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知道,江苏最好吃的不是“夫子庙”,是这10个地方,当地人最爱

天象风烟食 2025-02-08 21:01:10

声明:本内容已开通全网维权,严禁抄袭、复制或搬运,一经发现,必追责。

江苏,地处华夏东南,钟灵毓秀之地,饮食仿若一部厚重史书,承载着岁月的沧桑。遥溯春秋,吴地初兴,鱼米丰饶,便有 “饭稻羹鱼” 之习。

彼时,河湖纵横,水产富足,百姓擅捕鲜鱼,佐以香稻,煮就一锅人间至味,诚如《史记》所云:“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简单几个字字,道尽先民饮食风貌,此风绵延,至后世苏菜中,诸多水产佳肴,皆为其嫡传。

清蒸鲥鱼便是一绝,鲥鱼鳞片熠熠,不刮鳞片清蒸,上桌时,鳞片油亮似玉,鱼肉鲜嫩,入口即化,只稍佐以葱姜、花雕,便将鱼之鲜、江之韵锁于盘中,仿若能品出千年前吴人对自然馈赠的珍视。

及唐宋,经济昌盛,文人雅士汇聚,饮食亦成雅事。淮扬菜崭露头角,精于刀工、讲究火候,恰似文人雕琢诗词,一字一句皆见功夫。

扬州炒饭,看似平常,却内藏乾坤,米饭粒粒分明,火腿、虾仁、青豆、鸡蛋等食材缤纷其中,色如琥珀映翠玉,香飘四溢惹人馋。

传闻源自隋代越国公杨素爱吃的 “碎金饭”,经岁月改良,成今日风靡四海之名馔,食之,仿若能感唐宋繁华,街巷烟火皆入味。

至明清,苏菜体系完备,登堂入室。

南京板鸭声名远扬,其制作严苛,选鸭、腌制、晾晒皆有章法,制成后肉质紧实,咸香醇厚,可蒸可煮,为金陵餐桌宠儿。袁枚《随园食单》赞其 “腌鸭之法,以南京板鸭为最”,一书尽述当时美食风尚,亦为苏菜立传。

苏菜宴席更是规制井然,头菜领航,诸菜呼应,或鲜或醇,或素或荤,恰似一场盛大雅集,尽显江南礼仪与富足,四方宾朋落座,品一席苏菜,便如览江苏千年风华,唇齿间皆是历史余韵。

今时,江苏饮食文化承古萌新,既守传统烹饪精髓,又纳四海新材新技,于街头巷尾、高堂雅座,持续书写美味传奇,待世人一一探寻,沉醉其间,领略这古韵今风交织的饮食华章。

今天,跟诸位聊聊,江苏最好吃的小吃街。其实,江苏最好吃的不是“夫子庙”,是这10个地方,当地人最爱。

1:苏州观前街。主街全长约780米,因街中的玄妙观而得名。观前街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嘉靖年间,明清时期便已是苏州城的繁华商业区。玄妙观始建于西晋,初名“真庆道院”,唐代改称“开元宫”,宋代赐额“天庆观”,元代后更名为“玄妙观”,沿用至今,被誉为“江南第一古观”。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冬,由苏州地方绅士募捐,砌建中间由石条铺设、约1.5米宽、3米长的长石条街道,观前街便由此正式得名,并逐渐发展成为苏州人气最高的购物聚集地,素有“苏州第一商圈”之美誉。

提到观前街的美食,不得不提那些令人垂涎的传统小吃。

海棠糕酥脆的外皮包裹着柔软的内里,甜而不腻;松子枣泥麻饼将松子仁的香气与枣泥的甜美完美结合;薄荷夹糕清凉的口感非常适合夏天品尝;松仁粽子糖甜而不腻,满口留香;袜底酥的外皮酥脆,内馅丰富,每一口都充满惊喜;津津豆腐干口感韧劲十足,味道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津津玫瑰腐乳将玫瑰的香气与腐乳的咸香完美融合,味道独特;虾籽卷鱼独特的虾籽风味,令人难以忘怀;油枣口感油润,枣味浓郁,甜到心里;白斩鸡鸡肉鲜嫩,味道鲜美,是苏州本地人餐桌上的常客。

