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盐度骤变应,梯度调节池,河口养殖,参数调整关键

小冰养殖 2025-02-19 20:29:56

扇贝盐度骤变应对:梯度调节池在河口养殖中的参数调整关键

扇贝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水产养殖品种。扇贝的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深受欢迎。从经济价值来说,扇贝养殖有着可观的收益。不过扇贝养殖也有不少挑战,其中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就是盐度骤变。扇贝对盐度的适应是有一定范围的,在自然环境中,它们习惯了相对稳定的盐度环境,但有时候会因为诸如降雨、潮汐、河道改道或者不合理的养殖操作等因素,导致盐度突然变化,这对扇贝的生长甚至生存都会产生严重影响。

在养殖场景方面,我们先来说说养殖场的养殖情况。在我国北方的一些沿海地区,比如山东半岛的某养殖场。这里的养殖户老李,已经养了5年的扇贝了。这片养殖场的地形就是典型的沿海的滩涂地貌,养殖扇贝主要是采用传统的筏式养殖方式。在过去,老李就因为盐度骤变吃过不少亏。有一年,夏季的时候,连续下了好几场暴雨,周边的河水大量涌入养殖海域,使得局部海域的盐度在短短几天内降低了不少,老李养殖的扇贝出现了大量死亡的情况。老李当时就很无奈,他一直按照之前的经验来养殖,没有想到盐度的变化如此突然。而且他发现,扇贝在盐度骤变之后,不仅生长速度明显变慢,而且贝肉的质地也变得松散,品质下降了不少。

南方的养殖情况也有不同之处。在广东的一个扇贝养殖点,这里的地形是河口地区的低地地貌。养殖方式以网箱养殖为主,养殖户小王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广东的夏季湿热,降雨较多,在一次台风过后,海水盐度急剧下降。小王养殖的扇贝群也开始出现不良反应。他发现扇贝的摄食能力大大降低,而且很容易感染疾病。他感觉自己当时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在这种情况下,梯度调节池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梯度调节池主要是为了应对盐度变化而设计的一种养殖设施。它会根据不同的盐度需求设置不同的区域。对于扇贝养殖来说,在盐度骤变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梯度调节池来慢慢调整扇贝所处环境的盐度,让它们逐步适应。

比如说,在北方的一个比较成功的养殖案例里,养殖户老赵采用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他的养殖场也在沿海滩涂,也是筏式养殖扇贝。老赵在养殖场旁边专门设置了一个梯度调节池。这个调节池的面积大概有100平方米左右,池水深度3米。他会定期对池水的盐度进行监测,当发现外界海水盐度有骤变的迹象时,他就开始启动调节程序。他会从不同盐度的水源逐步引入池内,就像调配药物一样精准。如果外界盐度突然降低了,他就会从储备的高盐度海水中逐步抽取适量注入调节池,同时保持一定的换水频率,让盐度慢慢调整稳定。这个调整过程需要1 - 2个月的时间,逐步让扇贝适应新的盐度环境。

这里面有个很关键的数据,那就是每次引入不同盐度水量的精准控制。不能引入太多了,不然盐度变化又会过快,那之前调整的工作就白费了;也不能引入太少,会影响调整的速度。老赵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比例。比如,在盐度降低不超过3个单位的情况下,每天引入高盐度海水不超过池水总量的10%。

我们再来说说南方的一个养殖场的案例。这个养殖场在珠江口附近的低地,采用网箱养殖扇贝。场长老陈借鉴了一些南方的绿植种植思路。南方有一些冷门绿植,像卷柏,它是一种石松科卷柏属植物,这种植物适应干旱和湿润环境的能力都很强。还有桫椤,桫椤喜温暖潮湿气候,不耐寒。还有金毛狗,它也是喜温暖湿润气候的种类。老陈发现这些绿植虽然在种植上和扇贝养殖看似毫无关系,但从它们适应环境变化的原理中,他得到了启发。他在梯度调节池周围种植了一些耐盐性不同的绿植。比如,在盐度高的区域种植碱蓬,碱蓬这种植物在盐度很高的滩涂地生长得很好,它可以吸收多余的水分,从而影响周边小环境的盐度;在盐度中等区域种植柽柳,柽柳耐盐碱能力适中,它的根系有特殊结构,可以调节根部周围土壤和土壤缝隙间水的盐度;在盐度低一些的区域种植芦苇,芦苇适应盐度较低的环境,它可以通过蒸腾作用调节周围小环境的湿度进而影响盐度。通过对这些绿植周围环境的监测,他来调整梯度调节池的盐度控制参数。

再回到养殖场景本身,无论是北方的滩涂筏式养殖还是南方的河口网箱养殖,参数调整都是重中之重。北方的干冷环境和南方的湿热环境差异使得扇贝对盐度的适应曲线有所不同。在北方,由于环境相对干燥、水温较低,盐度骤变的影响可能在短期内比较明显,但扇贝的新陈代谢也会相对较慢;在南方,湿热的气候条件下,盐度骤变可能会让扇贝迅速出现应激反应,而且更容易滋生细菌等疾病。

对于扇贝养殖中的盐度调节,不同的养殖时间也有不同的考量。比如说在扇贝生长的初期,也就是3 - 6个月这个阶段,扇贝的身体机能还不是很强,对盐度的适应范围相对较窄。所以在盐度调节的时候要特别小心,这个时候如果采用梯度调节池的话,调整的速度可能要更慢一些。像在山东半岛的一个扇贝养殖场,在扇贝苗养殖的时候,每天调整盐度的幅度控制在原来的5%以内,同时配合一些微生态制剂的添加,提高扇贝的抗逆性。

在养殖过程中,还会面临其他的一些因素影响。比如养殖密度,养殖密度过大的话,一旦盐度发生骤变,所有扇贝共同面临资源竞争和应激,会加速盐度骤变带来的不良影响。像山东某养殖场,在提高扇贝养殖密度之后的一个养殖季节,遇到盐度骤变,死亡率比密度合适的时候提高了20%。

另外,饲料的质量和种类也会影响扇贝对盐度骤变的应对能力。优质的饲料可以为扇贝提供充足的营养,使其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更好地适应盐度变化。在一个南方养殖场的案例中,养殖户之前的饲料比较单一,以简单的浮游生物为主,在盐度骤变的时候,扇贝的表现就很差。后来他调整了饲料配方,加入了藻类等营养成分更丰富的食物,扇贝在后续的盐度变化中有了一定的抵抗力。

我们再来看不同季节的影响。在春季和秋季,这两个扇贝生长的较好季节,盐度调节可以稍微紧凑一些,但也要遵循逐步调整的原则。夏季由于水温较高,扇贝的新陈代谢快,盐度调节要更加谨慎。冬季气温低,扇贝活动缓慢,虽然盐度调节的紧迫性没有那么强,但也要注意防止因为温度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调节出现意外。

在整个扇贝养殖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参数调整是持续的。不能说在发现盐度骤变进行了一次调节之后就不管了。要持续监测池内外环境,根据扇贝的生长状况、天气变化等多方面因素不断调整参数。

那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在面对盐度骤变的情况下,如何在成本和效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来进行梯度调节池的参数调整呢?是应该更多投入成本使用先进的监测设备还是依靠传统经验结合现代部分技术就足够了呢?这是我们扇贝养殖者都需要去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