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同写弯,启功立杆,中石面条,英章印签,还有哪些书家的特点

砚田文化人 2025-04-01 06:04:39

有书友总结当今书法界名家的特点:舒同写弯,启功立杆,中石面条,炳森码砖,沈鹏画圈,中南伸腿,英章印签...

舒同写弯

舒同(1905-1998)是“舒体”书法的创始人,其风格以圆润流畅著称。他的字线条饱满,转折处多弧形处理,仿佛用笔“画弯”,整体呈现出一种浑厚、柔美的气韵。舒同的书法被称为“七分半书”(融合楷、行、草、隶、篆等体),尤其适合题写匾额、招牌,中国多地可见他的题字。

启功立杆

启功(1912-2005)是当代书法泰斗,以“启体”闻名。他的字以瘦硬挺拔、结构严谨著称,笔画如竹竿般直立匀称,中宫收紧、四向伸展,被称为“杆状结构”。启功注重“黄金分割比例”,字形修长而重心稳定,既有传统法度又富现代美感,常见于题匾、碑刻。

中石面条

欧阳中石(1928-2020)是当代书法大家,尤精楷书和行书。他的书法以结构严谨、笔画平直劲健为特色,线条干净利落,如同“面条”般整齐匀称,但又不失力度与节奏感。他的字注重法度,兼具文人书卷气,被誉为“学者书法”的代表。

炳森码砖

刘炳森(1937-2005)以隶书见长,其字方正厚重,横平竖直如砖块垒砌,故称“码砖”。他融合汉隶与魏碑,笔画粗壮坚实,布局整齐如网格,风格雄浑大气,代表作《隶书千字文》被誉为“当代隶书范本”。

沈鹏画圈

沈鹏(1931-2023)以草书闻名,其作品强调笔墨的韵律与情感表达。草书讲究连绵回环的笔势,沈鹏的线条常以圆转连贯的弧线构成,看似“画圈”,实则暗含疏密、虚实的变化,充满动态美感。他的书法追求“意多于法”,在传统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意识。

中南伸腿

卢中南(1950- )当代欧楷代表人物。其楷书承袭欧阳询,笔画舒展锋利,尤其是撇捺如“伸腿”般外拓,结构险峻而平衡。他的字注重笔墨韵味,与田英章的“教科书式楷书”形成对比。

英章印签

田英章(1950—2024)风格更趋温润。其楷书笔画含蓄圆润,字形端庄秀雅,适合题写匾额或印章(“印签”),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田英章的字工整规范,广受硬笔书法爱好者推崇,但也因过于标准化引发争议。

还有书友补充:冬龄麻缠、曾翔狂喊、范曾抖颤、邵岩乱射、旭光凌乱。

冬龄麻缠

王冬龄,1945年12月出生,别署冬令、悟斋,江苏如东人。中国书协理事、浙江省书协副主席。王冬龄在原来"逛书"、"大书"的基础上,现在又变成了"乱书"的领头羊,其作品如乱麻缠绕,写完自己也不认识。

曾翔狂吼

曾翔,号一夫、曲堂。1958年5月生于湖北随县,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办公室主任,中国书法院展览馆馆长。曾翔为了博眼球赚流量,在乱书时像练功一样乱吼,书友称之为“吼书”。

范曾抖颤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现为南开大学终身教授、终身校董。范曾评价自己的书法:“作为我个人书法来讲,我想用杜甫形容李太白的诗‘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来形容我的字比较合适…可以讲书如其人。”范书的特点,用笔追求提按,一笔之内几起几落,粗细变化无度;结构松散,重心不稳;章法杂乱,缺少呼应。

邵岩射墨

邵岩,1962年生,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新文艺家群体工作部委员。邵岩发明了“针管书法”,即是以针管代替毛笔,以此为书写工具进行创作,射墨的过程就是书写的过程,所以,有人管邵岩为“射墨大师”。

旭光凌乱

张旭光,字散云,1955年10月出生,河北省雄安新区(安新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第五届副秘书长,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他在写字时,毛笔就是不听他的话,不能按照他的想法去书写,如此一来,作品就很难与想法相统一,只能是散乱差。

书友们,你还知道哪位书家的特点,欢迎留言。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视频等均出于公益传播目的,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我们尊重原创,所使用图、文、视频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者联系,如版权人认为本次转载行为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自:让小舟飞、悲喜自度

2 阅读:243
砚田文化人

砚田文化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