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养老走进死胡同,每天省一杯咖啡或许是必要选择

长江岸边吹小风 2023-03-14 08:37:04

中国文化传统中,孝道与情感占据着无比重要的地位。就养育子女与养老而言,中国有别于西方父母与子女的相对独立,而是两代甚至三代人深度捆绑,相依为伴。

中国的老年人,一生对子女倾情付出,小时候管吃穿,长大管教育,再大管婚姻,婚后带孙子。作为子女而言“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是中国特有的养老模式。就如诗中所言:“何人不忌养天年,命到牙无默许然。膝下儿孙如妙药,身边老伴是灵仙。”膝下儿孙是中国人老了之后最大的依靠。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传统正在悄然改变。近日上海闵行区的岳天先生,因为房子的事和女儿闹上了法院,充分折射出养老面临的困境。

六年前,岳天先生因为夫妻关系不和,为避免以后财产纠纷,双方商议将名下房产过户给了唯一的女儿岳夕,但岳天保留了居住权并一直居住在此。

六年后,女儿因为急需用钱想卖出房产,岳天因为没有其他住房没有同意售房。之后,女儿岳夕串通下家,低于市场价120万元销售房产,由下家负责到法院起诉要求岳天搬离。最后,经过三次审理,法院最终判定岳天拥有居住权利,判定房产买卖无效,不能要求其强行搬离。

法院的裁定无疑是符合国家法律和公序良俗,保护了老年人的基本权益。但更需要我们关注的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该怎么解决。

以岳天先生为例,本来是属于自己的房产,因为害怕今后可能出现的夫妻纠纷影响孩子利益,提前将自己唯一的房产过户给了唯一的女儿,对孩子可谓是做到了仁至义尽,女儿以后给自己养老送终也应该是天经地义。

可是没有想到,在自己尚能自食其力的时候,女儿却要将自己扫地出门。这样的女儿能够指望给自己养老吗?答案显然是“很难”。

这就是中国式养老面临的困境。你为子女付出了所有,子女却视为理所应当。当你需要子女照顾时,子女却无力或无心给你养老。

当然,岳天先生的故事远不能代表全部,大部分子女会愿意承担父母的养老责任,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养老模式变的越来越难。

其一,中国老年人自由意识增强,幸福观念改变。尤其是一批有较高养老金待遇的老年人,受西方一些观念影响,不愿意给子女带孩子,更愿意享受自由自在的老年幸福生活,也不再期望完全靠孩子养老。

其二,独生子女成为中流砥柱,靠孩子养老难度加大。一对独生子女,肩上扛着四个老人,下面还要照顾小孩,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力上都力不从心。一些老年人被迫提前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模式。

其三,年轻人工作节奏加快,距离变远,赡养老人越来越难。越是学习优秀的孩子,表现越突出。小城市或者农村孩子,通过努力,进入名牌大学,落户大中城市甚至境外的人越来越多。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既不能常回家看望父母,也没有能力把老人接到身边照顾。

这些都是一些非常客观的现实,而比这些现实更恐怖的,是人心变了。一些年轻人,视老人的付出为理所应当,视各种方式的啃老理所应当,自己却以各种理由拒绝养老。

一个现实困难,一个人心变了,让中国式养老步入困局。怎么破解?还需要政府、个人、子女多方携手。政府要合理谋划养老事业,为老年人自由养老拓宽渠道。老年人自己要及早规划自己的晚年生活,就如专家所言“每天省一杯咖啡”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尽可能保留充足的养老资源。年轻人要坚持百善孝为先,努力克服困难,尽最大努力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毕竟自己也会有老去的那一天。

关于今后的养老问题,您有什么看法和打算?一起聊聊吧。

1 阅读:401

评论列表

李风卫

李风卫

2023-03-14 11:56

一杯茶水难到不行吗?

长江岸边吹小风

长江岸边吹小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