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宋氏三姐妹的合影,别看她们坐在一起,其实有点貌合神离

不急不躁文史 2024-09-10 21:12:22

从中华民国成立后的30多年来,中国这片土地涌现了许多家族,其中东北地区的张氏父子,中原地区的冯氏、蔡氏等都借着时代的红利,或多或少成为了红极一时的军阀或名家。

而要谈起声名显赫的家族,那就不得不提起国民党蒋宋孔陈四大家族,这四大家族在几十年内可谓执掌操控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才败退台湾从历史上逐步落幕。

在这其中宋氏家族的存在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宋氏家族中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这三位姐妹花,可谓是拥有着完美的人生,尤其是她们其中一个嫁给了国父孙中山,另一个嫁给了国民党党魁蒋介石。

对外看来,这三人是民国时期女性成功的代名词,但在外人眼中高贵、耀眼的她们,其实在私下也在为了利益勾心斗角,1943年的一张照片就显露出三人貌合神离的状态。

民国姐妹花之父

宋家三姐妹的成功归根结底离不开一个人,那便是她们的父亲宋耀如。

从祖辈追溯,宋氏三姐妹应该姓韩而不姓宋,只不过因为父亲家庭当时穷困潦倒被迫过继给了舅舅,这才从韩姓变成了宋姓。

舅舅带着宋耀如从小就留学北美,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和先进科技社会环境影响下,宋耀如对社会变革产生了深刻印象。

同样偌大的国家一个走在世界发展的前段,成为了世界霸主,另一个则永远在重复循环着历史周期,被列强瓜分,人民流离失所,成为了别国口中的猎物,这也成为让他坚定理想回国开展资本主义革命的原因。

宋耀如在美国大学神学院毕业后放弃了当地的工作和报酬,怀揣着兴复中华的理想信念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但腐朽懦弱的清政府统治还是让宋耀如低估了面对的挑战,同为教士的他不仅要应对外国人的排挤,还要与当地政府进行周旋。

无奈之下,宋耀如转身去了印刷行业,机缘巧合下这才发了大财,成为人人羡慕交往的名流。

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宋耀如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尤其是在遇到孙中山后,这个年轻人身上热血和拼劲让他想到了不服输的自己。

散尽家财的他开始无条件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许多不理解的资本家问他:“花了这么多心血赚的钱,都白白花在了虚无缥缈的革命上,这值得吗?”

但宋耀如对此却毫不在意:“理想信念高于天,钱是身外之物,国家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不止如此,为了推进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宋耀如将女儿宋霭龄介绍给孙中山当秘书,在外出访问美国时,替孙中山先生解决语言和文化不通的问题。

不过尽管在教育和革命事业上,宋耀如都已经付出足够多的心血和能力,但是最后的结局却多少让人唏嘘。

1912年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让宋耀如也不止一次的感慨:“斗争太残酷,孙文太仁义,想得太简单了。”

自己一生的三儿三女虽然都是社会名流,可对于自己的遗志却没一个人能完全继承,这三个宝贝女儿虽然在国家大事上从不含糊,但是彼此的关系却极其微妙,很多时候宋耀如根本也管不了她们,1918年,54岁的宋耀如在上海抱憾离世。

三姐妹的不同家庭

宋家三姐妹的婚姻在外人眼里有多么的光芒耀眼,在他们自己的心中就有多后悔心酸,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三位姐妹彼此的第一段婚姻中,丈夫都已是第二次成婚,有许多人为她们叫屈,说这般完美的女人本应有着更好的归宿。

但平心而论的看,这三位女子享受的一辈子荣华富贵,不是源于父亲就是源于丈夫,她们或许不怎么懂得政治,但却享受着政治影响力带来的荣华富贵。

大姐宋霭龄原来是孙中山的秘书,但对于宋霭龄来说,她有着更长远的打算和计划,革命不过是这其中的一小部分。

在通过孙中山认识结交了许多上层人士和海外华侨后,宋霭龄知道这个秘书的位置已经起不到什么用处了,所以把妹妹宋庆龄介绍给孙中山,自己则通过与孔祥熙的联姻,继续扩大着宋家在中国的财富资源。

可以说宋氏家族的长盛不衰很大程度上是强大的资本在背后进行稳固,最多之时,宋霭龄的个人财富超过了3000万美元,在当时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富豪。

