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穗”,严重影响产量!是它惹的祸,今年咋提前预防?

怀瑶评趣社会事件 2025-02-21 16:42:38

时节已然秋天,随着秋季作物开始收获人们就更加期待冬小麦的播种,因为这不仅关乎小麦的质量,也关乎第二年丰收。

我们国家一直以来将粮食生产放在首位,不遗余力的推进粮食安全,第一是因为我们国家有着14亿人口,第二就是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后面会出现改变什么的意外,所以保证粮食安全十分重要。

而在近几年的新冠疫情后,粮食供应危机就更是存在了,在这个时候能够保证自己手中有足够的粮食就很重要,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惧后疫情时代发生的意外。

秋季作物收获后冬小麦播种前,农民都会提前做好小麦播种前的预防措施,在这其中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个病害不仅对小麦造成严重影响,还会让人们在吃到这些小麦的时候看到“白穗”。

小麦茎基腐病危害。

小麦茎基腐病是小麦的一种常见病害,同时也是非常影响产量的一种病害,今年我国北方一些面粉厂家就发现了一些不明原因造成的粉质变白和口感变差。

经过调查发现是叫做“小麦茎基腐病”的新型病害,是其导致的,其一,该病害本身传播速度极快,会在一段时间内让其感染全田。

而且该病害会导致小麦产生“白穗”,就是小麦穗上并没有形成颗粒或者颗粒十分小,所以根本无法出粉来用。

同时感染该病毒的小麦还会出现萎缩、导致整株秧苗死亡等现象,产生病害的小麦一般都会造成十几倍的减产,而且还可能导致种子的感染。

另外,像这种小麦产生“白穗”的现象不仅只发生在个别地区,而是普遍现象,广泛存在北方地区,因此,这种病害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严重的。

此病害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存在,而且还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极大的冲击了北方几个省的小麦市场。

小麦茎基腐病原。

1.发病原因。

小麦茎基腐病又称为小麦茎基腐霉主要是由一种叫灰霉菌所引起的危害,由此可知该病害还是一种真菌病害。

这种真菌广泛存在于我国南北地区,适应性很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条件,适用于各种环境条件,所需营养比较少,很容易就能从植物和土壤中获得大量营养。

这种真菌一旦找到合适的寄主就会加速繁殖,同时,它的繁殖速度比较快,相对其他病毒它的传播速度也更快,而且产生的孢子数量庞大。

正因为此,它产出大量孢子以至于它传播的时候能够不分白天黑夜随时随地侵染寄主,同时造成严重后果,在它找到合适环境的时候还能进行自繁殖,生成更多灰霉菌。

可以说它简直是一个小怪兽,专门寻找有利环境并能快速繁殖,其播散范围不仅有土壤,还有空气中的灰尘,并且这些孢子不仅吃饱了就能生,就算是饱餐一顿仍旧存活吞噬时间长达数年之久,所以除非把这些孢子抽离空气,否则你是永远都做不到彻底根治这些小怪兽。

再者,这些孢子还会产生毒素,会对植物造成伤害,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感染了这些孢子的植物会出现不同程度死亡的现象了。

同时,这也是灰霉病高发季节的原因,在此时此刻天气逐渐转凉,同时空气湿度越来越高,有利于孢子的扩张和繁殖,从而也会导致增产。

2.发病环境。

在此时此刻,泥土中的温度和湿度处于比较适宜的状态,孢子落入泥土后极易发芽繁殖,同时,由于有菌丝体存在,所以泥土温度被调节适合有利生长。

而且还过多的营养物质,更有利于它们生长,并且这些真菌一般是寄生生长的,适合它们生长的环境往往也更方便植物吸收养分,所以,植株发育好、营养充足,这些孢子自然能够滋生得更好。

同时,像小麦这样禾本科植物本身就容易感染该真菌,而当小麦刚进入拔节期是最容易感染这种真菌的时候,然后再继续生长期间它会在营养物质充足的情况下带来更为严重的影响。

3.发病症状。

该病症从芽叶开始症状为幼苗早枯患者比例不齐。

延续到白穗阶段,小芽尚存或僵化甚至死亡。

如果在开花期间发病,小麦穗会出现空瘪情况,有不少人在春末夏初时期发现小麦开始枯黄,就会发现秧苗之间会难民大量的腥臭沥液。

小麦茎基腐病怎么预防?

打好预防针永远是第一原则,被动防御不如主动进攻主动防御是最有效的,因此主动积极进行预防才是王道。

1.选择物种。

选择抗病性比较强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从源头减轻负担,减少后期蔓延带来的危害,所以选择抗性较强的小麦品种才能降低后期虫害事态扩大的风险。

2.合理轮作。

在农业上,有句话叫“一年三熟”,就是利用不同时节适合种不同农作物轮转着进行种植,从而保证每一种作物都能健康生长,不至于影响收成。

农作物也像人一样需要休息,不轮作的话土地休养不了,连带着土壤中的微生物都没有休息,会出现秽气,从而这一系列环境反过来影响作物生长。

3.深翻土壤。

在进行耕地的时候深翻能够很好的清除一些杂草和其他作物残留,避免它们成为孢子的宿主,在土壤里面滋养滋生,同时也能对土壤进行松软化处理,从而增加排水性。

4.处理种子。

在播种前要对播种前的种子进行处理,这样能够减少播种后的虫害蔓延,也能够对种子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5.施药。

及时施药是控制小麦病害的重要手段,但要注意科学施药,不可滥施农药,用量呈定量施展才是最有效的,并且重复喷洒式喷药更加能起到有效作用。

6.做好田间管理。

加强小麦田间管理,通过加强对农田管理来减少孢子扩散机会和数量,也是控制其扩散的重要手段。

0 阅读:0
怀瑶评趣社会事件

怀瑶评趣社会事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