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精神领域的精华,早从古代开始就有了习武强身的说法,后来更是演变为各门各派,因为所处的区域和地理位置不同,各大门派之间也拥有自己独特的传承,广收弟子,发扬光大。
虽然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对于武功的修炼,人们总喜欢分出个高低,所以就像是小说中描写的那样,自古以来,各大门派之中充满了明争暗斗,因为这关系到的不仅是自己的武学修养,还有身后门派的名誉问题。
即使是将武功练至出神入化的一方大能,也会不断与人切磋,提高自己的武学境界,对于自己来说,有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是难得的机会,对于旁观者而言,高手之间的武功切磋更加难得一见,昔日自然门万籁声和太极杨澄甫的那场比武,结局究竟如何?
杨澄甫的武学修为杨澄甫出生于清朝末年,和大多数人的命运不同,在这个混乱的年代,他拥有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并且是当时出名的武学世家,他的父亲杨建侯是太极大师杨露禅的长子,祖父杨露禅从很小就开始教儿子们练武且要求极其严格,甚至有人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太极拳风格。
杨建侯也不例外,他性格十分温和,但也被父亲要求从小练习太极拳,所以深知练武一道的艰苦,或许是性格使然,或许是不想让儿子走上自己的老路,杨建侯对儿子杨澄甫较为宽松,并没有延续父亲杨露禅的严厉。
受家庭的影响,杨澄甫对武术也颇有兴趣,每天都会到武馆中按时练习刀剑和拳脚,当然也接触到了太极拳的部分功法,只不过由于父亲对他没什么管束,每天虽然日复一日都在练习,但并没有下功夫,只能算是略懂一些皮毛的泛泛之辈。
杨澄甫的武功和自己的平辈相比,根本不能称之为高手,他的父亲还没有来得及督促,就在1917年突发疾病去世了。
临终之前,杨建侯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儿子,他直言因为自己平时管得不够严格,所以儿子不如侄子们练功刻苦,早年的设场收徒,是因为有自己作为后盾,如今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万一有高手上门前来挑衅,杨澄甫将会毁了杨家的一世名誉。
不得不说这一番话对杨澄的触动很深,父亲去世之后,杨澄甫下了真功夫练功,闭门谢客,日以继夜,刻苦练习太极拳,仅是“打桩”的基本功,杨澄甫就练了6年时间,最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一拳可以将木桩打到六米开外。
但此时的杨澄甫并不满足,未来的对手都是活生生的人,并不会像木桩一样等待自己出击,所以主动开始寻求变化,甚至还多次拜访太极拳高手,请求切磋,在比如之中不断提高自己对武功的理解,等到他学有所成,重新开门收徒的时候,已经是40岁的年龄。
但此时的杨澄甫内功极其深厚,拳法成熟,并且能够做到收放自如,还在太极拳的基础上融合了太极剑,并且剑法已经到了出神入化,变幻莫测的地步。
而且在此基础上,杨澄甫还衍生出了太极枪,一击可以将人打到三尺之外,经过多年的沉淀,杨澄甫已经不再受招式的限制,将自己所学的内家功夫全部融合在一起。
而当时的武学大家们,一听到有新高手的崛起就“手痒痒”,动不动就会找人来切磋,各门派的不同高手之间也经常有比武,出身自然门的万籁声和杨澄甫之间就曾有过一场对决。
万籁声的超强能力他和杨澄甫出生在同一个时期,只不过两人的命运并不相同,万籁声没有优越的家庭环境,并且在最开始偏重文学方面,他在很早的时候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并不是为了学习武功,而是寒窗苦读了4年,17岁的时候,万籁声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农业大学。
但当时的环境让这个学富五车的少年最终从文学走向了武功,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上鸦片横行,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看到列强欺辱国民,万籁声毅然决定放弃文学开始练武,但一直没有师傅的教授,这就让他十分苦恼。
一次偶然的机会,万赖生遇到一位老者教训一群欺良家少女的歹徒,见他三拳两脚就解决了问题,钦佩之余请求对方传授武功,而这一练,就是整整10年时间,在此期间,万籁声听说了自然门这个神秘的存在,一度心驰神往,最终也是命运眷顾,万籁声认识了杜心武。
