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天合光能高纪凡约着见面聊聊。去年我们搞ESG,他多次参加活动。去年十月我还去过他们公司。说起来是老乡、也是老朋友了。去他们公司的感受就一个字“牛”:这是我们国家最牛的行业,全世界70%的技术、80%的标准、90%的市场是中国的,绝对领先。
老高送我一本书《天合纪》,我一口气读完,觉得这是在类似商业传记体书中最好的之一,好就好在它不仅仅是写高纪凡和天合光能,而是把天合光能和高纪凡的故事放到整个行业发展、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中来讲。
高纪凡是个相信知识创造价值的行动派,1988年放弃加州伯克利大学深造机会南下创业,从研发生产处理家电表面的化学制剂开始,到回常州从事铝板幕墙业务,再到进入光伏行业,开启了一段结缘阳光、结缘光伏的新的创业旅程,1997年12月26日,天合公司正式成立。
《天合纪》讲了很多故事,其中最惊心动魄的是“知进知退,天合躲过一劫”。
2000年之后,光伏产业快速发展逐渐火热,使得产业口粮——硅料更加短缺,供不应求。价格从最初的每千克20多美元,上涨到2005年的40美元,又一路飙升到2007年的400美元,后来又继续上涨到500美元以上。“无米下锅”的中国光伏企业,掀起了一场硅料大战,同时多晶硅大项目纷纷上马。这种情况下,天合光能也决定上马一个多晶硅项目,自己解决一部分口粮问题。
2007年12月5日,项目投资意向书在南京签订,总投资额高达10亿美元,规划年产1万吨高纯度多晶硅,2012年前全部建成投产。这是当时国内规划的首个万吨级多晶硅项目,是连云港引进的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江苏省一位副省长和连云港政府领导及多个部门的负责人一起出席了隆重的签字仪式。
因为这个项目,天合光能要与美国太阳能产品生产设备供应商GTSolar签订3亿美元的设备采购和服务意向合同。在正式签订合同前,高纪凡前往美国GTSolar总部考察。交流中一张图引起高纪凡的注意,那是GTSolar正在执行和规划的项目,以及全球各地光伏企业的多晶硅项目规划情况。高纪凡在心里稍微数了一数,总体的吨位比现在全球需求要多出3-5倍。
高纪凡感到心惊:如此多晶硅将一定过剩,连云港项目还上不上?高纪凡把自己关在酒店想该怎么办,整整三个晚上没有闭眼。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进吧,已经明确看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退吧,事情没法交代。最终高纪凡决定放弃这个项目空手回来。2008年4月,天合光能正式对外宣布,终止连云港10亿美元多晶硅项目建设,同时终止与GTSolar签订的设备供应合同。退出连云港多晶硅项目,天合光能共损失前期项目开支费用等1000多万元,但是进退有据让天合光能避免了一场重大挫折。
仅仅在几个月后市场就急转直下,金融危机席卷而来,整个中国光伏市场雪崩,全行业没有谁能独善其身。6英寸单晶硅价格一个月内下降10%以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国际价格,由年初的每瓦3.8美元降到2.8美元以下;最为残酷的还是此前过热的多晶硅,从顶峰时期的每千克500美元一路急转直下,半年时间跌去一半多,再进一步跌到40美元左右,不到巅峰时期的1/10。这让这一时期大肆扩张多晶硅项目的众多中国光伏企业损失惨重,最严重的几年时间就败光上百亿资产而倒闭,无锡尚德、江西赛维LDK、保定英利等光伏巨头,全部在这次危机中为前期的大肆扩张付出了代价。
如果天合光能真的在连云港投下10亿美金的重金,后果将不堪设想。生死就在一念之间!
(2024年3月28日 CA1362 海口-北京)
企观国资是企业观察报社官方微信公众号。《企业观察报》是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全媒体平台,被国务院国资委认定为“国资国企自有舆论平台”,致力于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视角关注报道中国企业改革发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0120240005
微信公众号:cneoguo(企观国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2号
电话:010-68719177 13911965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