2:淮安御码头。御码头美食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雍正年间,当时此地名为石码头街,因其码头台阶为石料砌筑而得名。这里曾是“九省通衢”的要冲,骡马车行、饭店商行密集,商业繁荣。

相传乾隆皇帝南巡时,曾多次在此登临清江浦,视察治水、体察民情,因此得名“御码头”。

美食街上,各色美食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创新淮扬菜品鉴堂和金宝坊酒店等文化餐厅,以精致的淮扬菜为主打,菜品色香味俱佳,让人回味无穷。

尤其是金宝坊的蟹黄汤包,皮薄馅足,汤汁鲜美,每一口都让人陶醉。此外,街区两侧还散布着各式茶社、咖啡馆、牛羊肉汤店、馄饨面馆以及大排档等,满足不同食客的口味需求。

其中,聋哑人老爷爷的米糕和桶儿米糕软糯香甜,米香浓郁;阿伊莎鸡汤面的面条劲道,鱼丸鲜美,汤底醇厚;清真菜馆的饼皮软糯的马菜饼,也让人忍不住想要品尝。这些美食不仅味道独特,而且价格亲民,深受食客们的喜爱。

3:无锡南长街。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当时它作为无锡陆地连接苏州、扬州的驿道,是朝廷传递圣旨信息、民间传递邮件货物的重要通道。因其位于城市南边而得名“南长街”,与城市中心的“北长街”相呼应。

自古以来,南长街一直是无锡商市、工商业历史的见证者。历经明清时期的繁华,这里河水两岸商铺林立,成为无锡城内人气最盛的商业中心。以其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被誉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

南长街的美食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比如,刀鱼馄饨鲜美异常,面皮薄而韧,馅料选用新鲜的刀鱼肉,口感细腻滑嫩,汤汁浓郁,让人回味无穷。

烤鱿鱼外酥里嫩,口味多样,是街头巷尾不可错过的美味。此外,还有古法茶熏烤鸡腿,外皮酥脆,内里多汁,茶香四溢,搭配抹茶红豆冰粉更是绝妙。乾堂吴韵创意本帮菜中的松鼠桂鱼酸甜可口,酥脆无比,上面点缀着虾仁和松子,让人垂涎欲滴。

响油鳝糊也是一道经典菜品,鳝糊嫩滑,香气扑鼻,入口即化。更有如藕粉赤豆汤这样的甜品,口感细腻,甜而不腻,是夏日消暑的佳品。这些美食不仅味道独特,而且价格适中,深受食客们的喜爱。

4:扬州东关街。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中期,甚至有人认为其始建于南朝梁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它起初为唐中叶时淮南节度使陈少游修筑罗城时,罗城十字大街的一部分。

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扬州知府吴桂芳为抵抗倭寇建扬州新城,在此街之东建利津城门,俗称东关,这条街就被时人称作东关街或者东关大街。

走在东关街上,可以品尝到各种地道的扬州小吃。扬州盐水鹅皮薄肉嫩,口感鲜美,是扬州人餐桌上的常客。藕圆外皮软糯,内馅鲜甜,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汤圆则皮薄馅大,甜而不腻,是许多人喜爱的传统美食。

桂花糕香甜可口,糕体湿润绵软,桂花香气扑鼻,令人陶醉。黄桥烧饼外酥里嫩,馅料丰富多样,每一口都充满了惊喜。此外,还有雪花酥、各种点心等,都是不容错过的美味。

5:镇江西津渡。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那时被称为蒜山渡,因渡口位于蒜山北侧而得名。唐代时,因金陵县属润州管辖,且渡口位于镇江城西,故得名西津渡。

