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家辉,一位被誉为“美国梦”代言人的华裔政治明星,却因其在中美关系中的反复态度而备受争议。从打压中国企业到卸任后频繁在中国捞金,骆家辉的双面性让人难以捉摸。
这位政治明星的真实故事,远比光环下的形象更复杂,也更具讽刺意味。
骆家辉的政治崛起:美国梦的实现骆家辉的成长故事听起来像是老美版的“草根翻身”。他的家庭背景并不富裕,从小在一个退伍军人的社区里长大。
他的爷爷当年漂洋过海来到美国打拼,之后又回到老家广东。而骆家辉的父母后来再次移居美国,在西雅图落脚。骆家辉的家庭条件相当普通,他爸开了家小餐馆,家里孩子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小骆从小就在餐馆里帮忙,看着爸妈为了生活奔波。
虽然条件不好,但骆家辉学习非常刻苦。小时候因为语言不通,他甚至在学校里受过不少歧视,但他没被打倒,反而更加努力。
靠着自己的拼劲,他考上了富兰克林高中,后来更是被耶鲁大学录取。那时候的耶鲁对他来说简直是光芒万丈的机会之门,骆家辉抓住了它,修读了政治学,这给他日后踏入政坛埋下了伏笔。
大学毕业后,他没有选择舒舒服服的律师行当,而是踏进了政坛,25岁就开始在政府部门工作。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这么年轻的华裔能进入美国政界是件非常稀奇的事儿。更厉害的是,他并没有止步于此。
1996年,骆家辉靠着在西雅图华裔社区的支持,一举赢得了华盛顿州州长的选举,以58%的高票当选,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州长。
这一成绩一出,当时在美国的华裔社区简直炸锅了,大家纷纷以他为荣,认为这位“黄皮肤、黑头发”的州长是他们的骄傲,是华人出头的象征。
骆家辉当上州长后,政绩颇为亮眼,尤其在教育和经济政策上赢得了不少民众的好评。2000年,他成功连任,把州长的位置坐得更稳了。
当时媒体和公众对他的评价可谓盛赞一片,觉得他不但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还成为了其他华裔眼中的榜样。但是谁能想到,这位从贫困中走出来的州长,后来却在中美关系中玩起了“两面派”的戏码,让人既意外又失望。
在职期间的强硬对华政策骆家辉一上位就立刻露出他“美国优先”的底牌,特别是在他当上商务部长后,对中国的态度那叫一个强硬。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针对华为的态度,华为当时想打入美国市场,正准备跟美国企业合作呢,结果骆家辉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理由直接把门给堵死了。
他在公开场合毫不避讳地说,华为没通过安全审查,所以不可能参加任何投标。你想啊,一个正值发展关键期的企业被这样对待,能不影响大吗?华为那时候真是被搞得焦头烂额,几乎失去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所有机会。
骆家辉还不只是说说,他在背后推动了一系列限制措施,让中国企业在美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比如搞反倾销、设置高关税等等,这些手段都是针对中国企业量身定做的。
其实很多时候看得出来,他并不是为了公正,而是为了迎合美国政府和选民的情绪。面对媒体,他的立场始终站在美国那边,说什么都围着“保护美国利益”这个中心转。
骆家辉这样的操作,让原本对他有好感的华人开始觉得这人翻脸比翻书还快。当初利用华裔身份打入政坛,如今却站在了对立面,尤其在处理中美贸易问题时,更是毫不犹豫地给中国使绊子。
华人社区那时候简直对他大失所望,觉得他这个“华人之光”彻底黯淡了。
卸任后的反转:频繁回国捞金骆家辉一卸任,就彻底换了副面孔,转身开始在中国的商界混得风生水起。真是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前脚还在打压中国企业,后脚就开始频繁往返中美之间,疯狂捞金。
他到中国来干啥呢?最常见的就是去各种论坛、商业活动上讲“励志故事”,说他如何从一个小餐馆的孩子,一步步爬上了美国政坛的顶峰。
骆家辉可是把这个“美国梦”的牌坊立得特别高,讲得跟励志大片一样,什么“勤奋努力”、“家庭支持”之类的老套路,说白了就是讲自己多不容易,顺便吸粉捞金。
要是单靠这些讲座还不够赚,骆家辉还挂名多个中美合作项目,用他那“前大使”的光环来吸引投资。
为了营造一种他对中国“友好”的假象,骆家辉还故意塑造出一副亲民的样子。你想象一下,他出行时总喜欢背个双肩包,坐个经济舱,装得就像是个普通人,这些行为也成为他卖人设的好素材。
网上铺天盖地的报道,什么“低调大使”、“亲民政客”,很多人一看还真信了,觉得他这个卸任的美国政客回到中国很接地气。
但谁都看得出来,他的真实目的就是捞金。骆家辉在活动中说自己有多懂中美关系,有多支持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但翻开他在职期间的那些记录,哪一样不是阻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
骆家辉的行为就像一出精心导演的双面秀,一边说得冠冕堂皇,一边暗搓搓地赚着中国的钱。对于这种两面派操作,不少人直呼“看不下去”,觉得他这是在拿同胞的情感当筹码,干着伤人的勾当。
骆家辉的两面性与公众反应骆家辉这个人,真的是把“两面派”演得出神入化。大家都知道他有个华裔的身份,可是这身份在他身上就像一件随时能换的外套,哪边有利就往哪边靠。
卸任后,他在中美两国之间反复横跳,搞得跟个变色龙似的,时而强调自己“懂中国”,时而又不遗余力地站在美国立场上抨击中国。
先说说他在中美关系紧张时期的表现吧。在一些公开活动和论坛上,他一边呼吁中美重新谈判,什么“要修复贸易关系”之类的大道理说得头头是道;可另一边,他又毫不避讳地指出美国的贸易战怎么怎么合理。
听起来就像是站在中间当和事佬,可实际上一点好话都没给中国留着。面对媒体,他总是一副“我是专家”的架势,给人一种很权威的感觉,但背后的算盘打得可精明着呢。
还有一次,中美贸易摩擦激烈时,美国举办了一场关于中美关系的线上会议。骆家辉作为嘉宾发言,说什么贸易战不只打击了美国经济,还让其他国家捡了便宜。
表面上看似乎是在批评美国的政策,但细细一琢磨,整场发言核心还是在维护美国利益,完全没有替中国说一句公道话。这种“左一句右一句”的风格让人感到他站在谁那边都不是,实际却在精打细算如何捞好处。
更搞笑的是,他卸任后对华态度的大反转也没能掩盖他之前那些坑中国企业的事儿。人们越看他在中国的种种“亲民”行为,就越觉得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
媒体对他的反应也从最初的吹捧,变成了批评,指责他用“伪善”博同情。骆家辉的“明星政客”形象渐渐崩塌,变得面目可憎。就算他在公开场合再怎么努力扮演“和事佬”,但那些刻在历史里的言行,早已让公众对他的信任跌到谷底。
很多华裔民众对他也彻底失望,觉得这个曾经的“华人之光”完全是利用血缘搞政治,最后却是“帮别人打自家人”的反面教材。
尤其是面对他的那套说辞,大家更是看得透彻,知道他其实就是想在两边都落个好,不管哪边得势,他都不吃亏。
这种两面三刀的操作,不光让人觉得反感,更让他成为了不少人眼中既想捞好处又不想背锅的典型“双面派”。
骆家狗,你是一个纯真的恶魔,滚滚滚。
怎么不查一下谁请他来的。又是哪位领导批准的,钱从哪里支岀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