如果说姐姐是个追逐对与错的名利场商人,那么宋庆龄则算得上对国家和人民满怀热忱的一个革命战士。

在孙中山先生各种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宋庆龄坚信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才能让中华民族迎来真正的富强,也正是如此她才对孙中山先生这位导师产生了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

这份执着的爱情让父亲也无可奈何,在孙中山死后,宋庆龄一介女流仍坚守着丈夫的革命信念并为之努力。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大浪淘沙始见金,开国大典上毛主席邀请宋庆龄登上城楼共襄举国盛典,也证明了她在党和人民心目中的位置,更让她几十年的付出得到了认可。

三妹宋美龄嫁给了蒋介石,算得上姐妹三人中最有权有势的代表,但她的许多个人行为却遭到了人民的口诛笔伐,不管是蒋介石的独裁、自私,还是为搏美人一笑倾其所有,不惜大费周折也要讨妻子欢心的做法,都让这位名家小姐陷入人们的口诛笔伐之中。

尤其是在中国政治前途一片黑暗之时,宋美龄全然没有在蒋介石身边起到正向推动作用,不过是玩弄手中权术,享受荣华富贵的阔太太罢了。

貌合神离的三人

1936年的西安事变无疑将三人又重新推向政治舆论的最前沿,群众百姓纷纷在街头呼喊:“蒋介石的国民党到底还是不是孙中山时期的国民党?抗日战争国民党到底还出不出力?”

虽然言语中都是对蒋介石的不满,但是与国民党党派有着密切关系的三姐妹也知道难以独善其身,这也是第一次三人在政治立场上有了针尖对麦芒的不同。

二姐宋庆龄自然是站在合作抗日的立场之上,宋美龄自然是无条件顺从丈夫的意愿,毕竟眼前所获得的一切都是丈夫的政治资源为她带来的。

而在需要宋霭龄拿出态度时,她又两边都不愿得罪,既要人民群众的认可又要荣华富贵的享受,让宋庆龄十分恼火,这也成为三人逐渐走向分崩离析的源头。

后来三人关系的逐渐僵化,以至于在多年后兄弟宋子文的去世葬礼上,三人都因各种芥蒂没能出席。

1943年的一天,媒体罕见的遇到三人又重新相聚一起,如今都已度过不惑之年的她们身上多了一些城府和谨慎,虽然坐在一起,但却不像若干年前那样亲密无间的无话不谈,宋庆龄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是两位姐妹所体会不到的。

正如同多年前和父亲的相处一般,大姐在家里最早成人也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妹妹则是父亲的掌上明珠,享受着最好的生活条件,而自己作为二女却在家族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三个人虽然坐在一起,互诉着分别许久的故事和经历,但明眼人都能看出,皮笑肉不笑的她们正在开展一番精神斗争。

大姐宋霭龄毫无疑问坐在两人中间,翘着腿搭着手的样子像是在和别人说着这次抗日战争我可出了不少钱,没这些钱部队哪有武器装备的资金来源。

三妹宋美龄还是当初那份年轻活泼的模样,时髦的衣服和潮流的打扮在别人看来丝毫感受不到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战乱之中。

二姐宋庆龄则一身素装,在这场重逢中她是话最少的那个人,自从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无论是在追悼会还是其他什么场合,她的平静淡然都和身边人格格不入,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也让三个人在各自不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新中国成立后,二姐宋庆龄做了我党的名誉主席,三妹则跟随丈夫蒋介石一起回归了台湾,两人之间的隔阂也随着这次离别彻底没有了化解的机会。

1981年,宋庆龄去世前曾想和宋美龄见一面,没想到却遭到对方拒绝,这也成为她一生中无法弥补的遗憾。

结语:

私者一时、公者千古,多年之后宋氏三姐妹的故事在不同人之间也有着不同的评价,只不过对于姐妹三人来说,除去国事家业,三人之间仍有着不可分割的骨血之情。

这份感情的深厚也终将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加浓厚,对立数十载,最后的结果也不过是共同沉眠于三尺方台,恩恩怨怨这一刻也化为泡影。

史料来源:[1]林木:1940年4月的宋氏三姐妹[J].党史博览

0 阅读:168

不急不躁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