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到:“公九冻死牛,母九赤脚走”,今年是公九还是母九?

月照花楼 2023-12-25 22:34:14

提起“数九”,大家都不会陌生,毕竟“数九歌”早已深深烙印在了人们脑海中。

数九的计算方式是从冬至的壬日开始计算(或者有说法是从冬至日起),每九天为一轮“九”,依此往复。有谚语称:“三伏天里热如火,四九天寒气透骨”,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定格在“三九、四九天”。

这一习俗持续数至“九九”,共计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这句谚语则意味着此时已是寒气消散,气温回升,春意盎然。

这一时期,大地渐次苏醒,桃花盛开,预示着寒冬已去,温暖的春天即将来临。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数字传统,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承载着人们对自然循环的深切感悟。

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寒冷季节的正式开始。而“数九”则是民间用来计算寒暑交替的独特方式,冬至的到来,即为“数九”的开端,也即进入“入九”的阶段。

“数九”的划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冬至当天的阴历日期而定。如果当天的阴历日期是单数,那么即为“公九”;如果是双数,则是“母九”。

今年的冬至日期是12月22日,而当天的阴历时间为十一月初十,初十为双数,因此,可判断今年为“母九”。

“公九”和“母九是有着本质区别:老祖宗说:“公九冻死牛,母九赤脚走”。

“冻死牛”虽是夸张之词,却生动地表达了“公九”年份的寒冷。牛在古时是农田耕作的重要助手,而牛都能被严寒冻死,足以说明严冬的来临。

相对应的,“母九赤脚走”则透露了“母九”年份的相对温暖。这种以牛的生命为比喻的方式,为民众提供了直观而深刻的气象判断。

与此相关的农谚还有很多,比如“公九冰上走,母九暖融融”,用“冰上走”形容“公九”年份的寒冷,寓意着结冰的河水足够厚,温度极低。而“母九暖融融”则是对“母九”年份相对温暖的生动描绘。

再比如“冬至遇母九,薄衣就过冬”,这句谚语更是将“母九”的暖意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冬至遇到“母九”,那么整个冬季,穿着薄衣就足以过冬。这是对温暖冬天的乐观展望,也是对气象规律的深刻理解。

按照老祖宗的智慧来判断,今年属于是“母九”,意味着整个冬季与之前相比,是较为暖和的,而这恰好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呼应。

据气象专家的预测,受厄尔尼诺的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冬季气温可能相对较高,甚至有可能是“最暖冬天”。

然而,近期北方多地的气温却显示出了一些让人意外的寒冷趋势。强寒潮、冷空气的持续影响导致北方多地气温急剧下降,引发了人们对“最暖冬天”是否能够持续的疑虑。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意识到,气象规律和民俗信仰之间并非总是完美契合的。

民谚中的“母九暖烘烘”只是一种对自然的愿望和期盼,而实际的天气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更为全面的数据和观测来进行准确的判断。

结语:

冬至,是寒冬的开始,是阳气渐复的希望;数九,是对寒暑变化的独特计算,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感知。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而言,冬季变得暖和起来,都是很高兴的。因为不用裹得像个粽子一样,导致行动不便。在整个春节期间,我们也可以更好的安排自己的游玩行程。

但对于农民伯伯们,暖冬可不是什么好年景的预兆。按照老祖宗的说法,“瑞雪才能兆丰年”,该冷的时候一定要冷,来年的庄稼来能健康生长。

幸运的是,人类科技不断在进步,农业生产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人们可以吃饱穿暖,过上了小康生活。但也不能忘却了先祖们留下的智慧结晶,对于民俗,我们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不负老祖宗的良苦用心。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阅读:219
月照花楼

月照花楼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天五分钟,吸取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