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正月十二,开始筹备元宵节,有哪些禁忌早知道,热热闹闹过元宵。
春节热闹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了,真心感觉还没有玩够呢,就已经开始上班了。
城里的春节还是过于敷衍,年味也不是很浓,许是因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太快了,也许是现在的年青人都不在意春节的习俗,再者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不必非要在春节期间买新衣服,所以年青人除去充分体验几天愉快的假期外,可能并没有感受到过年的喜悦和热闹。
就连我家的孩子,年前还拒绝我想给她春节前买新衣服的邀请,人家说不必为了春节特意买衣服,因为一年四季随时有需要就随时买了,买的都是当时正需要的,而春节期间买的大多是喜庆的衣服,平时大多不怎么穿,不必要浪费。这也是年味越来越淡的因素之一。也因此更担心传统习俗会被年轻人忽略,古老的传统还是要有所传承。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要到正月十五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正月十二的习俗吧。
春节从初一到十五,每天都是节日,按照中国古老的传统每日都有讲究,每日也会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其实从正月十二开始人们就要开始搭彩灯架子,十三、十四再准备两天,热闹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正式开始啦。 老辈人常说:"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二日起人们开始为庆祝元宵节开始做准备,选购喜欢的灯笼,搭盖彩灯棚架。
在农村,一般都是由村里有威望的长辈组织年轻力壮的青年人一起为元宵节搭建彩灯的棚架。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做彩灯的材料,开始准备做漂亮的彩灯,庆祝元宵节。
正月十二这天,传统习俗里,女人要把家里的剪刀藏起来,还需要利用红绳或者红绸缎把剪刀包起来。因此在正月十二日这一天大人、孩子都不能使用剪刀,就不会听到使用剪刀的咔嚓声,为的是祈求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听不到老鼠咔喳咔喳啃东西的声音,也就是说家里一年不招老鼠。
正月十二的晚上,农村里家家户户还要喝小米面粥或者是玉米面粥,意思是为了迷住老鼠的眼睛,好让老鼠看不清楚不会破坏家里的物品。
有的地方还会在正月十二的晚上炒花生,寓意是炒(吵)聋老鼠的耳朵。还因为花生与老鼠的眼睛长得比较相似,所以人们吃炒花生的时候也被称为嚼老鼠眼,寓意是要让老鼠的眼睛变瞎,瞎了就看不到家里的好东西了,就不会破坏家里的物品。
这些都是老辈人的传统习俗,其实也是很有趣的。
从正月十二开始煮妇们也要开始准备做元宵了。
而元宵和汤圆是有区别的,元宵是以白糖、芝麻、花生等做成小圆形的馅料,蘸过水后在糯米粉里一直晃动,然后取出再蘸一次水后,继续放到糯米粉里晃动,直到“滚”成大小适中的圆形,元宵就做好了。
而汤圆是用糯米粉和成面团后加上馅料包成的圆形,根据馅料的配方,或荤或素,各不相同,别有风味。汤圆因为皮薄馅大更适合煮着吃。
你那里还有什么习俗,可以留言,咱们一起交流,让中国古老的传统完整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