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即购房者共同分摊的公共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楼梯间、公共走廊等。这一制度起源于香港,上世纪90年代引入内地,初衷是为了解决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公摊面积逐渐成为购房者心中的“隐形负担”。
购房者普遍反映,公摊面积的计算不透明,开发商往往通过夸大公摊比例来提高房价,导致实际得房率大幅缩水。例如,有购房者购买了100平方米的房子,实际使用面积可能只有70平方米,而物业费、取暖费等费用仍按建筑面积计算,进一步加重了购房者的负担。
近年来,多地政府开始推行“取消公摊”政策,按套内面积计价销售。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购房透明度,减少开发商通过公摊面积“藏污纳垢”的空间,让购房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实际购买的居住空间。
二、取消公摊后,已购房者的权益如何保障?对于已经购买了按建筑面积计价房屋的购房者来说,取消公摊政策是否会带来补偿,成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根据目前的政策和法律解读,已购房者的权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已购房者的公摊费用无法退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已签订的购房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购房者无法要求开发商退还已支付的公摊费用。即使新政策实施,已购房者的合同条款仍然有效,开发商没有义务对公摊部分进行补偿。
2. 物业费和税费可能调整虽然公摊费用无法退还,但取消公摊后,物业费和税费的计算方式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物业费通常按建筑面积收取,取消公摊后,物业费可能会按套内面积计算,从而减少购房者的支出。此外,税费如契税和房产税也可能按套内面积计算,进一步减轻购房者的负担。
3. 二手房市场的调整对于已购高公摊房产的购房者来说,取消公摊后,二手房交易时可能会面临面积缩水的挑战。例如,一套100平方米的二手房,实际套内面积可能只有80平方米,如果房价不变,购房者可能会感到亏损。不过,由于房屋总价不变,二手房的单价会相应提高,因此实际交易价格并不会受到影响。
三、取消公摊后,物业费和税费的变化取消公摊后,物业费和税费的计算方式成为购房者关注的焦点。以下是具体的变化分析:
1. 物业费的调整物业费通常基于房屋的建筑面积收取,包括套内面积和公摊面积。取消公摊后,物业费可能会按套内面积计算,从而减少购房者的支出。例如,原本按100平方米收取的物业费,取消公摊后可能只需按80平方米计算,每年可节省数千元的费用。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物业费的单价可能会上涨。因为公共区域的维护费用需要由更少的面积分摊,物业公司可能会通过提高单价来弥补成本。因此,物业费的最终变化取决于地方政策和物业公司的决策。
2. 税费的调整税费方面,与面积挂钩的主要是契税和房产税。取消公摊后,契税和房产税可能会按套内面积计算,从而减少购房者的税费负担。例如,契税的税率通常与房屋面积挂钩,按套内面积计算后,购房者可能需要缴纳更少的税费。
3. 其他费用的变化除了物业费和税费,取暖费、水电费等费用也可能按套内面积计算。例如,取暖费通常按建筑面积收取,取消公摊后,购房者只需为实际使用的面积支付费用,从而进一步减轻负担。
四、取消公摊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取消公摊政策的实施,不仅关乎购房者的切身利益,也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1. 提高市场透明度取消公摊后,购房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实际购买的居住空间,减少了因公摊面积不透明而产生的纠纷。这一政策有助于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增强购房者的信心。
2. 推动开发商优化设计取消公摊后,开发商失去了通过夸大公摊面积来提高房价的机会,必须通过优化房屋设计和提高得房率来吸引购房者。例如,一些城市通过放宽阳台尺寸限制、支持空中绿化面积不计入容积率等方式,帮助开发商提高得房率89。
3. 对房价的影响虽然取消公摊改变了计价方式,但并不意味着房价会大幅下降。开发商可能会通过提高单价来弥补公摊面积的损失,因此购房者实际支付的总价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化。
五、总结与建议取消公摊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房地产市场向更加透明、公平的方向迈进。对于已购房者来说,虽然无法获得公摊费用的补偿,但物业费和税费的调整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实惠。对于未来的购房者来说,取消公摊让他们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实际购买的居住空间,减少了购房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然而,取消公摊并非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保持警惕,关注房屋的实际得房率、公共设施的质量以及开发商的信誉。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确保取消公摊政策的顺利实施,真正让购房者受益。
退休后闲逛
至少是不会便宜,大概率是要多交的。原来100平方米(80套内20公摊),1元一平米每月100元。新政策下开盘的相同情况小区,1.3元一平米,要交104元。
逝禅
有冲突么?每套房子都是不同的商品,人家现在出更优秀的商品要负责回收你的旧商品或者补你差价么?再说有的房子买涨了有的买亏了,亏的叫补,涨的开发商能不能原价回收?哪有这么做生意的,就是一帮冲进去买亏的傻子在叫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