此人不但是自然门的高手,还曾是孙中山贴身保镖,在一番苦苦哀求之后,杜心武最终被他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打动,决定收万籁生为徒弟,有了名门高手的点拨,万赖声的武功进步飞快,又是7年过去,万赖声已经尽数领悟自然门的内功奥义。
因为此前的文学功底,万籁声把自己对武功方面的理解和感悟写成了一本书,并且还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武术大赛。
在此之后,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中国武术界也被许多外国高手多次挑衅,万籁声作为一个弃文从武的优秀学生,早就对这些侵略者深恶痛绝,当初专心文学的他手无缚鸡之力,如今身怀绝世武功,自然不会让这些外国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放肆。
所以直面了许多外国拳手和武术大师的挑战,在比武期间,万籁声将自己的平生所学发挥到了极致,每一次都让对方输得心服口服,发扬中国武术的同时,一拳打破了“东亚病夫”的不良称号,获得更多知名度的,是万籁声的大名。
当时正值乱世,国内武术行业的佼佼者也不在少数,听到某个地方有高手存在后,很多中国的武学大师也会有切磋的想法,万籁声也不例外,挑战外国人是宣扬国威,就有可能提升自己,他决定向太极拳的传人杨澄甫提出挑战,一场决斗随之开始。
切磋与最终结果相比于杨澄甫,万籁声从家世和名气上都比不上对方,他也知道短时间的名声骤起,比不上对方长久的积淀,所以要想切磋,自己就必须放下身段,最终万籁声亲自登门,来到了杨澄甫的武馆。
当时的万籁声还和杨澄甫开了一个玩笑,他并没有直接表明来意,而是装扮成一个普通学生出场,因为穿着简单朴素,所以并没有被其他人当一回事,众人都以为有一个学徒没有认真练习,殊不知对方就是自然门的绝顶高手。
万籁声也不拖泥带水,直接向杨澄甫走去,当面儿提出要挑战他,最初杨澄甫以为是学生不懂事,所以并没有给予理会,而是继续教拳,纠正徒弟们的动作,这一堂课上完之后,杨澄甫才带着万籁声来到了场地的正中央,这场所有人都期待着这场战斗。
其实太极拳和自然门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两人并没有过多犹豫就交起手来,在前期的试探过程中,杨澄甫也看出了万籁声的门道,开始聚精会神,专心防守对方的招式。
或许是因为主动挑战的原因,万籁生没有丝毫留手,迅速使出了许多招式,并且在变化之中不断寻找对方的破绽,但都被杨澄甫一一化解,毕竟太极拳就是一门“以静制动”的拳法,他的招式不紧不慢,从速度上看并不比万籁生快。
但却表现出了一种游刃有余的感觉,前期的试探过去后,两人的比武很快进入白热化阶段,更多的手段都展现了出来,万籁声的进攻势头也更加犀利和迅速,但杨澄甫每一次都能做到巧妙化解,众人都将心提到了嗓子眼,仔细观察着这一场对决。
上一秒,万籁声的拳几乎快要打到杨澄甫的身上,但在下一秒就会被杨澄甫巧妙化解,仿佛掌握他的招式落点一般,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场的人都意识到,两位高手的武学造诣其实不相上下,现在已经进入了耐力比拼阶段。
最终还是万籁声稍逊一筹,或许和自己的武学修养有关,他的师父杜心武身为自然门传人,在武学方面更多强调的是防守,而并非主动进攻,毕竟作为保镖,需要在防守中克敌制胜,一般都不会主动进攻。
但是这一次,万籁声并没有选择扬长避短,而是在和杨澄甫的切磋之中,不断主动出击,这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加上太极拳本就刚柔并济,正巧是在不断消耗对手,和化解对手的力量之中取得切磋的胜利,所以这场战斗万籁声根本不可能成功。
但各大门派各有所长,万籁声的失败并不是招式上的欠缺,也不是自己练习不够刻苦,而是主动进攻原本就不是自己的长处,如果碰到太极拳这样“以柔克刚”的打法,那么自己将没有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叶忠良.自然门与大侠杜心武[J].贵阳文史,2007,(05):64-66.
[2]李秀.杨澄甫宗师编年行述[J].中华武术,2024,(05):50-54.
[1]刘文军.民国武术家万籁声的“悬壶济世”生涯考略[J].兰台世界,2014,(28):101-102.DOI:10.16565/j.cnki.1006-7744.2014.28.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