自三国至清朝中后期,这里一直是岸线稳定、舟楫如蚁的天然港湾。然而,随着长江镇江段不断南淤北坍,渡口功能逐渐弱化,最终演化成我们今天所见的古街。

西津渡古街全长约一千米,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渡口历史文化街区,被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古街上的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遗迹,砖木结构,飞檐雕花的窗栏油漆成朱红色,展现出“飞阁流丹”的美感。

走在青石板路上,两旁错落有致的两层小楼、翘阁飞檐、窗上的雕花,都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西津渡不仅历史悠久,更是一条美食街,锅盖面是这里的招牌美食之一,面条劲道,汤鲜味美,独特的烹饪方式——面锅里煮锅盖,更是让人啧啧称奇。此外,镇江香醋也是不可错过的美味,它酸香醇厚,是调味的佳品。

除了这些,西津渡还有各种特色小吃和私房菜馆,如永安鱼庄的江浙菜,人均约98元,新鲜的食材与精致的烹饪让人回味无穷;小码头锅盖面的各式面条,人均约25元,经济实惠又美味;春顺和的锅盖面和镇江早茶,人均约34元,是体验当地早餐文化的绝佳选择。

6:南京老门东。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这里曾是南京城南重要的商贸和文化中心。

它北邻热闹非凡的夫子庙,南倚有着六百年历史的明城墙,这里有着一系列木质建筑和马头墙,古色古香,韵味十足。

走进老门东,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的古代,感受到了南京城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在老门东,你可以品尝到各种地道的南京小吃。比如蒋有记的牛肉锅贴和牛肉汤,锅贴外皮金黄酥脆,内馅鲜美多汁,牛肉汤汤汁浓郁,配上嚼劲十足的牛肉,让人回味无穷。

朱记小郑酥烧饼也是老门东的一大特色,使用鸭油制作的烧饼外皮酥脆,内馅香浓,尤其是鲜肉烧饼,刚出炉时味道最佳,咬上一口,酥得都能掉渣。

蓝老大糖粥藕店的糖芋苗和糖藕粥更是甜而不腻,糖芋苗选用新鲜的芋苗,加上桂花糖浆反复熬煮,芋苗熬得软软的,入口即化,配合桂花的香甜,唇齿留香。

此外,还有陆氏梅花糕、黄勤记的鸡汁回卤干、门东水铺的鲜奶麻薯、品腐记的暴雪臭豆腐、鸡鸣汤包的鲜美汤包、张氏生煎的生煎包和小鱼锅贴、闵忠馄饨贡丸的特色扁肉馄饨等,都是不容错过的美味。

这些小吃不仅味道绝佳,而且各具特色,有的甜而不腻,有的酥脆可口,有的鲜美异常,让人流连忘返,垂涎欲滴。

7:连云港盐河巷。盐河巷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盐河作为古时淮盐南运的航道,见证了连云港的盐业发展和城市变迁。盐河巷的建筑风格以明清为主,庄重典雅的牌坊门楼、仿清精美牌坊以及砖墙黛瓦、绿水青竹的点缀,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市井之中。

盐河巷的美食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其中,海鲜类美食尤为突出,如渔禧海鲜姿造,以新鲜的海鲜和独特的姿造技艺吸引着众多食客,让人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海鲜的鲜美和独特魅力。此外,还有三味城海鲜烧烤,其海鲜烧烤技艺娴熟,味道鲜美,是夏夜聚餐的好去处。

除了海鲜,盐河巷的小吃也琳琅满目,如色香味俱全的各式中餐、热闹氛围的烧烤,以及高品味的西餐和咖啡等。特别是一些小吃店,如徐凤芹大嘴巴、临榆炸鸡腿等,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亲民的价格深受游客喜爱。

