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曹颖春:保持战略定力,兴业驭风蓝天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2024-10-26 16:34:01

“行业低价内卷,市场竞争激烈,保持战略定力是关键,”在近期召开的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期间,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原哈电风能)总经理曹颖春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面对市场环境挑战,凝势蓄力,稳健发展,兴蓝风电作为国内新能源领域的国企‘老字号’已做好准备。”

从2007年在内蒙卓资安装了我国首台2MW陆上永磁直驱机组,到2010年下线当时单机容量最大的5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兴蓝风电已深耕风电设备制造领域超过15年。

身处能源改革浪潮之中,曹颖春强调,兴蓝风电将直面外部挑战,持续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发挥自身优势,助力打造新能源新质生产力。

海陆深度创新“驭风”

陆上7.X超低速系列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和海上260—16.X中速永磁风力发电机组以及智能化的运维解决方案,是兴蓝风电向风电市场最新交出的答卷。通过致力于风能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新能源项目开发、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链整合、加强国际合作等多种方式,兴蓝风电在展会上吸引了众多目光。

“持续推动创新是企业维持领先地位的关键,”曹颖春表示,“一直以来,兴蓝风电都聚焦技术创新,走在行业前列。尤其背靠‘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平台,多年来兴蓝风电不断突破行业瓶颈。”

除了新品不断,深度创新也不可或缺。曹颖春进一步指出,兴蓝风电深度下沉至关键子系统的研究,解决大型机组尺度效应引起的系统级问题。尤其针对超柔叶片低频特性与传动链扭振耦合控制等问题,形成了完善的解决方案和措施,确保大型化风电机组能够稳定运行。

在挑战更为巨大的海上风电领域,兴蓝风电则看准深远海开发需求,持续构架漂浮式技术布局。面对深远海大兆瓦漂浮式机组的开发挑战,兴蓝风电则已形成了多叶轮机组控制技术、浮式一体化仿真技术等核心技术。曹颖春表示,未来计划在16.X单机平台基础上,采用“一基双机”进行双叶轮浮式风电机组的开发,深远海机组开发功率等级甚至达到30—40MW,为深远海风电平价提供助力。

全覆盖技术路径“捕风”

近年来,我国风电制造产能快速增长,风电“入局者”众多。作为“老牌”直驱风电机组供应商,兴蓝风电直面挑战,并未因循守旧,而是选择拓展赛道。目前已经构成了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全集成中速永磁风力发电机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路径三大核心战略方向的技术体系。

“风电应用场景愈加多元的当下,定制产品技术路线与整体解决方案十分关键,”曹颖春指出,“在国内市场,我们立足于湖南、黑龙江等地,依托丰富的风场开发经验,形成了针对山地风资源特性、电网特性、环评要求特性、冰冻特性的整套解决方案,确保机组安全、可靠运行。目前,以195—5.X中速永磁、220—7.X双馈机型为主的山地风电场机组在项目招标中已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而在愈加红火的乡村市场,兴蓝风电同样做好了准备。通过技术创新和定制化多种“风电+”解决方案,配合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闲置土地、低噪声等要求,兴蓝风电已经推出20千瓦到500千瓦多款中小型风机,以及具有高效率、高可靠及低运维成本优势的2MW—5MW机组的多样化产品平台,为农村和偏远地区提供了高效、可靠的风电发电设备,为乡村振兴和能源转型添砖加瓦。

扎根本土的同时,海外广阔天地同样值得探索。在国际市场,在曹颖春看来,直驱路线风电机组或更能够获得市场青睐。“由于直驱机组具有可靠性以及运维成本低先天优势,兴蓝风电3.X、5.X、8.X直驱路线机组都受到了市场好评。”曹颖春表示。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在气候危机的严峻背景下,极端天气频发,风电机组适应性技术研发已势在必行。同时,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风电同样担当大任。

“作为风电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国家清洁能源战略目标,这是我们的责任,”曹颖春表示。

为应对未来挑战,曹颖春指出,首先,风电设计之初就应充分考虑极端天气的影响,研究、模拟极端天气、气候极限并下探设置充足的裕度,不断的仿真、实验,以符合安全、稳定可靠标准要求。其次,可靠性与稳定性验证阶段,风电企业应持续加大试验、测试投入,搭建各类实验平台以及实验室,坚持部件、样机、小批量到批量的验证环节。通过部件以及样机的实际运行测试,发现潜在的设计缺陷和制造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让风机在风场安全可靠运行。此外,还应建立科学、可靠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严格选择零部件供应商,加强对零部件的质量检测和监控,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

“利用风电人的智慧,驭风兴业,守护碧海蓝天,”曹颖春强调,“‘兴蓝’之名既体现了对环保、对清洁能源的执着追求,更是通过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湖南乃至全国风电产业的蓬勃发展。‘双碳’目标指引下,还将进一步寻求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赢,共同走上风电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文丨本报记者 李丽旻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