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再现高考,背包引热议:中专生竟成稀缺资源?

亚成聊社会事 2024-11-17 12:31:10

《小巷人家》这部作品在描绘1983至1987年间的中国高考场景时,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根据历史数据,那段时期的高考录取率实际仅为23%至27%,而在预选制下录取率更是低至不足10%。在那个时代,中专生是极为稀缺的资源,而剧中人物对中专和大专的轻视与现实情况大相径庭。对于那一辈的考生来说,能考上中专已是幸运,而本科更是寥寥无几。

《小巷人家》这部作品在描绘1983至1987年间的中国高考场景时,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状态

未曾亲历那个年代的人,很难创作出那个时代的作品。中专和技校在那个时代是提前录取的,未录取的学生才会选择高中。剧中图南背着双肩包的场景,在20世纪80年代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双肩包的流行始于20世纪。这部剧在时间线上的超前至少有十年。当时的孩子是放养式的教育,直到90年代初,中专的难度才超过高中。剧中关于黄玲60岁退休的描述,以及建国后女职工50岁退休,女干部55岁的规定,都显示作者对那个时代的理解不够严谨。

那个时代,普遍不重视高考的观点并不准确。尽管如此,重视教育的人至少拥有远见和先进的思想,他们知道上大学后不会太差,而且学历上也更受人尊敬。这也是为什么剧中的人物能成为主角,每个角色的设定都有作者的深意。黄玲对公婆和甥女的照顾,表面原因可能并非如此,作为一个家庭的主妇,她在家中承担着许多责任,每天忙碌的工作让她没有太多时间去孝顺公婆或帮助不亲近的甥女。

中专的录取分数并不低,而且毕业时能保证分配工作,这对于那个时代的家庭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吸引力。在1983年,我参加高考时,中专和大专的学历都很值钱。剧中对中专学历的低估,以及高中毕业就找不到工作的说法,都是对事实的歪曲。这部剧加剧了男女对立,刻意宣扬重男轻女的思想,实际上却是误导观众。

在那个时代,大部分家长并不像现在这样对高考如此重视。我丈夫在1986年考上大专,我们班48个同学中只有5个考上。我是1987年考上师范中专并被包分配的。那时中专的难度比高中高,而且大部分家长并不太注重教育。1989年,我的一个初中同学考上中专,如今成了我们县财政局长。中专学历在那个时代是非常有价值的。

剧中的许多细节都不符合那个时代的实际情况。比如,考上上海交大挂横幅庆祝,父母送孩子上大学,以及大学生都背双肩包,这些都是现代的场景。我1987年考上大学时,并没有这些情况。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庄超英参加了两届高考阅卷,林武峰是上海交大毕业。在那个时代,信息差就是巨大的差异。庄家的两个孩子从小学习习惯就好,林栋哲虽然顽皮,但也很聪明。林武峰的教育理念即使在今天也是领先的。那个时代的大部分孩子没有这样的资源,这三个孩子比其他孩子高出一个层次,在高考中脱颖而出也不足为奇。在那个时代,双肩包和拉杆箱并不常见,一天卖150元塑料袋也不现实。剧中的这些细节夸大了那个时代的现实。剧中的时间线也存在问题,如庄超英说图南高一,筱婷和栋哲初一,而图南上研一,筱婷和栋哲又上大一,这样的时间安排是不合理的。

在那个时代,学校中存在一定的鄙视链,初中和高中都有重点和普通之分,差距很大。高中阶段,重点高中升学率非常高,而普通高中则相对较低。当时的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平均升学率不到10%。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差距是巨大的。改革开放后,职业技校的出现使得录取分数更低。中专的录取分数并不低,当时是非常受重视的。

0 阅读:18

亚成聊社会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