这些小吃有的酥脆可口,如炸鸡腿外皮金黄、肉质鲜嫩多汁;有的则香辣诱人,让人回味无穷。每当夜幕降临,盐河巷便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食客们在这里品尝美食、畅谈人生,享受着美食带来的愉悦和满足。

8:苏州山塘街。山塘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宝历元年(825年),当时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为了疏浚河道,开挖了山塘河,并利用挖出的泥土堆筑成长堤,即山塘街。

这条街道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全长约3600米,因其长约七里,故又有“七里山塘”之称。山塘街不仅因白居易而得名,更因他的诗句“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而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

自诞生以来,山塘街逐渐成为繁华的旅游商业街,白墙黛瓦、曲径通幽的小院、雕花的木窗,无一不透露出江南水乡的诗意与温柔。

走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忍不住驻足品尝。梅花糕和海棠糕是这里的特色甜点,外皮酥脆,内馅软糯,甜而不腻,是糯食爱好者的最爱。

苏式糕点小巧精致,内馅丰富多样,如红豆、莲蓉等,每一口都饱含着江南的温婉与细腻。鲜肉月饼则是苏式咸月饼的代表,纯肉馅的月饼一口咬下去,满足感油然而生。

此外,还有萝卜丝饼、橘子饼、苏式热卤等小吃,各有风味,令人回味无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山塘街上的餐馆如“烟雨枕河·巷子里的苏帮菜”,其松鼠桂鱼、东坡肉等苏帮菜经典菜品,色泽红亮、入口即化、肥而不腻,让人大快朵颐。这些美食不仅味道绝佳,而且价格亲民,深受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喜爱。

9:南禅寺美食街。是无锡著名的美食聚集地。南禅寺美食街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南禅寺的建立。南禅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太清年间,后历经兴废,现存的寺庙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随着南禅寺的兴盛,周边逐渐形成了繁华的市集,美食街也应运而生。

南禅寺美食街的特点在于其多样性和亲民性。这里的小吃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无论是甜品、主食还是小吃,都能满足食客的不同口味。

比如,无锡小笼包皮薄馅多,汤汁鲜美,是无锡的代表性美食之一;酱排骨甜而不腻,肉质酥烂,味道独特;三鲜馄饨皮薄馅嫩,汤头鲜美,搭配虾仁、猪肉和蔬菜,口感丰富。此外,还有玉兰饼、梅花糕等传统点心,以及台湾车轮饼、桂花拉糕等特色甜品。这些美食不仅味道绝佳,而且价格亲民,深受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喜爱。

10:泰州老街。位于江苏泰州,毗邻梅兰芳公园,是江苏省知名的美食与文化交融之地。它虽名为“老街”,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古街,其历史可追溯至2007年,当时随着东城河风景区的规划和开发,这片原属东郊鲍坝村的农田和村民住宅地,被改造为一条仿古商业街。老街全长约600米,宽约3米,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古色古香,青砖黛瓦间流露出明清风格的独特韵味。

走进老街,仿佛穿越回古代,成串的大红灯笼挂满骑楼长廊,店铺匾额、旌旗相映成趣。这里的美食更是琳琅满目,让人垂涎欲滴。靖江猪肉脯色泽鲜艳,鲜美耐嚼;泰州三麻(麻油、麻糕、麻饼)香气扑鼻,口感各异;溱湖八鲜取自溱湖天然水产,包括簖蟹、甲鱼、银鱼等,鲜美无比,营养丰富;

黄桥烧饼香脆可口,酥松诱人;而泰州干丝和草炉烧饼则是完全手工制作,地道风味十足。此外,游客还能在这里品尝到云南过桥米线、重庆火锅等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满足味蕾的多样需求。

好了,今天就这样,我是风烟食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我们要坚守信念与梦想,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与挫折。努力追求理想和目标,为自己书写精彩人生故事。经过风雨洗礼,才能欣赏到彩虹的美丽。陌生人,加油呀……

0 阅读:161
天象风烟食

天象风烟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