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为什么不亡?【道的三要义】为你还原文字本义!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09 00:32:07

《道德经》第33章的最后一句是“死而不亡者寿”。在我接触到的解读中,几乎没有例外都翻译为“肉体死亡而精神长存”或类似的意思。亲爱的读者,估计你也是这样理解的吧?可这是老子的原意吗?我看未必!

学习研究《道德经》有很多恶习,其中最大的恶习就是“一道到底”——在《道德经》中,“道”字出现了70多次。很多注家都希望能够找出一以贯之的“道”的含义。有的说“道”就是宇宙的最高法则,有的说“道”就是天地的自然规律,有的说“道”是宇宙本源,有的说“道”就是处事的基本哲学,有的说“道”就是修身的不二法门……总之,想把“道”理解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把尺度、一个标准、一种参照,或者类似上帝一般的存在。这样的话,“道”就是个框,啥都可以装,凡是解释不了的概念,就“一道了之”。在我看来,这样理解如果不是懒惰,就是把文字本身当做了真理和本质。以这样的态度学习,看似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学到底对我们的生活毫无意义。

最近读到头条号作者的一篇简评,与我心有戚戚焉:

@诗画读书 对于“道”的理解与我心有戚戚下焉!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这篇评论下有一篇对这篇评论的评论,是这样写的:

评论的评论

所以,把“道”拔高还有一种心态:认为“道”是至高无上的,如果层次降低了,作为学习研究或者信徒来说,似乎身份、人格都跟着降低了。

笔者深入研究《道德经》数十年,开始的时候不免受到主流潮流的影响,但随着理解的深入,发现“道”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日常用之而不知罢了。最近,在头条号多位友道的影响下,对“道”有了全新的理解,总结出了“道的三要义”——这是一个理解《道德经》的全新视角,是打开《道德经》玄妙之门的一把新钥匙,我自己觉得非常管用:不但使之前难以理解的章节、文字更加明朗,而且也使得学习《道德经》具有了更具操作性的实践意义。

我将本人的【道的三要义】作了一个图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到自己的电脑和手机里,细细琢磨,多多研究,保准豁然开朗。

道的三要义:呈现之道、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

下面,试用【道的三要义】来对第33章进行重新理解,看看这把钥匙到底好使不好使:

知人者知,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很多学习者把这一章当做格言警句集了。例如就认为这一章“没头没尾,没有引论,没有结论……读者难以明确其主题或者中心思想(中心论点)”。是这样吗?我用【道的三要义】来理解,觉得这一章中心思想非常突出,而且实践意义非常具体。我们先来看传统的翻译:

认知别人的人,是有智力的;认知自我的人,是真正明白道理的。

胜过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强有力的。

在欲望上知道满足的人,是真正富足的。坚强践行其心愿的人,是真正有志气的。

生命不离失其根本之所在的人,会获得真正的长久。生命结束了而精神不亡失的人,是真正的长寿。

这个译文摘自于的文章。满山先生的文章以严谨著称,是我学习参考的来源之一。这个译文估计能代表99%的学习研究者,差别只是在对“不失其所”的理解。大多数认为“不失其所”是“不失道的准则”,这就是典型的“一道了之”。满山先生能避开这个潮流,翻译成“生命不离失其根本之所在”,确实与众不同。但“根本之所在”又是什么?同样令人费解。至于将“死而不亡”理解为“生命结束精神不亡”,还是没有跳出“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的思路。对于“死而不亡”的理解,几乎百分百是“肉体死了精神不灭”,是这样吗?

且看我的解释:

【知人者知,自知者明】“道的三要义”告诉我们,人的认知通过发现之道从认知对象“万物”的呈现中获得“象物精真信”,然后再通过表达之道进行再呈现,从而完成一个闭环。而人是一种特殊的“万物”,不但可以与自身之外的“万物”进行互动,还可以与“自我”进行互动。也就是说:“自我”不仅是认知主体,同时也是认知对象。而且认知主体对“自我”的认知比对“身外之物”的认知更重要:因为人的认知是从主观自我为出发点的,从主观的视角要对主观本身进行反思、观照甚至批判、否定,一般的认知主体很难做到。这意味着,认知主体要对自己的主观内心了如指掌。如果连自我都不明白,那么你认知的出发点就是模糊的,认知的范围就是没有边界的,认知的发展也是没有方向的。

