,她才平静下来。

【谜团终于揭晓】

但家里人一直不清楚事情的真相,许子贵因此在失去儿子的巨大悲痛中度过了好多年。

到了1949年,他在报纸上瞧见一位司令员,模样跟自家儿子挺像,这让他心里燃起了一点小火苗,有了点盼头。尽管周围的人都摇头说不可能是许光达,许子贵心里还是痒痒的,想弄个明白。

他跑到长沙的军委那儿去打听,想着自己儿子是当兵的,还是个司令官,军委那边肯定清楚这事儿。

这个军事重地,一个农村老爷爷怎么可能进去呢?老爷爷在门口走来走去好长时间,被当时负责管理的军官肖劲光给瞧见了。

“大爷,您在找人吗?”肖劲光和蔼地问道。

许子贵一下子没回过神来,他激动地说:“领导,我是来找人的,找这位……”说着,他拿起那张已经皱巴巴的报纸,“您看,这位叫许光达的人,您认不认识?”

肖劲光一眼瞅见,这不就是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的指挥官嘛?他便问:“大爷,这位跟您是啥关系呀?”

一听可能有线索,许子贵连忙说:“他说不定就是我儿子,不过我儿子叫许德华,不叫许光达。几年前听说他牺牲了,但我怎么看怎么觉得他像我儿子。我自己心里没底,就想请你们帮忙,带我去见见他,确认一下到底是不是。”

肖劲光其实也不清楚许光达以前叫许德华。为了让老人心里的疙瘩解开,他就向军委打了报告。没过多久,正在兰州打仗的许光达就回了信,说许德华确实是自己以前的名字,许子贵也正是他的父亲。只是他现在任务很重,让父亲放心,等仗打赢了,他一定会回家看望。

得知儿子还活着的消息,许子贵激动得泪流满面……

【卓著功勋】

那时候,家里人都以为许光达已经“不在了”,但其实他在莫斯科呢,不但学业完成了,手术也做得很成功,身体一天天好起来了。

因为受不了日本人的欺压,他在1938年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机会,跑到延安去打鬼子。那时候,他心里只有抗日这一件事,根本没时间想回家。而且他也明白,这时候回家,反而会让家人处于危险之中。

于是,许光达不再顾虑个人的亲情和爱情,一门心思地投身到抗日斗争中。

在抗日战争那会儿,我们把学到的军事知识都用上了,还培养了好多军事方面的高手。很多军事理论都在战场上试了试,结果一次又一次地赢了。

在解放战争那会儿,我担任晋绥野战军第三纵队的司令员,后来部队名字改成了西北野战军。我打了几十场大大小小的仗,最后还带着部队从国民党那里把兰州整个儿给夺了回来。

新中国全国解放以后,到了1950年,许光达还是不停歇,继续为新中国的军事建设出力,他当上了装甲兵司令,后来又做了国防部副部长,为新中国的军事现代化真的是出了大力气。

也是在那一年,他终于能回家看看亲人了,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天,可家里人都很体谅他,明白国家更需要他在岗位上。

1955年,在授衔的大日子里,许光达被授予了大将军衔,但他特别谦虚,一直觉得自己不配这么高的荣誉,好几次跟毛主席说想降为上将,可都被毛主席拒绝了。

1969年6月3日,许光达在北京去世,当时只有61岁。

这是一位革命英雄,拥有一颗忠诚无比的心,一辈子都在默默付出,他的一生注定会被历史永远铭记。

参考资料:

孙振华智勇双全,名声传遍四方[N].湖南日报.2008年10月23日

张湘忆、谢磊纪念许光达:这位开国大将最年轻,曾主动要求降低军衔。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日期:2014年11月18日。

0 阅读:0
底层史观啊

底层史观啊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