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第一名胜”——与你共赏千年古刹大明寺

爱思聊摄影 2024-05-18 06:32:51

一提起寺庙,很多人都觉得是烧香拜佛之处。几次去扬州,大明寺一直没有在游览目标,这次也是如此。本来并没打算游览大明寺,出了瘦西湖北门,发现时间还有余,所隔不远,(步行大约10分钟)就是大明寺,看介绍说是4 A级景区,也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都来了,过去看看。结果还真让人欣喜。

往事越千年,传承永经典,如果你也对传统历史文化感兴趣,我们一起去解锁扬州大明寺的故事。

名扬四海的千年古刹大明寺,被誉为“扬州第一-名胜”。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公元457-464年)而得名。距今已经1500余年了。

大明寺并不是单纯的佛门庙宇,大明寺分三个部分,中部是主体寺庙建筑,东部是栖灵塔,西部是园林式的后花园——西园。

主要景点有牌楼、大雄宝殿、平山堂、西园、鉴真纪念堂等。是国内罕见集宗教建筑、文物古迹、园林风光于一体而历代享有盛名的游览胜地。是一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宝藏。

 1500余年来,寺名几经更迭,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等。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1980年,大明寺恢复原名。

打卡点推荐:牌楼沿着数百节台阶到达大明寺的入口,也就是牌楼,有清光绪年间盐运使姚煜的手书“栖灵遗址”四字。牌楼为纪念栖灵塔和栖灵寺而建,寺前东、西院墙上分别嵌着两块石碑,东为蒋衡山“淮东第一观”,西为王澍书“天下第五泉”大字。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大明寺最主要的殿堂,体型雄伟,气势恢弘。有甬道通向大殿,宝鼎一尊置甬道间。宝鼎为三足二层六角宝塔形,矗立在花岗岩雕制成的莲花座上。屋顶为三重檐歇山顶,灰瓦屋面,镂空花脊。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佛教氛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栖灵塔

寺内最出名的当属栖灵塔,塔中供奉着释迦摩尼的舍利子,唐代大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高适、刘长卿、等也都曾登临赋诗。

栖灵塔位于大明寺的东侧,栖灵塔塔身方形,面积484平方米。共九层,始建于隋仁寿元年,气势磅礴、高耸云天。

想要俯拍到瘦西湖,必须得上灵栖塔,(登塔门票20元),观景台在7楼,既可以体会登楼梯爬塔之乐,也可以坐电梯直上。不过电梯人比较多。

登上7层后,既可以俯瞰扬州老城区,关键是瘦西湖也是尽收眼底。

如果条件允许夜游栖灵塔,可以观得金光闪闪,仿佛佛光四射。

平山堂

平山堂是扬州的最高点,庭院清幽。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贬谪扬州知府时,将大明寺内破败的僧舍改建为敞口厅堂,登堂远眺江南诸山,恰与视线相平,“远山来与此堂平”,因此取名平山堂。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

平山堂于元代曾一度荒废,明代万历年间重新修葺。清代咸丰年间山堂毁于兵火,清同治九年重建。平山堂还以众多楹联闻名。

平山堂位于大明寺西侧的“仙人旧馆”内,由平山堂、谷林堂、欧阳祠三部分构成, 扬州人为了纪念欧阳修在扬州的德政而建的欧阳祠;北宋时期,苏轼任扬州知府为纪念他的老师欧阳修所建的谷林堂,喜欢历史文化的朋友可以驻足游览观赏。

鉴真纪念堂

大明寺内最有特色的建筑应该是“鉴真纪念堂”。

鉴真,古扬州江阳县人,唐代高僧,大明寺住持。鉴真曾6次东渡日本传法,历时十年。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纪念堂是中日两国为纪念鉴真法师圆寂1200周年,按照周总理的指示而建成。参照鉴真在日本的唐招提寺金堂设计建筑,由梁思成参与设计,1973年建成。

在平山堂的西边有一个隐秘的古典园林——西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 “天下第五泉”在这里。欧阳修在《大明寺泉水记》中赞:“此井为水之美者也。”

除了以上这些古介绍,大明寺还有许多值得游览之处。比如唐代诗人杜牧的《题扬州大明寺》碑刻,以及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扬州大明寺题名记》碑刻。这些碑刻字体优美,意境深远,是书法艺术的瑰宝。

Tips:

地理位置: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大明寺路。

交通:

市区内打车约10-15元左右。

自驾可导航至大明寺游客中心停车场或者生态停车场。

扬州站出发可乘坐公交车 游1路,到“大明寺”站下车。

扬州东站可乘坐公交车 游3路直达,“平山堂生态停车场”站下车。

(图文原创)

欢迎各位朋友阅读、评论、关注、点赞、转发、收藏。

尊重原创。用图用文请联系作者或者说明出处。谢谢!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