“知人者知,自知者明”,讲的就是对自我认知的“发现之道”。知人是为了更好地自知:知道自己与他人的差别在哪里,你有什么优势,与别人存在哪些差距,只有在客观的对比中才能正确地评估。所以这一句的重点是“发现自己”:正确评估自身条件。传统解释把这一句解释为并列句:一方面要知人,一方面要自知,这样解释虽然没有错,但是没有突出重点。一个人自知比知人要重要得多得多:如果不自知,就很难知人,也很难用对人、处对人。我们常说“知人善任”,其实是“知己善任”。《狂飚》中赵立冬任用的王秘书,算不算知人善任呢?赵立冬正是因为不自知才用错了人。唐太宗用魏征这个“捣蛋鬼”,那是因为建立在正确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从而帮自己稳固了江山。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如果上一句是“发现之道”,这一句就是“表达之道”,语意是紧接上句的:明白了自身条件的优劣,知道自己所处的境遇,那么就要发挥优势、改进不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但要超越别人,更要战胜自己。这一句的两层意思还是递进的关系,如果解释为并列的关系,实践意义就大打折扣。老子提倡“不争”,所以胜人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评估自我的方法:在生活实践中某一方面能比别人有优势,这就是自己的“资本”;而只有克服自身的弱点,才能让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更好。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这一句是在上两句基础上做人做事境界的更进一步提升,是更高境界的“表达之道”:如果“知人并自知”是发现自身的条件,“胜人和自胜”是在这个条件下的努力表达,那么“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就是在思想上的自我约束和修炼,从而达到境界上的升华:我在自身条件下努力了,努力了就是一种满足;我的主观能动性也发挥了,发挥了就是一种境界。

传统解读把“知足者富”理解为与“知足常乐”类似的处事哲学,知足了就是富有,有的乖巧者不忘圆滑地说“是精神的富有”,这种解读很是肤浅。“知足者富”和“强行者有志”两层意思要放在一起来解读,正如“知人”和“胜人”这两句也不能分开一样。“强行者有志”:对自身条件特别是劣势条件充分掌握并面对,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尽力而为并得到回报,这样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 就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自豪地说:我这一生没有白活。一个人,只有在奋斗了、努力了、拼搏了,他的人生才是丰富的,他的生命质量才是厚重的。这才是“知足者富”的真正含义。那些对自己的劣势和不足低头认输、握手言和,降低追求欲的“躺平类知足”者,是不配“知足者富”这样的评价的。

有一句话叫“听天命,尽人事”。一个人所谓的天命,无非就是与生俱来的先天条件,把这个条件发挥到极致,一分耕耘得一分收获,一滴汗水得一分回报,这才叫“知足者富”。

前几天看到一个讲“袖珍人”故事的视频,几个袖珍人在一起搞了一个给合,到全国各地演出,得到了不错的回报,受到了公众的喜爱,改变了命运对他们的安排。洋溢在他们脸上自信的笑容就表达了其“知足者富”的收获。

躺平而知足者,是终极贫穷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一句是前三句的总结:第一句是“发现之道”,第二句和第三句是“表达之道”,那么这一句就是“呈现之道”。前边三重境界都做到了,“久”和“寿”这样的结果,就是对其它认知主体的再呈现,已经上升到标杆和指导的哲学意义上来了。

这一句是互文,久和寿可以合为久寿,就是长久的意思。这里的长久既是时间上的长久,更是质量上的厚重和影响上的深远。

“不失其所”,如果解释“不失去自己的地方、不失去自己的位置、让老百姓不失去居住之所”等,根本和前文搭不上。这里的“所”不是名词,而是助动词,可以理解为“不失去自己所凭借的……”自己凭借的是什么呢?就是“自知者明”所发现的,“自胜者强”所表达的,“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所展示的,一个人通过发现自己、超越自己、鞭策自己、塑造自己,而形成的价值观、能动性、愿景、格局等,“不失其所”和上文是连着的,如果解释为“不失去道”就太过宽泛,如果解释为“不失去住所”显得莫明其妙。

现在有句流行的话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可完美诠释“不失其所”。有的人年轻时就有一个梦想,毕生为这个梦想而奋斗,这就是“不失其所”。有的人是属墙头草的,看见什么潮流就去追赶什么,随风漂荡,缺根少基,到头来自己的这蓬草就成了漂在河面上的渣滓,这就叫“失其所”。

不失其所,就是不忘初心

“死而不亡”,翻译成“肉体死了精神永存”简直不要太滑稽。《道德经》中有几个“死”字并非是生死之意,比如“强梁者不得其死”“出生入死”“无死地”“舍后且先,死矣”“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坚强者死之徒”等等,这些地方的“死”指的是死路、绝路、绝境、险境、困境等。这里的“亡”也不是死亡,而是丢失、失去,呼应“不失其所”。“死而不亡”的意思是,即使在险境、困境、绝境中,也要“不失其所凭借”,不要失去自己的价值、意志、愿景、目标、努力,这样才能战胜困难、走出困难、走向胜利、长久发展。

不失其所、死而不亡这样的高度,就是超越发现之道、表达之道和呈现之道后,达到的“圣人之道”的高度。

本章的4句话8个短语千万不要当做是格言集。而且每一句里的后一层才是重点,前一层是后一层的补充或者是导语。这一章是“发现之道”的“自我发现、表达和呈现之专题”,是可力行、可操作、可实践的道法遵循。从中大家应该明白,所谓“道”,运用在实践中其实就是一种原则,这个原则针对每个人可能要求的具体内容是不一样的,也不可能是一样的,但其“门道”是一样的。所以,你还说“道”离我们很远吗?我还是那句话:道就在心中,路就在脚下!

0 阅读:2
三棱心爱文学

三棱心爱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