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
文 | 笔海言史
编辑 | 笔海言史
谁能想到,一瓶白兰地也能掀起国际贸易的惊涛骇浪?就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俄乌冲突时,中欧之间的贸易纷争却在悄无声息中升级,从电动汽车到白兰地,从反补贴到反倾销,这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正在逐渐改变欧洲的经济格局。而在这个微妙的时刻,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回忆录横空出世,为我们解开了许多历史谜团。
近期,法国酒企因中方对白兰地征收35%的保证金而遭受重创,要知道,中国市场可是法国白兰地出口的四分之一大户,这一举措直接导致了法国知名酒企轩尼诗的工人罢工。
工人们的薪酬因出口下降而受到影响,这让他们不得不走上街头,法国各大酒企也纷纷联名上书马克龙政府,希望能够挽救企业的利润和运营。

这一切其实都源于去年11月,当时,中国酒业协会向商务部提交了对白兰地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申请,今年1月,商务部正式立案调查,8月公布初裁结果,到了10月,最终决定对白兰地采取保证金措施,税率范围在30.6%到39%之间。

面对这样的局面,法国干邑白兰地生产商们可谓是六神无主,轩尼诗甚至想出了一个"妙计":计划用1000升的大桶来出口白兰地,试图规避关税。

不过这个计划立刻遭到了工会的强烈反对,工会代表直言不讳地表示,如果未来真的把装瓶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对就业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而这一切,似乎都是欧盟此前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的回应,欧盟以"非正常补贴"为由,对中国电动车征收高额关税,具体税率为:比亚迪17%、吉利18.8%、上汽35.3%,其他合作公司20.7%,特斯拉则是7.8%。

有意思的是,这个决定在欧盟内部就引发了分裂,以法国、意大利为首的10个国家投了赞成票,而以德国为首的5个国家则投了反对票,其余成员国选择了弃权,这种分裂的投票结果,充分反映了欧盟内部对于是否要挑起对华贸易战的争议。

德国的态度尤为引人注目,作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德国深知如果贸易战升级,其在中国市场的汽车业务将首当其冲,不仅如此,欧洲的电气化进程和绿色转型也会受到影响。德国总理朔尔茨多次呼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对抗性措施。

就在各方僵持不下之际,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兰格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中欧谈判已经接近达成解决方案。显然如果协议最终达成,欧盟将取消对华电动车关税,中欧经贸合作有望重回正轨。

这个转机的背后,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宫的威胁,欧盟显然担心无法同时应对中美两个方向的贸易摩擦,因此急于稳定与中国的关系,欧盟甚至公开警告,如果特朗普上台后加征关税,欧盟将会迅速反击。

在这个关键时刻,默克尔的回忆录《自由:1954年至2021年的回忆》发布了,这位德国前总理在书中坦言,她不后悔任内与俄罗斯合作获取廉价天然气的决定。
更有意思的是,她认为如果乌克兰在2008年就加入北约,俄乌冲突可能早就爆发了,虽然她承认未能快速建立德国的军事威慑能力,但她坚持认为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

对于即将到来的特朗普时代,默克尔给出了务实的建议:德国政府要明确自己的优先事项,在与特朗普沟通时不要害怕。这个建议颇具深意,似乎也暗示了欧盟当前在中美之间的战略选择。

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会见卢森堡外长时明确表示,中欧是合作伙伴而非对手,他希望欧盟能够坚持"初心",秉持战略自主,避免陷入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泥潭,同时,中方还派出高层访问葡萄牙、西班牙、希腊等国,呼吁这些国家在欧盟内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的形势看,欧盟确实面临着多重压力,疫情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退,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危机和通货膨胀仍在持续,美元的强势也给欧洲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推高与中国的贸易摩擦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事实上,中方对白兰地的反倾销措施很可能只是第一步,中国已经开始对欧盟的乳制品和猪肉展开调查,这对欧盟的经济形成了更大的压力,面对这种局面,较小的法国酒企如人头马君度只能选择提价或削减成本来应对。

11月25日,欧盟在WTO就中国对白兰地酒的反倾销措施提出磋商请求,但由于世贸机制目前处于停摆状态,这个程序可能要耗时数年才能得出结果,中方对此的回应也很明确:反倾销调查完全依法依规,是维护国内产业合法权益的必要举措。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双方都在为谈判让步创造条件,据传,解决方案可能包括对中国电动车设定最低价格限制,这种妥协反映了双方都不愿意让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的态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反对加征关税的欧盟成员国可能会因为中国的投资而受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投票时会出现如此明显的分裂,毕竟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放弃潜在的经济增长机会。

现在的问题是,在美国可能重启贸易战的背景下,欧盟能否真正实现与中国的"休战"?特别是在美国议员正推动取消中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的情况下,欧盟的战略空间似乎并不太大。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这种压力可能会推动欧盟更快地与中方达成协议,毕竟,在面对特朗普可能带来的贸易压力时,欧盟需要尽可能多的战略缓冲空间。

现在的关键是,欧盟能否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避免陷入中美对抗的漩涡。默克尔的回忆录或许给出了一些启示:在国际关系中,有时候需要务实的态度和长远的眼光,就像她在对俄政策上的选择一样,即便面临质疑,也要坚持符合本国利益的战略方向。

这场始于电动车、延伸至白兰地的贸易摩擦,最终很可能以双方的妥协告终。但在即将到来的特朗普时代,欧盟究竟会如何平衡中美两边的关系,恐怕将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在华装瓶以规避关税?轩尼诗这一招,惹怒法国工人引发罢工》——观察者网2024-11-20 08:32:05
《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中欧双方正接近达成解决方案,电动汽车关税有望取消》——观察者网2024-11-24 09:17:03
《默克尔:不后悔任期内应对危机的决定,唯一责备是未能让德国足够快建立军事威慑能力》——环球网2024-11-27 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