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老话说“不怕冬至雨,最怕冬至晴”,晴天有啥预兆?

艺术评论百家言 2024-12-21 11:36:48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的历法,是古人自春秋时代就记录、研究的一年中的天气变化。但是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百姓们也通过自己对节气时的观察总结记录了许多对应的俗语。而冬至作为而是二十四节气的重要节点,同样有着记载各种各样对天气的预兆。

冬至到来,晴雨有何分别?

12月21日的下午5点,冬至将准时降临大地,开启中华大地上最冷的阶段。自今天之后,人们就要裹着厚厚的衣物,数九过冬。

作为一个农耕社会奉为圭臬的历法,二十四节气的流传中总是少不了句句农谚。“从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波备耕早动手”到“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四时八节之一,自然也少不了农谚相伴。不怕冬至雨,就怕冬至晴”每逢一年的冬至前后,中国的农民们就会不约而同的望向天空,希望在这一天里有一场冬雨来滋养自己的土地。

在无数农民代代相传的节气知识中,冬至成为了预测未来一年的雨水量的关键。正所谓“一年雨水看冬至,冬至宜雨不宜晴”在人们对节气的记录中,如果能在冬至前后降雨,那么未来一年的降水就会较为充沛、合理。

雨水对农业的影响无疑是极为重大的,所以冬至这一天也饱含了农民对降雨的渴望。可是今年的冬至万里无云仿佛预示着未来的暖冬,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农业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呢?

答案是一定的,冬至这天如果降雨不仅意味着明年农民可以省去许多为农田浇水的功夫,更是能通过降温的方式,让一部分害虫挺不过这个寒冬。但是暖冬的出现,又让这些美好期望一定程度上化为了泡影。

在古时,或许农民会无助的抬头望天思索着明年的生计。可如今的现代社会,降雨的影响力已经微乎其微。

现代化农业的稳步发展,使得水资源能够上山下海,所向披靡。在耕种方面更是如此,在刚刚结束的中央农业工作会议中,国家还强调了对农械农机的加大研发。

冬藏和补冬

所以冬至留给我们的更多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冬至到,吃水饺”在这一天河南地区的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一盆盆的馅料和面团,为家人包上一个个耳朵形状的饺子。

相传这是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后,看到河南的贫苦人家在冬日里冻烂了耳朵,就将羊肉辣椒木耳等食材包进面中,捏成耳朵模样施舍民众。虽然传闻已经不能考究,但是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还是代代的保留下来。

其实不仅仅是饺子,冬令进补在中医看来是符合人体的自然的规律的,正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作为数九寒天到来的号角,万物在冬至前后开始蛰伏,同样冬天的滋养也能更加助长来年的健康。

冬令进补,春天打虎早已成为中医的一句俗语。可哪几种进补方法能更好的帮助人们调理身体,有益于明年的健康呢?

中医讲究的是药食同源,而寒冷的冬天,最好的食补方法无疑是火锅。选取羊肉木耳等滋补食材搭配清淡的锅底,一家人围坐一起即暖胃又暖心。

冬至作为补冬的最佳时间,人体往往从这一天开始否极泰来,阴极阳生。所以抓住冬至前后的时间补血补气往往事半功倍。

在如今的社会上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交易,根据新闻晨报的报道。在部分线下商超中,已经上新了许多新型的食补套餐。海胆饺子、芋泥板栗流沙汤圆、新西兰羔羊肉汤锅。主打的就是一个将传统民俗和现代商品结合。

对于如今积极拥抱新奇事物的年轻人来说,传统文化和新兴事物的融合无疑是更受到欢迎的。所以商超的管理人员也表示,如今年轻人也开始注重于对身体的调养,而药食同源作为既满足味蕾又满足身体所需的滋补方式,符合消费市场的流行趋势。

而食补也只是补冬的一种,在满足自己味蕾的同时也可以尝试其他的进补方式。就比如通过适量的运动保证身体内的阳气流通。

中医传统的五禽戏和八段锦就是相当不错的运动方式。但是专家同样提醒,要注意运动的适量。冬日里大量出汗很有可能导致身体虚寒,在夜晚手脚发凉和气血不足。

如果有充足的时间还可以尝试过泡脚、晒背、艾灸等方式补充身体的阳气。每天在早上9点到10点背对太阳,能够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

在冬至进补之后,数九很快就会来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数九寒冬中首要的问题就是保暖,虽然根据冬至的迹象来看今年大概会是个暖冬,但是面对冬季依旧不可小看。

对于老人而言,冬天的道路湿滑,外出时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而对于在寒冬中依旧要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室内外温度的落差就成了要注意的对象。面对室内的干燥温暖还是室外的簌簌寒风,补水和保温必须被放在心上。

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无数古人在几千来不断总结,计算得出的知识瑰宝。在中国举办的冬奥会上,它曾作为倒计时揭开比赛的帷幕。在漫长的时间里他也陪伴了中华民族左右。

直到如今,部分地区依旧在严格按照这套历法来维持生活劳作的稳定进行。可就是这样天文学、气象学结晶已经被许多年轻人逐渐遗忘,实在是让人倍感可惜。

俗语有言“冬至大如年”它不仅承载着人们对明年风调雨顺的希望,同样意味着寒风将至提醒人们要注意预防。对于喜欢下雪和冬天的人来说,冬至来临就是年末的欢快的征兆。对于不习惯寒冷的人而言,冬至阳生春又来,冬天都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信息来源:

冬至食补 养生边炉走起

光明网2024-12-19 17:05

冬至养生正当时:盒马上架“药食同源”系列商品

光明网2024-12-19 18:12

0 阅读:8

艺术评论百家言

简介:艺术评论百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