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老家,小王是村里有名的玉米种植能手,每年他的玉米产量总是高得惊人,这也引来了不少村民的好奇。
一天,邻居老李过来拜访,说:“小王啊,玉米种得好,有什么秘诀?
”
种玉米前的底肥选择小王笑着说:“老李,种玉米其实并不难,关键是底肥的选择。
记得去年刚过完正月,我就开始准备底肥了。
村里有人说用化肥,有人说用鸡粪有机肥,我研究了一下,发现有机肥底肥效果不错,但搭配少量的复合肥更好,复合肥氮磷钾比较均衡,能满足玉米初期生长的需求。
”
老李点了点头:“那底肥怎么施用才对?
”
“底肥施用时,要先把肥料撒到地里,然后用土覆盖肥料,再进行播种。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防止肥料直接接触种子,造成烧种,二是能更好地保肥,肥效更持久。
”小王解释道。
苗期提苗肥的重要性种植初期,由于部分底肥效果还未完全体现出来,或是底肥不足,这时候提苗肥就成了关键。
小王回忆起去年那片刚出苗的玉米地,有些长势明显不够好。
为了不影响玉米的整体生长,他在苗期长到5-7片叶时,给玉米追施了一次尿素。
“尿素是速效氮肥,对玉米秸生长很有帮助,”小王说,“尿素含氮量高,能够快速补充玉米的养分,让那些长势不好的苗立马‘打鸡血’似的长得又高又壮,叶片也变得黑绿,这样为后期产生健康的玉米棒打好了基础。
”
听到这里,老李也有些蠢蠢欲动:“看来苗期提苗肥的确很重要,明年我也试试。
”
拔节期的拔节肥使用法等到了玉米的拔节期,大约在地里长到10-12片叶的时候,玉米的生长速度会变得很快。
这时,需要的养分也会随之增加。
小王建议在这个关键期,一定要使用拔节肥。
“拔节期就像是玉米的‘青春期’,成长速度快,同样需要更多的营养。
”小王解释道,“我们可以使用尿素和少量氯化钾搭配,每亩地大概用40-60斤尿素,再加十几斤氯化钾。
追肥时,要注意把肥料埋到距离根部5厘米以外,这样可以让玉米吸收到更多的养分。
”
老李对这段话深有感触:“这么说来,在拔节期追肥是至关重要的,不只是单一使用氮肥,还需要配合其他养分。
”
抽穗期补充钾肥的必要性小王强调抽穗期的钾肥很关键。
缺少钾肥,玉米的籽粒就会不饱满,从而导致产量降低。
他回忆起曾有一次忘记施钾肥的经历,那一季的玉米籽粒十分小,产量也大大受了影响。
“抽穗期是玉米从‘身体成长’到‘结实结果’的阶段,需要大量的钾肥,”小王补充道,“一亩地大概补充一次钾肥就可以,钾肥能促进玉米的生理活性,增加籽粒饱满度。
”
听完小王的分享,老李似乎明白了种玉米的关键所在。
种玉米看似简单,但每个环节都有讲究。
从底肥选择到提苗肥、拔节肥,再到抽穗期的钾肥补充,小王通过实践,找到了最佳的施肥方法。
结论来说,施肥不仅仅是为了玉米长得好看,更是为了提高产量,确保每一株玉米都能健康茁壮地成长。
施肥这门学问,也教会了我们一个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在每个关键点都投入心思,才能在收获季节看到最好的成果。
希望每一个种植玉米的朋友,都能通过合理的施肥,种出高产的玉米,体会到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